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環宇海龍,Cosmocampus banneri (Herald et J. E. Randall, 1972),海龍科環宇海龍屬的一種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班氏環宇海龍
- 拉丁學名:Cosmocampus banneri (Herald et J. E. Randall, 1972)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棘背魚目
- 亞目:海龍亞目
- 科:海龍科
- 亞科:海龍亞科
- 屬:環宇海龍屬
- 種:班氏環宇海龍
- 分布區域:印度至太平洋
- 英文名:Roughridge pipefish
基本信息,英文俗名,瀕危狀態,形態特徵,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基本信息
命名者:(Herald & Randall,1972)
棲息深度:0-30米
中文名:班氏環宇海龍
有毒魚類:否
科中文名:海龍科
經濟性:否
科號科名:F295 Syngnathidae
食用魚類:否
中國大陸名:斑氏環宇海龍
最大體長:5.8cm
觀賞魚類:是
其他中文名:海龍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英文俗名
Roughridge pipefish;Banner's pipe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棱與尾部上側棱不相連線,下側棱則與尾部下側棱相接,中側棱平直而終止於臀部骨環處附近。吻短於後頭部;吻部背中棱具2-4個亞三角形之背突,側吻棘存在。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棱。體環不具縱棘;眼部及其它頭部具皮瓣。骨環15+27-31;背鰭鰭條數16-20;胸鰭鰭條數12-13;尾鰭鰭條數10。體通常色淡,體側具散開狀的暗帶橫越腹部及軀幹部的下半部。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淺礁區,以小型浮遊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GulfofAqaba、東非,東至斐濟、日本及馬歇爾群島等附近海域。台灣分布於南部、蘭嶼及小琉球附近岩礁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