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嵐

王靈嵐,1986年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研究生,醫學碩士,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科科長,主任技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靈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畢業院校:福建醫科大學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緣巧合,改變命運,臨危受命,譜寫讚歌,潛心工作,鑄就感動,

人物簡介

從事鼠疫、布魯氏苗病防治媒介生物學及控制研究多年,發表論文4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項。現任省預防醫學會地方病學專業委員會和消殺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人物生平

緣巧合,改變命運

1977年,當時作為知識青年在鄉下插隊的王靈嵐從未想到,自己的命運將在這一年出現巨大的轉變。這一年,王靈嵐報名參加了文化大革命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次考試,並在志願書上填報了廈門大學數理控制專業,也就是今天IT業的前身。只是命運和他開了一個玩笑,當時在田間勞作的他收到了廈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通知書錄取專業欄上赫然寫著“生物系寄生蟲學專業”,這可是王靈嵐從未聽聞的專業名稱,“當時真的傻掉了”,他回憶道。但是,由於對知識的渴望,對大學生活的嚮往,王靈嵐還是來到了廈門大學,開啟他的大學生涯。
進入廈門大學後,王靈嵐發現,寄生蟲學專業並非原本想像的毫無用處,加之有很多優秀教授給予他專業知識的啟蒙,也就慢慢接受並喜歡上了這個專業。1977年的廈門大學,學習氛圍異常濃厚,一群多年遠離書籍的青年人來到高等學府,一頭扎進書海,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知識的精髓。王靈嵐回憶道:當時由於環境特殊,同學們的年齡差距很大,有的甚至是父子輩同班學習,但每個同學都是發自內心地學習,仿佛是要追回他們因上山下鄉而逝去的時間。王靈嵐自然也不例外,學習成為他大學生活中的重心。
雖然如今王靈嵐從事的工作已經與當時所學的理論知識相距甚遠,但他依然慶幸自己在大學期間打下的堅實的基礎,他認為這期間所學會的東西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命運的無心插柳,讓王靈嵐在後來的工作中走上了疾病預防控制的道路,大學時打下的堅實基礎,則讓他在這條路上走得愈加寬闊。

臨危受命,譜寫讚歌

2008年5月12日,芮氏8.0級強震猝然襲來,汶川災區瞬間大地顫抖,滿目瘡痍。在黃金救援72小時之後,由於生活資源和衛生設施遭受嚴重破壞,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成為災後救援的重點。5月19日,王靈嵐作為福建首支救災防疫隊伍的隊長受命於危難之間,他帶領11支防疫小分隊和1支心理救援隊總計120名隊員奔赴四川江油,開展疾病防控工作。在此次抗震救災疾病控制的工作中,王靈嵐帶領福建省救災防疫隊克服眾多困難和挑戰,改善了災民的生活衛生條件,抑制了災後疫情的發生,而這一切也成為王靈嵐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經歷。
王靈嵐向救災官兵講解防護服穿戴要領王靈嵐向救災官兵講解防護服穿戴要領
由於出發緊急,防疫隊在後勤保障上出現很大的欠缺,尤其是沒有機動車輛,這使得隊伍靈活性和機動性不足,工作的範圍半徑受到很大限制。為確保災後有效防疫,王靈嵐決定將12個分隊分別駐紮8個鄉鎮,就近駐紮工作,以便隊員們充分依靠當地政府和衛生部門,團結髮動廣大災民民眾,迅速在各個鄉鎮打開了災後防疫工作的局面。
強震後的江油,災情超乎想像的嚴重,災民安置點的衛生環境極差,水源性和腸道傳染病暴發的可能性極大。針對這種情況,王靈嵐一方面加強對安置點飲用水和臨時廁所、垃圾點等髒亂環境的衛生消毒,另一方面加強傳染病的監測工作,堅持每日對災民安置點的醫療點、鄉鎮衛生院、各類醫院進行傳染病監測督導,重點規範傳染病門診日誌和疫情報告,強化症狀監測,並對部分災民安置點進行巡診。在王靈嵐和隊友們的齊心努力下,江油災區傳染病發病率與往年同期相比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呈現下降趨勢,確保了災區災後無大疫。
除了預防災後疫情,王靈嵐還要和當地政府一同應對各種突髮狀況。三合鎮井水泡茶變黑事件讓當地政府不知所措,王靈嵐運用紮實的專業知識,用實驗方法向災民解釋是由於震後鐵、錳含量過高的原理,在災民中為福建衛生防疫隊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後期面臨的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時可能出現的垮壩事件,讓災區眾多救災人員感到如臨大敵。王靈嵐帶領隊員實地調研,冒著餘震和山體滑坡的危險,考察了江油市內36公里的泄洪區,做好一切預防工作,制定出嚴謹的應急預案,確保了泄洪的萬無一失,保障了28個鎮村民的人身財產安全。
在江油救災防疫工作期間,江油市整個生活設施陷入癱瘓的狀態。30萬災民露天而居,後勤生活儲備嚴重不足。王靈嵐為了不給當地政府增添麻煩,衛生防疫隊全體隊員皆住帳篷,人多帳篷少,王靈嵐和隊員們10個人擠一個帳篷;雨天帳篷進水被褥潮濕,一場暴雨襲來,隊員們半夜醒來發現自己睡在水中;晴天中午帳篷內溫度高達40度以上,隊員們就猶如睡在火爐之中;初期一伙食基本靠速食麵和麵包解決,甚至連喝口熱水都很困難。此外,作為隊長的王靈嵐,為了能夠更好地統一指揮分散“戰鬥”的小分隊,經常要深入各個鄉鎮,每天白天下現場工作,晚上回來後要收集各支隊伍的工作資料,並撰寫工作報告向福建省救災指揮部匯報,還要計畫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每天的睡眠時間僅有四、五個小時。整個防疫隊的工作大到整體工作布局,小到隊員的生活品補給,他都親力親為,事無巨細,通盤考慮。由於睡眠長期不足,王靈嵐常常是雙眼布滿血絲。這期間,王靈嵐既要向中國疾控中心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又要向福建省駐成都抗震指揮部匯報工作和接受指令、向當地各級政府了解最新情況,制定新的工作計畫,甚至還要向各媒體記者通報最新救災情況。通話量之多,常常是一天兩塊電池都不夠用,最後由於聲帶嚴重受損,聲音輕弱到連電話都他人代為轉達。
在救災的同時,王靈嵐和隊友同樣面臨著餘震的威脅。王靈嵐在工作日誌中寫到,“為了白天的工作,極度疲乏的隊員們迅速就寢,很快進入了夢鄉。感覺好像剛剛入睡,一陣劇烈的搖晃,伴隨著人們驚慌的叫喊聲,隊員們從睡夢中驚醒,慌張的跑出帳篷外。”但是,每次餘震過後,王靈嵐和隊員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隨時可能出現的疫情。
在王靈嵐和隊友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衛生防疫隊配合當地政府、衛生部門出色地完成了災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首肯。在完成江油市防疫任務之後,王靈嵐又再次領命前往災區彭州開展災後重建的支援工作。在彭州,王靈嵐同樣紮實地完成了災後疾病預防控制系統重建和傳染病監測與防治等工作。2008年年底,王靈嵐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全國抗震救災模範”,被衛生部和福建省政府授予“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福建省抗震救災功臣”等榮譽稱號,當提到這些榮譽肯定時,王靈嵐謙遜地說“這些榮譽我只是代領,其實並不屬於我個人,這是屬於我們12支隊伍的隊員,屬於整個福建省救災防疫隊。在災區,每個人都會被大愛無疆的氛圍所感動,人性的光輝都會得到最深刻的體現。”

潛心工作,鑄就感動

今年4月下旬,我省龍巖市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發生後,王靈嵐和同事們第一時間趕往感染者所在地龍巖,經過認真勘查,調查取證,快速準確地查明感染源,並在農業部的配合下,及時對感染源進行安全處理。正是這一系列及時的防疫措施,讓福建省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打了一場漂亮的“防疫戰”。但是,在採訪中,這些都被王靈嵐輕描淡寫地帶過了。無論是當年的災後防疫,還是今年的疫情控制,在他看來都極為尋常,無所謂光榮,更談不上偉大,他認為自己只是在人民需要的時候儘自己的一份力,做好本職工作,僅此而已。
王靈嵐認為他對自己只有一個簡單的要求——腳踏實地,做好本分工作。大學時期是這樣,工作後亦是如此。在廈大學習時,王靈嵐刻苦學習,不為學分,只為紮實地學好基礎知識;工作後,王靈嵐潛心工作,不為榮譽,只為把好疾病預防控制的防線,保障人民健康。王靈嵐說,“我很平凡,我做的一切只是職責所在,使命所在。我只是把我該做的做了,不疏忽、不失職,只是這樣。”王靈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近三十年中,王靈嵐一直實踐著自己的承諾,守衛著人民民眾的生命健康。
事實上,在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的系統中,同樣有許多廈大人在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他們不是醫生,卻同樣為人民民眾的健康負責。這是一個團隊,平凡而又偉大的團體。在這個團隊中,我們清晰而深刻地看到了廈大人在工作中的擔當。廈大人,走四方,最擔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