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班清墓地
- 外文名:Ban-Chiang,Cemetery at
- 朝代:青銅時代
- 地區:東南亞
班清墓地
Ban-Chiang,Cemetery at
早期墓葬以仰身直肢葬為主,亦有屈肢葬,兒童行瓮棺葬。隨葬陶器多黑色,以稻糠為羼和料,有罐、燒杯狀器等,紋飾多刻劃紋,少數在肩部施彩繪。發現一柄鑄造後又經鍛打的青銅矛及青銅手鐲、腳鐲各一件。從出土遺物看,當時人們以狩獵、捕魚、農業為生。出土有黃牛、豬、狗、雞等畜禽骨及水稻種籽。隨葬品中看不出有顯著的貧富分化現象。中期墓葬只見有仰身直肢葬。陶器被打碎蓋在死者身上,出現白陶,紋飾仍為刻劃紋或彩繪。青銅飾物較前為多,還出土3件銅筩鐵矛、1件包鐵的銅手鐲和1件鐵絲編繞而成的手鐲,鐵質經鑑定為塊煉鐵(見彩圖)。此時已馴養水牛,經鑑定證明生前曾拉曳重物,有人據此推測當時已有犁耕。晚期墓葬仍為仰身直肢葬。陶器完整地置於死者身上,器形亦以罐類為主,常施紅色彩繪,圖案多為複雜的圓渦紋和弧線紋。發現較多的鐵工具和青銅飾物。此外尚有一種刻有花紋的陶滾筒,可能用於印製織物圖案。
有人認為,類似班清的遺蹟在泰國東北部有較多的分布,應概稱其為“班清文化”。由於班清墓地出土的青銅器和鐵器的年代較早,有人推測東南亞可能是世界早期冶金中心之一;但也有人認為班清墓地的斷代資料不甚可靠,對此取保留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