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船,又名旱船。玩花船,亦有叫玩魚船的,因為花船的造型酷似鯉魚。玩花船是本地廣為流行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玩花船
- 又名:旱船
- 特點:民風民俗性和地域性
- 表演形式:以舞為主,說唱為輔
簡介,結構,特點形式,
簡介
據記載,明清年代至民國初年,在每年廟會、鄉會、民俗節日期間,花船表演就十分盛行,而且久玩不衰,相傳至今。
結構
花船,一般長2米左右,寬1.2米左右,高亦約2米左右,用竹篾紮成船形或鯉魚狀,四周圍上綠綢,里外用彩紙糊起來,繪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看上去很花梢。當然,也有扎得簡單的,但必須像船或像魚。船的中間,留有一方形洞口(也有圓形的),洞口四角豎著4根牢固的彩棍,用以支撐花船的頂部,頂上繪的有的是龍的圖案,有的是和平鴿的圖案,還有懸掛著燈籠的……船舫左右各開一窗,視窗兩側貼著金字“歡度春節”、“萬事如意”等吉祥用語。整個花船看上去大紅大綠,十分搶眼,煞是好看。特別是行船時,猶如碧波蕩漾,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特點形式
花船具有民風民俗性和地域性,其表演形式主要是以舞為主,說唱為輔,玩起來也比較簡單。 玩花船少則兩個人,一個船娘子,身著彩裝,花襖、花褲、花頭巾、花鞋,臉上塗脂抹粉,打扮得十分艷麗。她站立船艙中,用繩子把花船吊在腰帶上(也有直接用手拎花船的),左右手握住前面的彩棍。另一個是手拿彩桿撐船的人,他的扮相一般都很古怪,大都頭戴破氈帽,身裝灰布衣,高翹八字鬍,說話詼諧幽默,動作滑稽荒唐。表演時,他沒有固定位置,手拿彩桿或船頭或船尾或船左或船右作撐船狀,在船左邊撐叫內篙,在船右邊撐叫外篙,在船頭撐叫前篙,在船尾撐叫後篙。一邊撐還要一邊說一邊唱,唱的形式也有兩種:一種是獨唱,獨唱的詞有的是即興現編的,要看到什麼唱什麼。因此,對撐船人的表演技巧和演唱能力要求還是很高的,必須善唱。有的也是固定不變的曲詞,如《小放牛》、《龍船十字歌》、《賣雜貨》等。另一種是二人對唱,即撐船人唱什麼,船娘子接什麼。總之,不管是說唱還是表演,二人必須配合默契,船娘子的船要隨撐船人的篙和音樂鑼鼓的節奏而動,要跌宕起伏,左右搖晃,時而輕舟蕩漾,時而激流勇進,時而乘風破浪,時而逆流而上。當遇上花船擱淺,撐船人既會吹鬍子瞪眼睛,又會手持彩桿左顧右看作出沉思狀,爾後,便會擼袖揎拳,使出渾身解數,肩頂背扛,與船娘子巧妙配合,一鼓作氣讓花船動盪起來,那一招一式,一唱一說,會把船工的動作刻畫的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花船也有多人一起玩的。多人玩花船又分拜門子花船和打場子花船兩種。拜門子花船八九個人就能玩起來了,打場子花船一般要20人左右。即敲鑼鼓的4人,船娘子1人,三花臉(小丑)1人,撐船唱歌的4人,打蓮花落(有的地方叫錢擦子,是用竹竿做成,約4尺長,竹棍上掏有多孔,孔中裝著古銅錢,擺動起來,兩頭輪流著地或打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上,發出嚓嚓之聲,十分悅耳動聽,故名為“錢擦子”)的8—10人。集體花船項目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數三花臉——小丑,他一般都是身著破衣、頭戴破草帽、手拿破扇子——儼然活佛濟公模樣。他拄著討飯棍,搖著破扇子,手舞足蹈,伺機插科打諢,取笑逗樂。一個好的三花臉,常常讓人忍俊不禁,不時捧腹大笑。打蓮花落的,均為姑娘家,少則8人,多則10來人,上場逢雙數,她們先是在花船左右或後面起舞,用蓮花落敲打自己的頭、頸、背、腿、胳膊等不同部位。在富有節奏的嚓嚓聲中,邊舞邊唱,高潮時,她們會將花船團團圍起,齊聲放歌狂舞。演唱完畢,花船也就該收場了。 花船表演在古時是大旱年間百姓用以祭祀求雨的,後來逐漸演變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舞蹈表演形式。據記載,明末清初,因黃河泛濫,泗陽西北的白鹿湖、倉基湖乾涸成陸,當地漁民出於對泛舟“二湖”的懷念之情,開始玩花船,並在表演中增加了“淺船”、“撬船”、“頂船”等生活化動作,後來此表演逐步向周邊地區擴展。 舊時玩花船,多是漁民後裔在逢年過節時給大戶人家拜年賀歲的,故稱拜門子花船,即到人家門口唱上幾段吉利的曲子,編一些喜話恭賀人家,如見人家有樓房,就唱“鑼鼓一敲響噹噹,東家樓房好漂亮,小小天井四方方,樓房裡面亮堂堂。”這些吉祥語,常常會把主人唱得心花怒放,非常高興,立即燃放鞭炮,以示慶賀。花船離開時,還要放鞭炮送行。玩花船的人,從不拜空,家家戶戶都要送些果品、食品、糖塊、香菸之類的東西,條件好的人家,還會送些錢幣。也有的是“逢會”時演出(如農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等),格調往往低俗。新中國建立後,玩花船不僅頻繁,場面壯觀,為各種節日和重大活動營造氣氛,而且內容貼近社會和生活,歌頌好人好事新風尚,抨擊社會上的醜陋惡習,具有積極意義。
具有濃郁地方風情的花船,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已深深紮根於人民民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