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圖從歷史的角度說明儒學在的代的解體過程,並進而展望儒學在現代政治社會秩序的重建方面可能發揮的效用。所討論的範圍以政治、社會思想為限,不涉及形上學或宇宙論,以求論旨明晰。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
- 作者:余英時
- ISBN:9787108021533
- 類別:哲學/宗教
- 頁數:420
- 定價: 25.50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2年04月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儒學在傳統中國的影響是無所不在的,但是自19世紀中葉以來,儒家秩序開始解體了,儒學的中心地位開始動搖了。這是20世紀中國儒學出現嚴重危機的根源所在。本文試圖從歷史的角度說明儒學在的代的解體過程,並進而展望儒學在現代政治社會秩序的重建方面可能發揮的效用。所討論的範圍以政治、社會思想為限,不涉及形上學或宇宙論,以求論旨明晰。
圖書目錄
“創新”與“保守”(1988年)
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1988年)
再論中國現代思想中的激進與保守(1992年)——答姜義華先生
現代儒學的困境(1988年)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1990年)
中國現代價值觀念的變遷(1995年) 附:“天地君親師”的起源(1996年)
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1994年)——從明清思想基調的轉換看儒學的現代發展
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1997年)——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表現
儒家思想與日常人生(1997年)《現代儒學論》自序(1997年)
儒家“君子”的理想(1986年)
曾國藩與“士大夫之學”(1992年)
俠與中國文化(1998年)
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2000年)
怎樣讀中國書(1991年)
作者簡介
余英時(1930-),安徽潛山人。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中國史教授、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康奈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200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授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數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