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岩石:雷雙的話與畫》是2013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雷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玫瑰·岩石:雷雙的話與畫
- 作者:雷雙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1日
- 頁數:33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33462246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藝術家常因其獨特的視角而對於生命有別於常人的細微體驗,更深入,更柔軟,更迸發出生命的激情,尤其是女性藝術家。但他們通常只是通過藝術的語言,或音樂,或繪畫,於一己之藝術領域有所成而工於文字的,極為鮮見。
雷雙算是極難得的這樣的一位藝術家。讀她的文字,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要放下藝術家的標準,而拿起文學家的尺寸來衡量,但最終更為符合的,還是用心靈閱讀,因為這本書所呈現的文字,關乎藝術,更關乎生命
雷雙是一位個性極其鮮明的藝術家,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始活躍於中國當代畫壇。她的充滿張力、隨性由心、富於生命經驗的繪畫為藝術界及社會其他階層所矚目。而鮮為人知的是她於畫筆之外的隨筆文字,一樣的激情,一樣的精彩;熱烈擁抱生命,而又掙扎於生命的無常與現實的堅硬之間,像哲人一樣思考,像詩人一樣激情迸發。這些畫余的文字,以獨特的個性視角表達對自然對生命的感知與思索:生活—生命—藝術互參。她的文字既真率、感性又具有思辨色彩,體現出一個用心靈思想的女性特質;她的精神訴求包含著深切的人文情懷。
此書與一般的寫作有所不同,那是基於一個視覺藝術家的視角,它表達出創作與生命的同構關係;更是基於一個熱愛生命的個體精神舞者的視角,呈現著一個活潑潑的生命在“時間之環”中的心靈律動。
作者簡介
雷雙,國家一級美術師。祖籍湖南長沙,現居北京。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始活躍於中國美術界,在國內參加過一系列重要展覽。1996年,應美國女藝術家聯盟邀請參加“BEIJING AND BEYOND”國際巡迴展,首展於紐約聯合國大廈。1999年作品《夜與晝》獲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頒發的亞太藝術優秀獎。1998年及2008年兩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
文章散見於各類藝術文學刊物。著有《雷雙·非常花》。
媒體推薦
我們被她的作品所打動,首先是由於作品所蘊含的精神和感情境界,她總是以詩人的思路觀察和思考人與自然,將色彩塗上畫布只是她觀察、思考的另一個階段。也由於此,那些平凡的花卉永遠處於生命發展的進程之中,永遠保留著難以窮盡的神秘。它們由鮮活嬌嫩到蒼老枯萎,或者由明朗的樸素變向無法無天的艷麗,而畫家與它們保持著同樣的心靈節奏。無論是向日葵、雪蓮、鬱金香、美人蕉還是玫瑰, 我們從綻放的花朵,從它們承受的陽光與浸染的黑夜,感受畫家心靈最深沉最多樣的變化,這種心靈的運動來自她對自然界多樣生命狀態日新又新的感觸,而不是對某一名家功夫的崇拜。
——水中天(藝術批評家)
雷雙在不同的花中尋找著不同的情致,不同的意境和不同的內心感受:美人蕉的濃艷充盈,鬱金香的噴薄涌動,馬蹄蓮的清寂冷艷,玫瑰花的欲望性感……有趣的是,同一種花,雷雙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情緒狀態中也能發掘中不盡相同的生命意象。
——賈方舟(藝術批評家,策展人)
在當代中國的女畫家群體中, 描繪花卉題材的畫家不計其數,但能夠畫出花的靈魂,從而向我們敞開藝術家的心靈世界的畫家,卻是雷雙的獨立特行之處。
——殷雙喜(藝術批評家,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你的文字沒有說的,藝術家裡頭還能找出其他人嗎?在作家批評家裡也是一流的。
——耿占春(文學批評家)
圖書目錄
雙翼(代序)/8
畫邊
1雷雙的向日葵/12
2雷雙的玫瑰——向里爾克致意/40
3荷系列/50
4大自然的和聲2011—2012/70
5圖片作品——攝影繪畫拼貼/82
6看見/90
7傳統不是繼承得到的/100
8一朵玫瑰的完滿勝過了大理石/106
9紙墨大寫意/120
10自畫像/126
11藝語/130
隨感
父母的照片/172
飛翔/174
你要誰/174
朝向灰燼/175
視角/175
選擇/175
所有的存在都一樣/176
幻滅/176
喚醒/176
閱歷/176
苦難的因素/177
藝術品是一件物/177
不屬於男性文學/178
兩種表達/178
兩種真實/179
兩種生活/179
與時代同步/179
一切都應是蘋果/180
變形與自性/180
對話/182
雀巢/186
忘形/186
天人合一/187
窗前/188
幻視/189
樹的眼睛/189
存在的瞬間/190
面對風景/191
夕陽速寫/191
蘭亭/192
春日/192
鐘涵先生來訪/193
故紙/194
生生不息/196
青春/196
你真棒/196
一切經歷過人類曲折道路的人都是我/197
重新顯現/199
“時間”在意識中重現/199
記憶的片段/201
交流
與吳永強(2009—2011)/208
與栗憲庭(2009—2012)/234
與閆平(2011)/242
與吳味(2012)/245
與司徒立(2008—2009)/255
與英二(2009—2011)/257
與沈語冰(2009—2011)/276
與耿占春(2011—2013)/281
與林正碌(2013)/288
與李向陽(2013)/291
與眾友(2009—2013)/293
附錄
雷雙新畫(水天中)/314
花語·花魂·花境(賈方舟)//316
心靈的敞開(殷雙喜)/318
花已非花(馮博一)/321
花的辯證法與經驗的修正(耿占春)/324
雷雙自述(代後記)/329
後記
雷雙自述
命運之船行駛在我天性的水面,劃出道道溝痕,水面依然完好無損。
我這一代人的命運曾被時代所捆綁。那個荒誕、殘酷的年代使人不再成為人,更談不上個人的選擇。一個但知有道不知有術的單純女孩如我,竟遭到過政治機器的介入。那是“智力在暴力面前,群體在唯一個體面前雙重失能”的時代……
我成長於非人的過度的社會,那個社會將人性視為罪惡,它追求的價值觀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並將此推到極致。而我是適度而非過度的女兒。我天性中的適度常常處於緊張狀態——不符合時代的價值觀——要知道,那個荒謬的年代是將適度(包括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憐憫心)視為首惡的。年少的我還不可能看透那一切,只是真誠地想成長為一個革命青年。於是,對於自己的適度總不免要自我懺悔。
“當革命以強權與歷史的名義變成殺人和過度的機械時,一種新的反叛以適度與生命的名義變得神聖起來”(加繆)。處於文化荒蕪中青春年少的我所能做的,只能是在縫隙中一點一滴地尋求“善的知識”,那是我向善之心的本能的需要,那是人的本性對歷史專制主義肆虐的抵抗。“一切反叛的思想都是在修辭學和關閉的領域得到闡明……革命就是把思想灌輸到歷史經驗中去,而反叛只不過是從個人經驗走向思想的運動。”在家國堪憂的背景中,在封閉的環境裡,唯有讀書是我的精神支柱。對意義的追尋難道不是一種叛逆嗎——在那個過程中,我成為意義與價值的自我賦予者。我周圍的現實環境是那么狹窄(及至後來,最嚴酷的時代已經過去),而我在廣闊的內心世界行走。
在二十歲以後的我那裡,“列寧的額頭消失,普希金的頰鬚永存。”要知道十幾歲的我就啃過列寧的書(包括馬、恩、毛的書,這是那個焚書坑儒的年代所僅有的哲學政治理論書籍)——那是我青春的血液在時代的革命狂潮中被點燃並想背叛自己與生具有的本性之時。
蘇格拉底說,人只要學會“哲學地思考”和“平等對話”,就能獨立地尋求“善的知識”。我不是一個對哲學有研究的人,自以為缺乏哲思。後來才體會到“哲學地思考”並不是一定要先學了足夠的哲學知識才能做到,而是要把既成之見先都放下,就如蘇格拉底在死刑威脅下只承認一件高於一切的事情,就是:他不知道的東西,他不以為他知道。這一點也恰符合我表里如一的天性。我覺得,承認無知,這是我所具有的一種不斷成長的力量(成長應是與生命相伴的)。我還以為,理解比懷疑更重要——對於外部世界的一種敞開性態度使得自身的羽翼豐滿,從而飛得更高更遠。儘管我性情中有一種激烈的東西,但我作為人的激情向來不是“反對”。
無論處於怎樣的環境,我始終有一种放松的心態,源於我保持自己的真實。在現實世界,不採萍花即自由;在個人的藝術世界,欲采萍花為自由。就如王爾德說的:“這樣的藝術家明白,遵循自我完善的必然法則,詩人非唱不可,雕塑家非用青銅思考不可,畫家非以世界為他心緒的鏡子不可。”我的藝術是自我詩化的途徑,是自我關照中的自我實現,是我在崩壞與沒落的大背景中重新出發的起點。
“世界將由美來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這句話是一種美好的預言吧——至今人類的歷史何曾由美來拯救過?但是我個人的世界卻是由美來拯救的。自己成長於那個全民族整體的美醜倒置的時代,人類愛美的天性被視為罪惡。從少年時代開始,文學的美哺育滋養著我,它是我與外部世界的隔離層,它使我過著另一種內在的生活,養成了良好的心靈習性。在反常的、黯淡的現實生活中,我一直保留著夢想中的理想之美。少年青年時代的我,吸收的是書籍的營養,初步的表達卻是通過畫畫——在國小、中學的課外及假期,在偏遠的鄉村、基層的工廠。大概由於我曾見識過極權社會結出的種種反人類的最醜陋的惡果,傷害壓抑了我青春年少愛美的天性慾望,至今我有意無意仍在不斷地釋放那欲望——用美的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生美好的體驗總是從美感中獲得,特別是從藝以來,感受力的一切經驗形式自身對於我成為一種價值。
讀到阿倫特講述海德格爾的一段謠“他在及物動詞意義上來使用‘思’這個動詞,海德格爾從來不運‘關於’什麼的思,他思某物。”意味深長的話語!對於海德格爾“敞開事情本身”的具體的哲學我知道得多么晚啊(至今仍是觸到一點皮毛)——我已走過了長長的藝術之路。然而遺憾中還有一點欣慰:正因為我有了長時間的藝術實踐和思考,才會對這番話有體會和認知:單純地看物、不帶稱謂地看物。藝術家的我總是瞥見那些作為存在現象的事物——那一刻,我與事物面對面同時在場。多年來我在用繪畫去表達那“可見性之謎”。我的創作過程常常在證實著海氏的“藝術是真理的生成和發生”。
我的藝術之弓一端是收穫夢的纏繞,另一端是投入我的生命時間。我企盼的作畫過程是:畫面中的元素得到作畫者感性反應中的知性成分的完美組合(這個實際的過程總是無意識地進行的)。
在我的藝術中,依然呈現著本性中的適度(即中庸),有意無意地守著界限。我希望自己的藝術作品擔當得起文質彬彬四個字,它們呈現的狀態應該“即是開放的,又與世隔絕。”
對於現實世界,我既否定又贊同。“才華是一種創造了自己價值的反叛,在否定和純粹的絕望中並無才華可言。”反叛的邏輯也是創造的邏輯。我的生活藝術之路是愛與反抗的和諧。
作為一個創作者的我,那寂寞是熱情的寂寞;激情是靜謐中的激情;創作與生命是同構的關係。我既有對孤獨的需要,另一面則是與精神同類交流的需要。年輕時當傾向於後者,隨著年歲增長、藝術創作的深入,前者更成為常態。二十年前就在自述中說,我的熱烈與專注,還有天性中內在的和諧成就了我的藝術。現在再一次回顧,我想說:藝術生命是簡單的自我發展,是用生命的時間去償還天賦的債。
雷雙
2012
序言
雙翼
我們都是同一的;我們無關緊要的頭腦頗為相似,而環境對於我們又具有那么大的影響,以致你是我的詩篇的讀者而我是作者——毫無自信的,熱情的作者——只是一個偶然而已。
——博爾赫斯
蘋果的滋味在於果子與兩顎的接觸,而不在於果子本身(貝克萊)。自果子成熟摘下來,於我來說那個重要性已從果實轉移到咀嚼的過程了。這時,我期待你的閱讀與我的作品之間產生出滋味——無論是哪一種。
你也許不是我的藝術界同行,但你一定對藝術有了解的興趣並具有人文情結,我期望通過我的話與畫在某一層面能打開你的感覺,讓你循著一個畫家的觀看、體察……窺見藝術創作的過程,以及畫面背後的動機。
假如你對作者本人有興趣,還可以讀一讀她的“隨感”、“回憶”、“交流”。她是一個敞開胸襟的不設防的人,在那些文字里,呈現著她靈魂的質地與顏色。
假如我的話語及畫面與你的傾聽及視覺之間形成的交流帶給你愉悅,使你從中體驗到作者的激情,並分享創造的喜悅與困惑,那么你我都將產生一種滿足感。
我的文字表達是基於一個視覺藝術家的視角——從未奢望將它與正統的文學創作相提並論。記得從前讀過一句話,“散文是自我主義者抓到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便這最後的稻草我沒抓住,那么手裡還攥著另一根呢。依此,對於文字我的心態很放鬆——本來這些文字就是畫余的札記或博文, 沒想變成鉛字。之所以想到結集出版,初始原因是這些年我的文字常常受到寫作者的褒揚——這一點於我的寫作、出版很重要。
在我看來,畫作當是我創造的一個物,而畫邊的文字則是它的衍生品, 二者之間有一層時間相隔。於我來說,前者被創造出來那是占據空間的固體,後者只是一點感悟、心思的流露,是氣體。當二者用同一種媒材呈現時似乎溶成了一體。
“畫”與“話”並置的形式我將它稱之為“雙翼”——較之單翼的震動。但願它們能在你內心的天空飛翔一會兒;但願雙翼能帶給你一種體驗—— 進入審美的時刻;但願繪畫的一翼僅僅震動於你的視覺,只因它的曖昧多義、訴諸感覺的方面是不能被文字說明的;而文字的一翼既是一根引導你進入畫面的線索,也具有文字本體的獨立性。於是,我主要作品的“文本” 由畫作與言說兩部分構成。
雷雙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