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高塔
- 地理位置:壽光市田柳鎮王高村
- 著名景點:王高銀剎
- 隸屬於:慈化寺
- 高:32.4米
壽光八景之一,王高塔的重建,
壽光八景之一
寺早已蕩然無跡。據民國縣誌載,塔前有古碑二,一碑額書有“大魏重修茲化寺”八個字。據此推斷,此寺應是晉朝所建或更早。王高前輩人還記得塔前側另一碑額刻有“金大定重修”和碑下落款“縣知事藏布錄花”字樣,其它字無法辨認。
王高塔是昔日壽光八景之一,稱“王高銀剎”,共七層八棱,層層有門窗,青磚砌成,最低一層高約4.5米,南北都有圓形拱門,居中一座大佛,頭上和上半身是鐵鑄成,下半身是泥塑的,高約2米。塔往頂一層比一層矮。塔頂有一圓石如磨盤,封頂圓石上部凸出部分如倒置大痰盂,約半米高,遠看像蘑菇。據《壽光縣誌》載,塔高32.4米,最低一層直徑11.3米,周長35.5米,牆厚2.2米,除重修部分,石灰砌的外塔上下全都是泥砌成,牆內有木棍作筋。
王高塔在1966年冬被“造反派”以“破四舊”為名炸毀,從倒塌廢墟的磚上有“雅爾孝造塔”和“治平元年”字樣,治平是北宋英宗皇帝的年號,是公元1064年建造,此塔在世應是902年。
據傳慈化寺規模宏大,占地數十畝(系指舊制一畝約三市畝)。廟宇幾十間,大殿數座,相房若干,有僧人近百。建築氣勢恢弘,雄偉壯觀,善男信女紛至沓來,四季香火不斷,特別是每年的四月八(農曆)廟會(傳說此日是如來佛誕辰)。四鄉八疃乃至濰縣、廣饒等外地香客頗多。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每逢此節都是請上戲班子,唱大戲(京劇)五天,每天都有踩高蹺的、玩獅子、玩魔術的、玩雜技的、賣唱的,樣樣俱全,鑼鼓喧天。唱聲、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日落方散。
可惜茲化寺遭大難,寺毀僧散,但王高塔尚在,每年四月八廟會,依然如故。直到1966年王高塔才被反動派以“破四舊”為名炸毀,這一古蹟就這樣消失了。
王高三寶的傳說
慈化寺三件寶,前輩人多知曉。透龍碑、靈芝草、瑪瑙獅子夜光耀。這是在王高祖輩相傳的順口溜,也是有關王高塔的故事。
相傳慈化寺規模宏大,建築壯觀,善男信女拜佛者絡繹不絕,香火興旺。其中另一原因是來寺里同時看一看透龍碑,一觀奇景。此碑每遇陰雨天氣,透過水麵,碑面便隱現一龍上下遊動,故名透龍碑,這是一寶。此寺一廟前有石獅一對分列廟門左右,瑪瑙石料,光怪陸離,異彩奪目,夜間彩澤四射,景色是十分悅目,這是二寶。
寺中僧人除日常課業和雜役外,養雞自食,方丈也養雞,五隻中一隻公雞報曉,四隻母雞產蛋。一天晚飯後方丈去雞舍取蛋,舍清如洗,一蛋不見。方丈心中納悶,今日未產?賊偷?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夕陽西下,院靜無聲,他便坐在室內從床欞中細觀雞舍,以解失蛋之謎。不多時,驚現一丈余長,碗口粗一巨蛇,從塔頂蜿蜒而下,直奔雞舍,吐舌張嘴吞蛋入腹,然後爬回塔頂,方丈恍然大悟。方丈便用紅心棗木,找镟工镟成蛋形,他用拔旗移幟之計,提前從雞舍取出雞蛋,換上木蛋。傍晚望日(指農曆的十五,有時是十六、十七),蛇又從塔上爬下,故伎重演,吞蛋果腹爬回原處,方丈要看個究竟,只見巨蛇在塔第二層上繞塔半匝,收縮身軀,忽然墜地,行若半死。一會兒甦醒,慢慢爬到塔東草叢處,吞食一草,片刻徐徐將木蛋吐出,又回塔上。天亮方丈在塔東草叢處細看,發現有靈芝數棵,這是三寶。方丈也懂醫術,經常用靈芝醫好村民的疑難病症。藥到病除後,因故方丈攜靈芝而去,慈化寺也遭大火而寺毀僧散。
王高塔的重建
經多方考究、論證,2010年,當地政府提出了“重建慈化寺和佛教文化研修院的構想”,以促進文化與有關產業的發展,請專人對塔寺重建進行規劃。不久前,恢復重建申請獲上級主管部門——濰坊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批准。
古塔崢嶸百尺高,六花裝點脫塵囂。光芒十里搖銀海,皎潔三冬碎玉毫。”一首古詩道不盡千年古剎——王高塔當年的雄姿,說不盡塔址所在慈化寺舊時的繁盛,只可惜漫長歲月讓佛寺繁盛無存,一場浩劫使古剎轟然倒下。可喜的是,1月10日記者從田柳鎮政府獲悉,王高塔重建規劃於近日已獲上級批准,千年古剎雄姿再現指日可待。
據記載,古塔所在寺院,名為慈化寺。經考證,古寺距今至少有1600多年歷史,與濟南靈岩寺屬同一時期建築。當年寺院規模宏大,僧侶眾多,香火旺盛,佛事頻繁,成為佛教修行者的聖地。從所傳規模、形制與布局等資料看,古寺當年應屬佛教祖庭。
千年歲月,讓繁華古寺淹沒在了歷史煙雲之中;“文化浩劫”,讓千年古塔化為了一堆廢棄瓦礫。進入新世紀,隨著佛教信眾增多,經濟和社會文化不斷發展,發掘歷史文化資源,盛世重修古塔是社會發展和信教民眾的需求。同時,塔寺的重建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可行性。首先,佛教作為外來宗教,傳入中國,最終卻成為中國文化和中國思想的一部分。而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價值、文化取向逐步多元化,佛學、佛教文化的研究備受人們推崇,並在國內外影響越來越大,而古寺作為佛教祖庭,本身具有宏大的佛教文化氛圍,為重建提供了廣泛的人文基礎。其次,可與我市蔬菜旅遊產業相輔相成。恢復建設的王高塔與慈化寺位於原址附近,東鄰省道羊臨公路,北接壽光市三號公路,地處壽光蔬菜高科技示範園和林海生態觀光園旅遊節點,與我市每年一屆的菜博會和蔬菜旅遊產業相互融合,互為資源、互動發展,拉長我市特色文化旅遊產業鏈。再次,可將佛教文化資源與我市主導蔬菜產業相結合,以素食文化為切入點,進行素食品研發,專供全國各地佛教寺院與信眾,拉伸壽光蔬菜產業鏈條。最終將這個項目打造成集佛學研究、旅遊和素食品研發為一體的全市重點文化產業項目。
塔寺重建參照原有形制、布局和規模,整個建設過程由小到大,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第一期規劃建設大雄寶殿、王高塔、園林綠化及配套設施;第二期規劃建設法堂、佛學研修院及其配套設施,包括功能齊全的禪房、講經堂、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佛教信眾素食研發部等,工程總投資約1.2億元。
目前寶塔和大雄寶殿已經完工,寶塔正在做內部裝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