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秀文婦科奇難病論治》是作者長期從事婦科臨床實踐經驗總結的一部分,既有理論的闡述,又有實際的案例,以理論指導臨床,從實踐驗證理論。全書共分為五章,書中共列了40多個奇難病種,具體內容包括:月經病;產後病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班秀文婦科奇難病論治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頁數:145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作者:班秀文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76433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班秀文婦科奇難病論治》對於婦科臨床醫生、中醫愛好者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第一章月經病
一、經行抽搐
二、經行吐衄
三、經行乳脹
四、經行痒疹
五、經行浮腫
六、經行頭痛
七、經行便血
八、經行吊陰痛
九、經前遺尿
十、絪縕期出血
十一、老婦崩漏
十二、室女崩漏
第二章妊娠病
一、妊娠失音
二、妊娠尿血
三、孕婦跌仆
四、宮縮乏力
五、羊水過多
六、多次流產
七、妊娠急性胰腺炎
第三章產後病
一、產後尿閉
二、產後便秘
三、乳汁不行
四、悲怒乳斷
五、乳汁自出
六、乳頭皸裂
七、產後關節痛
八、產後多汗
第四章婦科雜病
一、老婦陰癢
二、少女陰癢
三、輸卵管阻塞
四、子宮肌瘤
五、暴怒乳衄
六、乳頭忽凹忽起
七、斷乳痒疹
八、外陰白斑
九、性交出血
十、撞紅腰痛
十一、交合澀痛
十二、交合驚汗
十三、婦人夢交
十四、臨交驚厥
十五、少婦陰吹
十六、乳腺增生
十七、婦女陰痿
十八、青春粉刺
第五章特殊病案17例
一、絪縕期浮腫
二、長期經行錯後
三、經期口腔潰爛
四、陽虛痛經
五、經行膻中痛
六、肥女閉經
七、胎水腫滿
八、妊娠瘙癢
九、孕婦抽搐
十、濕熱胎漏
十一、孕婦便秘
十二、痰濕不孕
十三、產後乾咳遺尿
十四、性感異常
十五、宮頸糜爛
十六、悲怒發狂
十七、老婦陰瘡
一、經行抽搐
二、經行吐衄
三、經行乳脹
四、經行痒疹
五、經行浮腫
六、經行頭痛
七、經行便血
八、經行吊陰痛
九、經前遺尿
十、絪縕期出血
十一、老婦崩漏
十二、室女崩漏
第二章妊娠病
一、妊娠失音
二、妊娠尿血
三、孕婦跌仆
四、宮縮乏力
五、羊水過多
六、多次流產
七、妊娠急性胰腺炎
第三章產後病
一、產後尿閉
二、產後便秘
三、乳汁不行
四、悲怒乳斷
五、乳汁自出
六、乳頭皸裂
七、產後關節痛
八、產後多汗
第四章婦科雜病
一、老婦陰癢
二、少女陰癢
三、輸卵管阻塞
四、子宮肌瘤
五、暴怒乳衄
六、乳頭忽凹忽起
七、斷乳痒疹
八、外陰白斑
九、性交出血
十、撞紅腰痛
十一、交合澀痛
十二、交合驚汗
十三、婦人夢交
十四、臨交驚厥
十五、少婦陰吹
十六、乳腺增生
十七、婦女陰痿
十八、青春粉刺
第五章特殊病案17例
一、絪縕期浮腫
二、長期經行錯後
三、經期口腔潰爛
四、陽虛痛經
五、經行膻中痛
六、肥女閉經
七、胎水腫滿
八、妊娠瘙癢
九、孕婦抽搐
十、濕熱胎漏
十一、孕婦便秘
十二、痰濕不孕
十三、產後乾咳遺尿
十四、性感異常
十五、宮頸糜爛
十六、悲怒發狂
十七、老婦陰瘡
序言
祖國醫學源遠流長,千百年來,中醫藥學能夠傳承發揚,不斷創新,一代又一代的醫家經驗功不可沒。
2009年4月由原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評選產生了我國首屆30位“國醫大師”。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部門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評選出的國家級中醫大師,是中醫發展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國醫大師是當代中醫藥學術的集大成者,也是當代名老中醫的傑出代表,體現著當前中醫學術和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他們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是中醫藥學的寶貴財富。這些大師大都在自己的學術壯年時期,就著述頗豐,並且對目前的臨床工作依舊有很強的指導性。但遺憾的是由於出版時間已久,目前市場已很難見到,部分著作甚至已成為中醫學>-7者的收藏珍品。
基於此,我社決定出版一套《國醫大師親筆真傳系列》叢書,主要挑選各位大師親筆撰寫的、曾經很有影響力、到目前還對臨床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圖書,重新修訂再版,以滿足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需求,同時,也為我國的中醫藥傳承事業盡一些微薄之力。
為使讀者能夠原汁原味地閱讀各醫家原著,我們在再版時採取儘可能保持原書原貌的原則,主要修改了原著中疏漏的編輯印製錯誤,規範了文字用法和體例層次。此外,為不影響原書內容的準確性,避免因換算造成的人為錯誤,部分舊制的藥名、病名、醫學術語、計量單位、現已淘汰的檢測項目與方法等均不做改動,更好地保持了原貌。
本套叢書第一批有15個品種,為了突出每位醫家的特點,我們對原書名進行了微調,具體如下:
《任繼學醫學全書》:包含任老親筆編著的兩本著作: 《懸壺漫錄》和《任繼學經驗集》。其中《任繼學經驗集》一書,還補充了一些任繼學教授晚年的隨筆文章和醫話。
《鄧鐵濤醫話集》:按照鄧鐵濤教授的建議,將《鄧鐵濤醫話集》和《鄧鐵濤醫話續集》兩本書合併,並對相關內容進行分類和整理,以便能夠更集中地反映鄧老在中醫學術和教育上的主要觀點。
《李濟仁點評杏軒醫案》:原書名為《杏軒醫案並按》。《杏軒醫案》本身即為中醫上乘之作,《李濟仁點評杏軒醫案》一書不僅有經作者認真點校後的《杏軒醫案》全文,而且有李濟仁先生為各條案例所撰寫的按語、注文,實為校按古籍醫書之典範。
《李濟仁點評名老中醫腫瘤驗案》:原書名《名老中醫腫瘤驗案輯按》。本書蒐集當代80餘位名老中醫治療腫瘤之驗案201篇,尤為珍貴者,書中大部分醫案,為名老中醫珍藏之手跡。其中有些醫案更是名老中醫教授生前最後時刻親筆成文的,從未公諸於世。
《痹證痿病通論》:為《痹證通論》和《痿病通論》兩本書合訂而成。是李濟仁教授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編纂出版的。
《濟仁醫錄》:保持原書名。為李濟仁教授行醫期間對中醫理論和臨床的心悟體會。
《新安名醫及學術源流考》:原書名為《新安名醫考》,此書不僅是一本醫家人物史志,而且是一本學術性專著,可謂新安名醫各家學說集大成之作。
《班秀文婦科奇難病論治》:原書名《婦科奇難病論治》。
《班秀文婦科醫論醫案選》:保持原書名。
《張琪脈學芻議》:原書名《脈學芻議》。
《張學文論治瘀血》:原書名《瘀血論治》。
《張學文談中醫內科急症》:原書名《中醫內科急症學簡編》。
《張學文臨證心得手記》:原書名《張學文醫學求索集>
《實用溫病學》和《感證治法與類方》:此兩本書是張燦琿教授早年的臨床教學心得,又經近兩年親筆修改補充而成,屬於第一次出版。
希望本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廣大臨床工作者對名醫經驗學習的渴求,對推動中醫事業的繼承和發展、弘揚民族醫學和文化,做出一定的貢獻。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4年1月
2009年4月由原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評選產生了我國首屆30位“國醫大師”。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部門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評選出的國家級中醫大師,是中醫發展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國醫大師是當代中醫藥學術的集大成者,也是當代名老中醫的傑出代表,體現著當前中醫學術和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他們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是中醫藥學的寶貴財富。這些大師大都在自己的學術壯年時期,就著述頗豐,並且對目前的臨床工作依舊有很強的指導性。但遺憾的是由於出版時間已久,目前市場已很難見到,部分著作甚至已成為中醫學>-7者的收藏珍品。
基於此,我社決定出版一套《國醫大師親筆真傳系列》叢書,主要挑選各位大師親筆撰寫的、曾經很有影響力、到目前還對臨床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圖書,重新修訂再版,以滿足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需求,同時,也為我國的中醫藥傳承事業盡一些微薄之力。
為使讀者能夠原汁原味地閱讀各醫家原著,我們在再版時採取儘可能保持原書原貌的原則,主要修改了原著中疏漏的編輯印製錯誤,規範了文字用法和體例層次。此外,為不影響原書內容的準確性,避免因換算造成的人為錯誤,部分舊制的藥名、病名、醫學術語、計量單位、現已淘汰的檢測項目與方法等均不做改動,更好地保持了原貌。
本套叢書第一批有15個品種,為了突出每位醫家的特點,我們對原書名進行了微調,具體如下:
《任繼學醫學全書》:包含任老親筆編著的兩本著作: 《懸壺漫錄》和《任繼學經驗集》。其中《任繼學經驗集》一書,還補充了一些任繼學教授晚年的隨筆文章和醫話。
《鄧鐵濤醫話集》:按照鄧鐵濤教授的建議,將《鄧鐵濤醫話集》和《鄧鐵濤醫話續集》兩本書合併,並對相關內容進行分類和整理,以便能夠更集中地反映鄧老在中醫學術和教育上的主要觀點。
《李濟仁點評杏軒醫案》:原書名為《杏軒醫案並按》。《杏軒醫案》本身即為中醫上乘之作,《李濟仁點評杏軒醫案》一書不僅有經作者認真點校後的《杏軒醫案》全文,而且有李濟仁先生為各條案例所撰寫的按語、注文,實為校按古籍醫書之典範。
《李濟仁點評名老中醫腫瘤驗案》:原書名《名老中醫腫瘤驗案輯按》。本書蒐集當代80餘位名老中醫治療腫瘤之驗案201篇,尤為珍貴者,書中大部分醫案,為名老中醫珍藏之手跡。其中有些醫案更是名老中醫教授生前最後時刻親筆成文的,從未公諸於世。
《痹證痿病通論》:為《痹證通論》和《痿病通論》兩本書合訂而成。是李濟仁教授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編纂出版的。
《濟仁醫錄》:保持原書名。為李濟仁教授行醫期間對中醫理論和臨床的心悟體會。
《新安名醫及學術源流考》:原書名為《新安名醫考》,此書不僅是一本醫家人物史志,而且是一本學術性專著,可謂新安名醫各家學說集大成之作。
《班秀文婦科奇難病論治》:原書名《婦科奇難病論治》。
《班秀文婦科醫論醫案選》:保持原書名。
《張琪脈學芻議》:原書名《脈學芻議》。
《張學文論治瘀血》:原書名《瘀血論治》。
《張學文談中醫內科急症》:原書名《中醫內科急症學簡編》。
《張學文臨證心得手記》:原書名《張學文醫學求索集>
《實用溫病學》和《感證治法與類方》:此兩本書是張燦琿教授早年的臨床教學心得,又經近兩年親筆修改補充而成,屬於第一次出版。
希望本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廣大臨床工作者對名醫經驗學習的渴求,對推動中醫事業的繼承和發展、弘揚民族醫學和文化,做出一定的貢獻。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