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奇秀甲魚

珍奇秀甲魚

珍奇秀甲魚是一種生存在志留紀蘭多維列世特列奇期的一種已經滅絕的盔甲魚類。作為多鰓魚超目的基幹類群,顧氏長興魚可能代表了多鰓魚的諸多原始形態特徵。顧氏長興魚的正形標本是是我國盔甲魚類頭甲與其後覆蓋鱗片的軀幹後部及尾部呈正常連線的第三件標本,對於研究盔甲魚的頭後身體以及鱗片的類型有著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珍奇秀甲魚
  • 拉丁學名:Geraspis rara
  • 分類位置:盔甲魚亞綱-多鰓魚超目-秀甲魚科-秀甲魚屬
  • 產地:安徽省無為市潘家大山
  • 時代:志留紀蘭多維列世特列奇期
  • 地層:墳頭組
  • 命名人與命名時代:潘江和陳列組,1993年
命名由來,化石的發現,形態特徵,系統分類,科學意義,

命名由來

珍奇秀甲魚(Geraspis rara)的屬名“秀甲魚”表示該魚的化石標本不僅精美保存了完整頭甲,而且還保留了其後覆蓋鱗片的軀幹部分 ;種名“珍奇”更是突出了該魚化石標本的珍貴性。

化石的發現

安徽境內的長江兩岸地區,茅山組及墳頭組分布甚廣。1985 年 5月,珍奇秀甲魚的化石由安徽區域地質調查隊在進行1:50000 地質圖圖時在該區發現。化石不僅頭甲完整,而且還保留了其後覆蓋鱗片部分,為一罕見的珍貴標本。這一重要發現對研究盔甲魚類鱗片的類型很有意義,因為這是我國盔甲魚類頭甲與其後覆蓋鱗片的軀幹後部及尾部呈正常連線的第三件標本(劉時藩1983;潘江,1992)。
珍奇秀甲魚的化石保存在黃綠色粉砂岩內,其上為厚 30m 的黃綠色砂岩,再上為紫紅色砂岩,其下亦為厚 55m 的黃綠色砂頁岩,均不產化石,再向下的黃綠色砂頁岩中富產王冠蟲(Coronocephalu)凱里蟲 (Kailia)等(據區域地質調隊所測剖面)。發現者認為產盔甲魚類地層屬茅山組的下部。潘江綜合分析了長江下游地區已發現的盔甲魚類的生物地層和生物地理分布,認為新發現的魚化石層應位於茅山組及其相當地層(潘江,1984、1986、1992)中的中華盔甲魚一修水魚組合(Sinogaleaspid-XiushuiaspidAssemblage)之下。這段地層與上下地層之間為整合關係,厚約 80m,岩性以黃綠色砂頁岩為主,上覆地層為上紅層茅山組,下伏地層為下紅層侯家塘組。皖南、蘇北的墳頭組屬於秀山動物群,層位與贛西北的夏家橋組、湘西北的秀山組大致相當。
珍奇秀甲魚
珍奇秀甲魚頭甲照片

形態特徵

中等大小的盔甲魚類,魚體由頭至尾長約110mm,頭甲全長41mm;頭甲呈吻緣圓鈍的三角形,無背棘;角發達,葉狀,指向後方,末端遠超過頭甲後緣,不具內角;化石的中背孔和眶孔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中背孔近於圓形,靠近吻緣,孔徑約7.5mm;眶孔背位、較小,直徑約2mm,具有。與中背孔相距約3mm,距頭甲後緣約16mm;頭甲沿吻緣折向腹面,形成較寬的腹環,寬約3—4mm。頭甲的間帶部分非常短,而頭甲的長與寬相近,均約44mm。松果體的位置保存很清楚,位於眶孔之間靠後,不超過左右角之間的連線;頭甲紋飾由小的粒狀突起組成,頭甲之後的軀幹被以細小菱形鱗。
關於側線系統的鑑定潘江有所保留,認為頭甲兩側具4對橫溝,可能為感覺管,但也可能是鰓間脊反映到頭甲背面。對標本的再觀察可以確認乃是鰓穴之間的鰓間脊在頭甲背面的反映,而非側線。如此,該物種則大約具5—6對鰓間脊。同樣,再觀察在現有標本上未能看到眶上管。
珍奇秀甲魚
珍奇秀甲魚復原圖

系統分類

根據頭甲的基本形態,中背孔的形狀等特徵,潘江與陳烈祖將珍奇秀甲魚歸入多鰓魚目。但又與多鰓魚目的其它科、屬相比,仍有很明顯的區別,因此為其建立新科——秀甲魚科。就眶孔的位置而論,珍奇秀甲魚很近似湖南大庸魚(Dayongaspis hunanensis)(Pan et Zeng,1985),因為兩者的眶孔均較為靠近頭甲背側中線,且較小,而且兩者的中背孔形狀也都略呈圓形,大小相近,並靠近吻緣。但珍奇秀甲魚的頭甲狹長,側緣無鋸齒狀的小刺,角很發育,但無內角;而大庸魚的頭甲很寬,側緣具有鋸齒狀小刺,角短而不發育,內角則大而發育。但由於當時頭甲背側的側線系統原作者有所保留且中背孔的真正形狀尚不確定,同時潘氏等認為中背孔為圓形,然而頭甲內模顯示位於中背孔區域的圓孔,即潘氏等所指中背孔,不像是自然的,而在外模中該圓孔中央似具一縱行裂隙,不排除其為真正中背孔的可能。2006年朱敏和蓋志琨所做的系統發育分析顯示秀甲魚科代表了多鰓魚目和華南魚目的外類群,屬於多鰓魚超目的基幹類群。就其整體而言,該屬與真盔甲魚類秀山盾魚(Dunyuxiushanensis)(劉時藩,1983;Zhu et al.,2012)有諸多相似之處,除了中背孔不確定外,如頭甲外形輪廓,指向後方的、槳狀的角,頭甲之後體部均覆以細小的菱形鱗片等特徵,令人聯想Geraspis隸屬真盔甲魚科的可能。若此觀察成立的話,中特列奇期的珍奇秀甲魚將成為真盔甲魚科的最早代表,這就需要後續有更多秀甲魚屬化石標本的證實。總之,珍奇秀甲魚的系統位置有待中背孔的形狀的確認而證實。

科學意義

珍奇秀甲魚的重要發現對研究盔甲魚類鱗片的類型很有意義,因為這是我國盔甲魚類頭甲與其後覆蓋鱗片的軀幹後部及尾部呈正常連線的第三件標本。就頭甲之後的鱗片特徵而論,珍奇秀甲魚的標本類似於劉時藩(1983)所記述的川東南晚志留世回星哨組的秀山盾魚(Dunyuxiushanensis)。二者均呈小而密集的菱形鱗,背、腹均無長方形鱗,與雲南曲靖早泥盆世的東方魚有明顯的區別。東方魚具有狹長的脊鱗和側腹鱗,不過其側鱗與珍奇秀甲魚的菱形小鱗相似,呈瓦狀排列(Pan,1992)。因此,盔甲魚頭甲之後的鱗片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東方魚一類和秀甲魚一類。
如果目前系統發育分析分析正確,珍奇秀甲魚作為多鰓魚超目的基幹類群,可能代表了多鰓魚超目的原始形態。且由於珍奇秀甲魚產自志留紀蘭多維列世特列奇期,而多鰓魚超目的其它眾多類群均來自大約20億年以後的泥盆紀,所以珍奇秀甲魚可能是目前為止最古老的多鰓魚,也是唯一來自志留紀的多鰓魚。不過這一切都有待更完好的化石證據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