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上海研究論叢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是2010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現代上海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上海研究論叢
  • 作者:現代上海研究中心
  • ISBN:9787545801668
  • 定價:55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1月
  • 開本:16
引言,內容簡介,

引言

上海市閔行區地處長江三角洲東南前沿,在上海市腹部,擁有水、陸、空立體化的完備交通網路,是沿海城市中交通條件最淋擊快捷便槳遙乃剃利的地區。如此優良的地理位置為閔行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得天獨厚的條件。閔行區的產業結構情況可以用“二三一”來概括,即以第二產業為主,其次是第三產業,最拳堡淋後是第一產業。以外向型經濟為龍頭的閔行經濟,連續10年保持快速健康增長,GDP和財政收入自1994年至2003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2.5%和28.4%。儘管閔行區人口自然變動持續處於低增長和負增長狀態,但是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對外來人口形成了強大吸引力,所以閔行區成為上海經濟快速發展以及來滬流動人口匯集地之一。選取這樣的地區進行大樣本量(共收到2156份有效問卷)的隨機抽樣調查,可以得到有關流動人口就業的準確信息,對這些信息的分析以及由此得到的有關大城市流動人口就業情況的結論具有一定代表性。
國際上尤其是西方已開發國家在研究青年就業問題時,通常定義15—24歲年齡段的人為青年人。[1]如果按照這個定義,根據200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第二期簡報中的數據,青年人占流動人口總數的比例為65%。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將15—34歲年齡段的人定義為青年妹邀抹人,這在與國際上的研究相比較時出現了很多的麻煩。[2]張麗賓在2005年針對中國青年就業問題的抽樣調查問卷中,規定調查對象為15—29歲的青年人。[3]筆者認為,這一定義比較符合中國的國情,因為中國人受教育的年限不斷延長,將24歲作為青年人的年齡上限太小;另外中國人一向認為“三十而立”,因而將34歲作為青年人的年齡上限又太大。以下的相關研究中就採用15—29歲年齡段的人作為青年人的定義。已有的青年農民工就業現狀特點的相關研究大多數是泛泛而談,沒有比照流動人口的其他人群進行詳細的描述與解釋,從而突出這部分人的特殊性,這也導致了其中提出的相關對策建議等針對性不強,難有實效。本文基於流動人口群體內部分化為幾個各有特色的亞群體的假設,根據我們2005年對上海市閔行區流動人口的抽樣調查數舟盛危據,用對比的方法分析了總調查人口中的15—29歲的青年人的就業特點,這部分人所占比例為65.6%,如果在就業特徵方面青年農民工與其他年齡的流動人口具有不同的特點,那么其在就業當中碰到的問題也與其他年齡的就業人口不同,因此,有關部門在制定相關的就業政策時就應該要注意到這部分人的特殊性。

內容簡介

《現代上海研究論叢(7)》為2008年度上海社科界關於上海經濟、文化、政治、社會和歷史各領域相關課題研究的論文選編,分為經濟與城市建設、社會與城市管理、科教與城市文化、史料考證與口述共四大板塊,另附編者撰寫和編制的《2008年現代上海研究綜述》和《2008年現代上海研究部分文章目錄索引》。大體而言,因2008年正值改革開放30周年,所以對於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研究和思放滲定霸考,成為《現代上海研究論叢(7)》在思路開拓和縱深方面的一個特色。題材上,橫向以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為主,比較多地圍繞著建設“四個中心”的戰多料霉略目標展開。多角度的關於科教興市和都市文化的研究,也是《現代上海研究論叢(7)》的一大亮點。此外如邵雍的《1933年上海反戰大會述略》、毛和利等整理的《和秦鴻鈞烈士一起戰鬥到黎明》(韓慧如)等,分別體現了近現代上海歷史研究在檔案文獻和口述史料開發整理方面的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