玦

玦是一個漢字,讀音為jué,通“決”。指環形有缺口的玉器,常用作表示決斷、決絕的象徵物。玦也可以用來表示盛極必衰,月滿則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玦
  • 讀音:jué
  • 注音: ㄐㄩㄝˊ
  • 鄭碼:CXGD
  • U:73A6
  • GBK:AB69
基本信息,詳細解析,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玦
(1)可以用來表示盛極必衰,月滿則虧這個意思。
(2) 半環形有缺口的佩玉,古代常用以贈人表示決絕:絕人以~。
(3) 戴於右拇指助拉弓弦之器。俗稱“扳指”。
(4) :,:,:
(5) 筆畫數:8,部首:王,筆順編號:11215134 ,四角號碼1518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3A6

詳細解析

jué
〔名〕
(1) (形聲。從玉,夬(guài)聲。本義:環形而有缺口的佩玉)
(2) 同本義 [pannannular jade ring]
玦,佩玉也。——《說文
金寒玦離。——《左傳·閔公二年》。注:“如環而缺不連。”
佩之金玦。——《漢書·五行志》。注:“半環曰玦。”
捐吾玦兮江中。——《楚辭·湘君》
絕人以玦,還人以環。——《荀子·大略》
右佩玦。——《禮記·內則》。李調元補註:玦,半環也,即今之扳指.
(4)常用於人名
------------------------------------------------------------------------------
古代佩身玉器的一種,環形,有缺口。新石器時代、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墓葬中常有發現。後世常用以贈人表示決斷、決絕。《荀子.大略》:“聘人以珪,問士以壁,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鴻門宴上范增對項羽“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決斷。三國魏曹丕《與鐘繇書》:“鄴騎既到,寶玦初至,捧匣跪發,五內震駭,繩穿匣開,燦然滿目。”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正韻》居穴切,音決。《說文》玉佩也。《廣韻》佩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義取訣。
《史記·項羽紀》范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前漢·五行志》佩之金。《注》師古曰:半環曰玦。《白虎通》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玦,環之不周也。
又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禮·內則》右佩玦。《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疏》玦,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釋文》玦,本又作決。《小雅》決拾旣佽。
又《詩話》紫玉玦茶也,烏玉玦墨也。《蘇軾·謝惠茶詩》空煩赤泥印,遠致紫玉玦。《孫莘老寄墨詩》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集韻》或作璚。
說文解字
【卷一】【玉部】玦
玉佩也。從玉夬聲。古穴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