《現代性與中國現實主義文學思潮(1928-1949·9)》是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冬華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性與中國現實主義文學思潮(1928-1949·9)
- 作者:梁冬華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3744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現代性與中國現實主義文學思潮(1928-1949.9)》為2012年廣西教育廳優秀人才資助項目。《現代性與中國現實主義文學思潮(1928-1949.9)》的研究對象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現實主義”這一文學思潮術語自20世紀初進入我國至今,始終並行著誤讀的聲音。五四時期的寫實主義、30年代的革命現實主義、40年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兩結合”(革命的現實主義和浪漫的現實主義)均是被誤讀的偽現實主義,而非世界文學意義上的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習書以現代性理論作為指導思想,重新廓清中國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整體面貌,梳理其發生、發展和終結的歷史,還原其本真面目。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編 現代性與現實主義文學思潮
第一章 現代性與文學思潮
第一節 現代性
第二節 文學思潮
第二章 中國現實主義文學思潮
第一節 文學思潮的引進與“寫實主義”的誤判
第二節 中國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概況
第二編 中國前期現實主義文學思潮(1928-1937.7)
第一章 歷史背景
第一節 現代城市的崛起
第二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第二章 發展歷程
第一節 興起:20年代末的都市文學宣言
第二節 高潮:30年代的現實主義文學盛況
第三節 斷流:抗戰爆發後的文學創作轉向
第三章 思想傾向
第一節 批判資本主義罪惡
第二節 以人道主義作為思想武器
第三節 前期現實主義與其他文學思潮的互滲
第四章 藝術特色
第一節 書寫時代風貌
第二節 塑造典型人物
第三節 追求細節的真實
第五章 歷史意義
第一節 首次展開文學現代性批判
第二節 形成文壇多元思潮並存格局
第三節 開創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傳統
第三編 中國後期現實主義文學思潮(1937.8-1949.9)
第一章 後期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變異
第一節 從前期的社會批判到後期的精神批判
第二節 從前期的雜糅啟蒙、革命古典主義到後期的雜糅現代主義
第二章 歷史背景
第一節 孤島時期:城市畸形繁榮
第二節 淪陷時期:城市艱難發展
第三節 抗戰勝利後:從發展官僚資本主義到現代化進程中止
第三章 發展歷程
第一節 孤島時期:現實主義暗流的涌動
第二節 淪陷時期:現實主義文學的全盛綻放
第三節 抗戰勝利後:現實主義作家的集體淡出
第四章 後期現實主義雙子星座之一:張愛玲
第一節 張愛玲創作的思想傾向
第二節 張愛玲創作的藝術特色
第三節 張愛玲創作的歷史意義
第五章 後期現實主義雙子星座之二:錢锺書
第一節 錢锺書創作的思想傾向
第二節 錢锺書創作的藝術特色
第三節 錢锺書創作的歷史意義
後記
作者簡介
梁冬華,廣西藝術學院教師,中華美學學會會員,文學博士(畢業於廈門大學文藝學專業,師從楊春時教授),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攻方向是文藝美學、文學思潮。近五年發表論文20多篇;參與學術專著《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一書的撰寫;主持廳級科研課題兩項,院級教改課題一項;曾獲第七屆“廣西文聯文藝評論獎”、“和諧玉林”文學藝術獎一等獎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