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海綿(Glass sponge)是一種化石,又稱維納斯花籃,形體大,骨骼全由矽質骨針組成,無海綿絲。因長得像一個精緻的花瓶,生活在西太平洋冰冷的海水中。
典型的大骨針多為六射三軸針,互成直角,故又稱六射海綿綱。此外還有四射雙軸針等。骨針往往連線形成立體格架。小骨針呈六射星狀或雙盤狀。簡單復溝型,鞭毛室大;某些古生代種類還有單溝型。元古代晚期至現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納斯花籃
- 外文名:Glass sponge
- 出現區域:主要見於深海泥底
- 研究有意義:作為化石存在
- 拉丁文學名:Euplectella aspergillum
- 別名:玻璃海綿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現狀,
形態特徵
在眾多能拿來跟玻璃相比的透明物種當中,最接近玻璃的應當屬維納斯花籃。它們長得像一個精緻的花瓶,因此而得名。它們也被稱作玻璃海綿,它們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矽,這也是玻璃的主要成分。
生活習性
六放海綿綱(Hexactinelida, 亦稱玻璃海綿綱〔Hyalospongiae〕或三軸海綿綱〔Triaxonia〕)所有海綿的通稱。它們將海水吸入瓶腔並過濾食物。
玻璃海綿以從水中過濾而來的最小浮游生物為食,最大可以生長到兩米以上,它們花瓶般的身體構造為魚類、無脊椎動物以及其它海洋生物提供了完美的躲藏、產卵和生存的環境。“玻璃海綿像珊瑚一樣開闢著自己的棲息地,在一定程度上,它們就像海床上的城市,無論它們生長在何處,總是會吸引來其它的海洋生物。”克勞迪奧·里希特說。
主要特徵為具有矽質骨針,並集結成纖巧的幾何網路,如偕老同穴(Veus's flower basket),即玻璃海綿中央腔內常寄居一對儷蝦,蝦在幼蟲的時候住進去,長大之後就逃不出去了。然後蝦被囚困其中,靠流進中央腔的水流而獲食物。仿佛與海綿動物結成夫妻。這樣的海綿動物在日本成為了頗受歡迎的結婚禮物。
這種玻璃海綿是桶狀海綿的表親,中膠層中骨針或類蛋白海綿質纖維有支持作用,領細胞層用於消化。它在古代淺而溫暖的海域中生成密集的暗礁。在現代,這種動物原本被認為只作為化石存在,但是,上世紀90年代有探險家發現了大量活物暗礁。
玻璃海綿一旦離開海水,它們的外表顏色就變得蒼白。它們是因為生物體發光而發亮,即海綿表面的細菌在發光。物種分布
維納斯花籃生活在西太平洋冰冷的海水中,它們堅固的身體固著在100米(328英尺)深的海床上。它們網狀柱形身體能長到25厘米長(10英寸)。
生長現狀
科學家們認為,由於零下2攝氏度的低溫以及冰面下水域食物來源分布不均勻,南極海床上的生物群落變化得非常緩慢。但隨著上百米厚的拉森A冰架的消失,海床上的生物群落數量迅速增長。相較於以往寒冷、黑暗以及食物短缺的環境,陽光使得浮游生物在海面上生長繁殖,給海床上的生物帶來了大量的食物來源,而這些濾食性動物的生活變得比以往活躍了很多。
玻璃海綿,一種生活在動物王國食物鏈底端的古老生物,生長在南極海底淺表層。許多生物學家認為,玻璃海綿生長非常緩慢,長成2米高的龐然大物可能需要一萬年甚至更久。但來自亥姆霍茲極地與海洋研究中心下屬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AWI)的生物學家對這一假設提出了質疑。
通過對崩塌後的拉森A冰架地區的兩次科學考察,AWI的生物學家勞拉·菲林格爾和克勞迪奧·里希特,與來自哥德堡大學、Senkenberg研究所以及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學者一起,成功論證了玻璃海綿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生長。
科學家們感到驚訝的是,儘管水溫只有零下2攝氏度並且僅靠低級浮游生物作為食物供應,但在2007年和2011年之間,這些古老的濾食性動物的密度已經增加了兩倍。這些玻璃海綿增長迅速,已經完全取代了攝取同樣食物的競爭對手。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生長在西威德爾海域底部的生物種群對氣候變化的反應速度要比預想的更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