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母雲,又名貝狀高層雲。多出現在高緯地區離地20~30km的高空,厚約2~3km。雲體具有珍珠般光澤,透光如捲雲;它又伴有較淡的紫、藍、紅、黃等近乎同心排列的光弧,猶如陽光下貝殼閃耀的色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母雲
- 別稱:貝母雲
- 常見地區:高緯度地區;挪威和阿拉斯加
- 形成原因:由外覆液態硝酸三水合物冰晶組成
分布,成因,現象描述,影響,
分布
珠母雲常見於極地區域,會出現在往赤道方向遠至英格蘭南部的地區。形成於距地面近兩萬多米、極度寒冷的平流層底部,由硝酸水合物以及冰晶構成。2016年2月2日罕見珠母雲出現在英國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部分地區傍晚的天空中,許多當地的攝影師都紛紛用相機記錄下這美麗罕見的景象。
成因
在高緯度的平流層底部,大氣溫度約為 -53℃。在平流層底部,離地面 20000 至 30000 米向上,溫度會上升,即逆溫有加強的趨勢,因而有利於大氣凝結核的聚集。若該處同時有充分的水汽,便會有凝結成貝母雲的可能。
這些漂亮的雲彩,有時被稱"珠母雲",每年南半球的春季和秋季當上層大氣氣溫下降到足夠低時在南極地區都可以觀察到。珠母雲通常出現在平流層中溫度低於-80℃的、距地面10至30公里處。
纖細的珠母雲是在日落時分出現的:逐漸暗淡的光線穿過微小的水滴——因平流層強風而形成的冰晶。根據科學家的測算,同一高度的風速差不多達到每小時230千米(每小時143英里)。
珠母雲的光亮是因為它們所處的高度足夠高以致於在當地日落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仍然能夠被太陽光照射到--在高緯度地區,從晚春一直到初秋太陽是永遠不會遠離地平線。珠母雲輕淡柔和的色彩是太陽光衍射作用的結果。
珠母雲在南極半島比較常見,在這裡,由於山脈的存在會生成的一個一直影響到上層大氣的背風波。這裡的條件允許它們持續存在數月之久。
現象描述
珠母雲之所以看起來光亮是因為它們所處的高度足夠高以致於在當地日落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仍然能夠被太陽光照射到——在高緯度地區,從晚春一直到初秋太陽是永遠不會遠離地平線。珠母雲輕淡柔和的色彩是太陽光衍射作用的結果。珠母雲在南極半島比較常見,在這裡,由於山脈的存在會生成的一個一直影響到上層大氣的背風波。這裡的條件允許它們持續存在數月之久。有時,珠母雲會出現在往赤道方向遠至英格蘭南部的地區。珠母雲的出現意味著臭氧消耗加劇,因為它們為氯化合物的光化學反應提供了必要條件,而這光化學反應每天會破壞約1%的臭氧。
澳大利亞南極局的科學家安德魯·克萊克西猶科表示,珠母雲是由冬季時南北極高極地緯度山脈上空的氣流上升造成的,但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他說:“冬季的時候,人們只有處於地球的合適位置,並且在太陽位於視野以下的情況下才能見到珠母雲。”珠母雲只有在氣溫低於零下80℃(零下112華氏度)的時候才能形成。
氣象學家麗娜·貝克表示,在位於地表上空大約20千米(12英里)的平流層,臨近珠母雲的氣象氣球測出的溫度為零下87℃(零下124.6華氏度)。珠母雲的照片是由貝克拍攝的。她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溫度大約接近已記錄的地表最低溫度。”
克萊克西猶科表示,罕見的珠母雲也被稱為“極地平流層雲”,研究它不僅僅是出於一種好奇心。他說:“珠母雲不僅揭示了極端的大氣條件,同時助長導致平流層臭氧嚴重破壞的化學變化。”
克萊克西猶科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電台採訪時說,地球上空8到50千米(5到31英里)的平流層的溫度,可能隨著全球變暖的不斷加劇而不斷下降,25年來收集的數據已證實了這一猜測。他表示:“在這段時期里,平流層的溫度變化呈小幅下降趨勢,其發生的速度實際上要高於地表溫度變暖的速度。”
纖細的珠母雲是在日落時分出現的:逐漸暗淡的光線穿過微小的水滴——因平流層強風而形成的冰晶。根據科學家的測算,同一高度的風速差不多達到每小時230千米(每小時143英里)。
影響
珠母雲(平流層雲)的出現意味著臭氧消耗加劇,因為它們為氯化合物的光化學反應提供了必要條件,而這光化學反應每天會破壞約1%的臭氧。到南極地區珠母雲的出現可能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