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台斯利

【班台斯利】

(Banteay Seri)

高棉(今高棉)吳哥王朝遺蹟。位吳哥寺東北約三十里暹粒河(Siemreap R.)上遊河畔,為印度教與佛教寺院,過去稱為‘伊修瓦拉普拉’(意謂‘濕婆神之城’)。Banteay Srei則意指‘女性城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班台斯利
  • 外文名:Banteay Seri
  • 介紹:‘女性城堡’
  • 位於吳哥寺東北約三十里
由羅闍因陀羅跋(Ra^jendravarman,944~968年在位)時代實際的掌權者婆羅門耶若婆羅訶(Yajn~a-vara^ha)所建。一般認為是967年建造的。
寺院的外圍城牆全長四一0公尺,經由九十公尺長的東參道及兩重小牆,即通往佛寺的核心──三間廟堂及二間經堂。它們都是紅色砂岩所建,塔身高約十公尺的小型建築物。三座廟堂南北連成一線地排列在高達九十公尺的基壇上;中間與南邊的廟堂供奉濕婆神,北邊則供奉毗濕奴神,可惜佛像都已遺失。而北廟堂角落的壁龕里,有尊手持花朵的提娃妲女神雕像,高約一公尺,優雅的身段及嫻靜的氣質,顯示了吳哥王朝新的審美觀念。這尊女神也以‘東方的蒙娜麗莎’著稱。
佛寺以精緻的建築與雕刻而聞名,其壁面、山形牆、門楣及假門上都刻滿了寫實的印度教神話浮雕,以及各式各樣栩栩如生的動植物圖案和花紋,精美華麗。其追求普遍性美感的特殊風格,在吳哥遺蹟群中頗為出色,因而被譽為‘班台斯利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