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昌

王龍昌

王龍昌,男,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周至人,1964年6月出生,現任三峽庫區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現任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常務理事,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三峽庫區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乾旱地區農業研究》編委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西南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學科負責人。

先後主持和主研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以及省部級科技項目40餘項。已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獲國家級圖書提名獎1項,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1項,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提名獎1項,省級新聞出版政府獎特等獎1項;另獲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榮譽。主編、參編著作20餘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7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140餘篇,SCI收錄10餘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龍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周至
  • 出生日期:1964年6月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主要成就: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農學會耕作制度研究會常務理事
  • 代表作品:《北方旱區農業節水技術》、《現代農業實用節水技術》等
基本信息,工作學習簡歷,學習簡歷,工作簡歷,科技成果及獲獎,其他獎勵,主要科研項目,近年主要科研與教改項目,主要學術論文,主要著作和教材,著作,教材,

基本信息

王龍昌 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籍貫:陝西周至
出生:1964年6月
學歷:研究生
王龍昌
學位:農學博士
專業: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生態學
研究方向: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資源利用與高效農作制度,節水農業理論與技術
職務:三峽庫區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兼職: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研究會常務理事
乾旱地區農業研究》編委會副主任、副主編

工作學習簡歷

學習簡歷

1983年9月——1987年7月:西北農業大學農學系,大學本科,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7年9月——1990年7月:西北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7年9月——2001年7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獲農學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1990年7月:西北農業大學乾旱半乾旱研究中心,任研究實習員;
1993年12月:西北農業大學乾旱半乾旱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員;
1995年9月——1996年2月:日本宮崎大學農學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援華項目UNDP-CPR/91/114資助),訪問學者;
1998年12月:西北農業大學乾旱半乾旱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員;
2002年5月——2005年5月: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2003年12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任教授;
2004年7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任博士生指導教師;
2004年5月——2005年2月:日本鳥取大學乾燥地研究中心(日本Goho Life Science Fund資助),訪問學者;
2006年至今: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科技成果及獲獎

旱作農田農牧最佳化節水技術:被國家科委評為全國農業節水技術大面積推廣項目,1991 (第3完成人)
寧南半乾旱地區節水型農業生產結構: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 (第8完成人)
西北黃土高原農田降水生產潛力及開發途徑: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 (第4完成人)
西北黃土高原農田降水生產潛力及開發途徑: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 (第4完成人)
主要類型旱農地區農田水分狀況及其調控技術研究: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 (集體)
寧南半乾旱偏旱區農業綜合發展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 (第6完成人)
寧南旱區穩定型種植制度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 (第2完成人)
《中國北方旱區農業》: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國家級圖書提名獎,1999 (編著者)
北方旱農區域治理與發展研究: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 (集體)
旱作農田微集水種植技術開發及示範: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 (第6完成人)

其他獎勵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6)
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006)

主要科研項目

已先後承擔國家、省部級等科技項目30餘項。主要項目如下: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峽庫區農田保護性耕作的效應及最佳化模式研究,2006~2008 (主持人)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西南季節性乾旱區集雨補灌技術集成與示範,2006~2010 (主持人,橫向)
農業部“948”項目:澳大利亞多年生及一年生苜蓿品種引進,2002~2004 (主持人)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基於模型的數位化種植制度決策支持系統研究,2002~2005 (主持人)
日本五峰生命科學基金項目(Goho Life Science Fund):苜蓿在農作制度中的套用研究,2004~2005 (主持人)
西南大學高級引進人才基金項目:西南地區旱作農田水分資源高效利用的機理與技術研究,2005~2008 (主持人)
農業部生物技術與作物品質改良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三峽庫區農田保護性耕作最佳化模式研究,2006~2009 (主持人)
寧夏自治區“七五”重點科技項目:寧南半乾旱區旱作農田降水生產潛勢開發的農牧業最佳化方案的組建與實施,1986~1990 (主研)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寧南半乾旱偏旱區(海原)農業持續發展綜合研究,1991~1995 (子課題主持人)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北方旱地農田水分平衡及提高作物生產力研究,1991~1995 (主研)
寧夏自治區“八五”重點科技項目:寧南半乾旱區持續農業技術體系研究,1991~1995 (主研)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援華技術項目:中國西北旱作地區持續農業技術體系的研究、示範與推廣(UNDP-CPR/91/114),1994~1998 (子課題主持人)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寧南半乾旱偏旱區農業綜合發展研究,1996~2000 (子課題主持人)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北方旱區農田水分生產潛力及適度開發,1996~2000 (主研)
國家氣象局科技項目:旱地聚流抑蒸配套工程技術研究,1996~2000 (主研)
農業部“948”項目:高產優質抗逆苜蓿新品種的引進及繁殖,2001~2003 (主研)
農業部農業結構調整重大技術研究專項項目:西北旱區優質高產抗逆紫花苜蓿品種的篩選及其配套栽培技術研究,2002~2004 (主研)
國家“863”項目:數位化農作技術的研究,2001~2003 (主研)

近年主要科研與教改項目

1. 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西南季節性乾旱區集雨補灌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範(2006BAD29B08)。2006-2010年。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溫伏旱區農作系統水分生態適應性及生產潛力研究(30871474)。2009年。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紫色土丘陵區保護性耕作下旱作農田系統碳循環規律與碳匯機制研究(31271673)。2013-2016年。
4. 國家973項目:作物群落結構對產量與品質的影響及其機理(2011CB100402)。2011-2015年。
5. 重慶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重慶高溫伏旱區旱作農田節水高效農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CSTC,2008AB1001)。2008-2010年。
6.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峽庫區農田保護性耕作的效應及最佳化模式研究(CSTC,2006BB1028)。重慶市科委。2006-2008年。
7.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甘藍型油菜乾旱脅迫應答基因表達譜的構建與分析(CSTC,2007BB1354)。2010-2012年。
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甘藍型油菜乾旱脅迫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分析。2010-2011年。
9.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基於GIS的重慶市農田生態系統固碳潛力分析(201410635082)。2014-2015年。(指導教師)
10. 西南大學研究生教改項目:研究生主文獻研讀教學計畫(yjg131006)。2014-2015年。

主要學術論文

已先後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近年代表性論文如下:
王龍昌等.旱作農區應變型種植制度決策系統的建立及效益.作物學報,2003,19(3)
WANG Long-chang, et al. The decision system of drought-resistant flexible cropping in dry-farming areas of South Ningxia.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02,18(5)
Wang Longch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cropping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oess Plateau. I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in 21 st Century. Inner Mongolia Publishing House. 1999
王龍昌等.黃土丘陵區旱地作物水分生態適應性系統評價.套用生態學報,2004,15(5)
王龍昌等.不同水分條件下苜蓿品種沙土盆栽試驗的生態適應性.草地學報,2007,(3)
王龍昌等.寧南半乾旱區灌溉農田高效多熟種植模式研究.西北農業學報,2000,9(4)
王龍昌等.試論西部地區特色農業及其開發策略.農業現代化研究,2001,22(1)
王龍昌等.寧南旱區生態農業發展與農業產業化研究.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2,20(2)
Longchang Wang,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effect of decision system of flexible cropping in dry-farming areas. 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or Dry Areas for the 3nd Millennium. Shijiazhuang , China . 2002
王龍昌等.灰色災變理論在寧南山區乾旱氣候預測中的套用.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3, 17 (1)
王龍昌.旱區農業發展熱點透視.世界農業,2003,(3)
王龍昌等.寧夏南部山區抗旱應災農業技術體系的探討.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3,21(4)
王龍昌等.寧南黃土丘陵區旱地作物水分平衡特徵與水分生態適應性研究.中國農學通報, 2004,(2)
王龍昌等.旱區農作制度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4,22(2)
王龍昌等.寧南旱區農田作物生產潛力綜合評價及其開發對策.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2004, 20(2)
王龍昌等.論西部地區現代農作制度發展模式與對策.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4(4)
萬素梅,王龍昌,胡建宏等.渭北旱塬麟遊縣種植業發展問題分析.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3,21(2)
萬素梅,胡守林,王龍昌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種土壤水分動態變化研究.水土保持學報,2003,17(4)
萬素梅,胡建宏,王龍昌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種特性分析.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4,22(2)
萬素梅,黃慶輝,王龍昌等.紫花苜蓿部分主要性狀與蛋白質含量關係研究. 乾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4,22(1)
萬素梅,王龍昌等.渭北旱塬丘陵溝壑區紫花苜蓿品種適應性的研究.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5,23(4)
張雲蘭,王龍昌等.重慶市生態經濟系統能值分析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2(5)

主要著作和教材

著作

《北方旱區農業節水技術》.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8 (第一主編)
現代農業實用節水技術》.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第一主編)
中國旱區農業》.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第二主編)
《黃土高原糧食生產與持續發展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 (第四著者)
《中國北方旱農地區水分生產潛力及開發》.北京:氣象出版社,1993 (參著)
《中國北方旱地作物節水增產理論與技術》.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6 (參著)
中國北方旱區農業》.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參著)
《中國北方旱區農業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參著)
《苜蓿的生產與加工利用》.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3 (參編)
旱地農業》.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參編)

教材

《農村區域發展專業英語》.西南大學(自編),2007 (主編)
《同等學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作物學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編)
耕作學》(中國現代科學全書).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參編)
農作學》(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參編)
《農業資源與區劃》(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參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