玎朗

玎朗

玎朗是布朗族彈撥弦鳴樂器,主要是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等組成。在民間舞蹈有《跳歌》 、《短鼓舞》等中其配樂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玎朗
  • 類別:樂器
  • 組成部分:共鳴箱、琴頭、琴桿等
  • 民族:布朗族
概述,歷史,形制,

概述

賽玎,是布朗族彈撥弦鳴樂器。布朗語又稱得玎扒玎、玎朗。“得”為彈,“玎”為琴,意即彈奏的琴。漢族稱其為布朗玎。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和臨滄地區雙江、永德等地。

歷史

布朗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稱為“濮”,唐宋時期稱“朴子蠻”,後又稱“蒲蠻”。長期與傣族人民睦鄰相處,兼操傣語,通用傣文和漢文,信仰小乘佛教。布朗族主要從事農業和茶葉種植,文化藝術受傣族影響較深。布朗人能歌善舞,民間歌曲有愛情歌、勞動歌、風俗歌、宗教歌和兒歌等,民間舞蹈有《跳歌》、《短鼓舞》和《長鼓舞》等。勤勞樂觀的布朗族人民,喜慶不離歌,歌舞不分家,常以歌表情,以舞歡悅。歌舞時除用賽玎伴奏外,使用的樂器還有光亞(長鼓)、光吞(短鼓)、和鈸等。

形制

形制多樣。傳統的賽玎,外形和阮有些相像。它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構成(圖),琴身大小不一,全長70厘米~90厘米。傳統多用當地所產的一整塊布朗語稱作“傣多”的木料斫制而成,在其一端挖鑿出腹腔,上面再蓋以“傣多”木薄板而成共鳴箱。共鳴箱多為扁狀的橢圓形中空體,也有桃形、冬瓜形、上方下圓形等多種,琴箱長23厘米~32厘米、寬20厘米~26厘米、厚5厘米~8厘米。如今,琴箱框板多用紅椿木、香椿木、黃桑木或楠木製作,若干塊板材拼接膠合成琴框,上下開有插入琴桿的方孔,兩面蒙以木棉、松木、杉木薄板或去皮薄竹板。琴頭和琴桿使用一塊琴框木料製作,上部為琴頭,中下部為琴桿。琴頭造型古樸,多為方柱形,上端稍大、平頂,正面雕刻富有民族風格的圖案或紋飾,下部開長方形通底弦槽,兩側設有四個弦軸(左右各二)。弦軸紅椿木或黃桑木製,呈圓錐形,軸體表面刻有直條瓣紋為飾。琴桿寬而長,呈半圓形柱狀體,上窄下寬,前平後圓,上端設有山口,下面為按弦指板,上設三至五個木製音品,琴桿下端插入琴箱方孔中。面板的中上部開有若干圓形小音孔。琴馬竹製、木製或鐵制,置於面板中下部。張有四條琴弦,最早都用從電線中剝出的銅絲,後才使用鋼絲弦。在弦槽和尾柱之間,系有一條綢布制的彩色背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