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1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民俗學方向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碩士導師:陶立璠。
1992-1997 留學日本並在愛媛縣國際貿易中心任職。
1998-2003 德國波恩大學攻讀漢學博士學位,副修民族學和日本學。
2004 獲得德國波恩大學漢學專業博士學位(Ph.D.)。博士導師:顧彬(Wolfgang Kubin)。
2003-2004 留校擔任顧彬教授的科研助手。
2004-2005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字專業博士後。指導教授:臧克和
2005-2008 德國慕尼黑大學亞洲學院漢學研究所課題研究員(助理教授待遇)。
2010-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科研項目
2004-2005“瑪雅文字與古漢字的比較研究”,上海市博士後基金。
2005-2008“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古代中國與中美洲古代文明的比較研究”,德國大眾汽車基金會跨學科合作項目。
2007-2008“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及其祭孔禮儀研究”,浙江省衢州市政府委託項目。
2008-2009“哈薩克阿肯對唱:文本、儀式與表演”,德國教育科研部中德合作課題。
2009“現代中國的祭孔禮儀與孔氏家族”,慕尼黑大學青年女學者基金。
2009-2010“以孔子為祖先——晚清至今以來中國政治和社會變遷中的孔氏家族與祭孔禮儀”,德意志研究聯合會常規項目。
2011-2012“民族國家語境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合理利用—歐洲的理論和經驗與中國的實踐”,中山大學“百人計畫”資助項目。
2011-2012“農村題材影視劇創作研究”,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
2012-2014“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民間信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2014-2015“唐家灣鎮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與珠海城市人文空間的構建”,珠海市哲學社科“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社科規劃課題。
2015“珠海城管微電影拍攝與製作”,珠海市城管局委託項目。
2015“珠海特色唐家灣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與發展模式探討”,珠海高新區項目:2015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重點調研課題。
2015-2016“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保護與UNESCO《公約》精神”,中國藝術研究院委託項目。
2016-2021“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資料庫建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2016-2020“非遺保護的中國標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學術交流
(一)學術兼職
新疆師範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2007-2008)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兼職教授(2010-2012)
平成24、25、26年度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共同研究員(2012-2014)
湖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院兼職教授(2013-2015)
《文化遺產》副主編(2015-)
《民間文化論壇》編委(2014-)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成員(2016-)
(二)參與組織的國際會議
2005國際學術研討會“亞美古代文明中的文字與儀式”,於上海同濟大學中德學院舉行。
2007國際研學術討會“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古代中國和中美洲的文化比較”,於慕尼黑西門子基金會會所舉行。
2009國際學術研討會“傳統的復興與發明:後社會主義時期中國的宗教場所與禮儀的重構”,於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跨學科研究中心舉辦。
2009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第16屆大會分組會議“1860年以來德國民族學的中國研究”(中德合作),於雲南大學分會場舉行。
2010國際學術研討會“哈薩克阿肯對唱與中亞口承傳統”(中德合作),于波恩大學俱樂部舉行。
2012中德雙向交流學術研討會“宋元以來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儀式與藝術”,於德國慕尼黑西門子基金會會所舉行。
2013“民間信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於中山大學中文堂舉行。
2013“第二屆中德中國文化研究論壇:大傳統與小傳統”,於中山大學中文堂舉行。
(三)近年參加的學術會議
2014國際學術研討會“漢字文化圈文化之‘和而不同’,於中山大學中文堂舉行。
2014國際釋奠學研討會,於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舉行。
2014國際學術論壇“崑崙文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於青海格爾木市會議中心舉行。
2014國際學術研討會“作為記憶之場的東亞”,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舉行。
2014國際論壇暨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第十五次學術大會“重陽與亞洲孝道文化”,於湖北孝感湖北工程學院舉行。
2014“民俗學的學術資源再認識:哲學之根與他山之石”,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舉行。
2014首屆民間信仰研究高端論壇“中國民間信仰的當代處境與發展前瞻”,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舉行。
2015“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人生禮儀傳統的當代重建與傳承研究’課題啟動會”,於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與民俗學系舉行。
2015第二屆大崑崙文化高峰圓桌會議“一帶一路視野下的大崑崙文化”,於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舉行。
2015中國民俗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中國民俗學會主辦、遼寧大學協辦。
2015學術研討會“城市化進程中節慶文化的變遷與發展”,中國音樂學院、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基地主辦。
2015國際論壇“文化遺產傳承與數位化保護”,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辦。
2016國際論壇“民俗から考える東アジア世界の現在——資源化、災害、人の移動”,日本民俗學會主辦,中國民俗學會、華東師範大學協辦,於日本福岡大學舉行。
2017第七屆中國社會治理論壇“社會治理:新思想、新實踐、新境界”,北京師範大學主辦。
2017學術研討會“傳統節慶文化論壇”,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山東大學主辦。
2017中國民俗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中國民俗學會主辦、貴州民族大學協辦。
2017國際論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倫理問題”,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辦。
2018“民俗學的實踐研究:村落傳統與社會治理”研討會,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共同舉辦。
2018“從啟蒙民眾到對話民眾——紀念中國民間文學學科100周年”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辦。《定義民俗與民俗學的新路徑——社會發展觀視角下的民俗關係》
2018中國民俗學會第九屆代表大會暨2018年年會,中國民俗學會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協辦。
2018“《民俗》周刊創刊九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辦。
2018國際學術研討會“‘一帶一路’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國際民俗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olklore Societies,IFFS)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室協辦。
科研成果
專著
Zwischen Moderne und Tradition(《
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張承志評傳》,德文),Peter Lang國際出版公司2004。
《服飾與文化》(合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2。
編著
《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合編,第一主編),民族出版社2007年。
《儀式與信仰——當代文化人類學新視野》,民族出版社2008年。
《廣義文字學研究》(合編,第三主編),齊魯書社2009年。
Time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英文,《中國古代的時間和儀式》,合編,第一主編),德國Harrassowitz出版社2009年。
《傳統的復興與發明》(合編,第一主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1年。
《現代民俗學的視野與方法:民俗主義·本真性·公共民俗學·日常生活》,(上下卷,合編,第二主編),商務印書館2018年。
主要論文
(一)期刊類
1.“民間故事中的考驗主題與成年意識”(合作,第一作者),《民族文學研究》,1989年第3期。
2.“從成年主題故事看民間故事的層次結構”(合作,第一作者),《民間文藝季刊》,1989年第3期。
3.“論漢字在中國傳統社會的文化功能”,《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4.“瑪雅文中的異體字類型簡析”,《中國文字研究》第6輯(2005)。
5.“Text und Kanon”, minima sinica, 2006.2。
6.“民俗主義論與德國民俗學”,《民間文化論壇》2006年第3期。(收入周星、王霄冰主編:《現代民俗學的視野與方法:民俗主義·本真性·公共民俗學·日常生活》,商務印書館2018年。)
7.“文化記憶、傳統創新與節日遺產保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轉載。)
8.“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7年第10期全文轉載。)
9.“節日:一種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河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10.“Ancestors in Maya and Shang Chinese inscriptions”(瑪雅和商代契文中所見之祖先, Daniel Grana-Behrens & Xiaobing Wang-Riese), in: Paideuma, vol.54(2008), pp.129-149.
11.“文化記憶與文化傳承”,《勵耘學刊》(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2008年第1期。
12.“德語圈海外人類學的中國研究”(合作,第一作者),《思想戰線》2008年第1期。
13.“Das Bild der Ahnen”(祖公的圖像),載Menschenbild in China. Jahrbuch der DVCS 5,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9, pp.165-185.
14.“禮賢城隍廟:地方歷史和區域文化的‘記憶之所’”,《溫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5.“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本真性的衡量標準——以祭孔大典為例”,《文化遺產》2010年第4期。
16.“儀式的建構與表演——2011清明節曲阜祭孔與祭祖活動的人類學考察”,《文化遺產》2011年第3期。
17.“影視中的鄉土想像與國族認同——以德國的‘家鄉電影’為例”,《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第8期。
18.“瑪雅人的‘他我’觀念與納瓜爾信仰”,《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第5期。
19.“哈薩克阿肯阿依特斯在德國——兼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全球化問題”,《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第6期。
20.“本土宗教研究的人類學視角——以儒家祭祀文化為例”,《宗教人類學》第四輯(2012年)。
21.“瑪雅、阿茲特克曆法與世界末日神話”(合作,第二作者),《民間文化論壇》2012年第6期。
22.“民俗文化的遺產化與本真性問題——以‘九華立春祭’為例”,《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收入周星、王霄冰主編:《現代民俗學的視野與方法:民俗主義·本真性·公共民俗學·日常生活》,商務印書館2018年。)
23.“浪漫主義傳統與中國民俗學者的責任”,《民俗研究》2013年第2期。
24.“中國春節在歐洲”(上)(合作,第一作者),《節日研究》第八輯(2013年)。
25.“德國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理念與法規”(合作,第二作者),《文化遺產》2013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3年第9期全文轉載。收入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委託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文化保護法研究專輯2》2014年12月。)
26.“媽祖:從民間信仰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合作,第一作者),《文化遺產》2013年第6期。(《新華文摘》2014年第5期全文轉載)
27.“從《祭孔樂舞》看“非遺”的舞台表演及其本真性”,《民族藝術》2014年第4期。
28.“公祭的語義衍變、古今形態與當代實踐”(合作,第一作者),《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
29.“大小傳統理論視野下的禮生‘叫禮’習俗”(合作,第二作者),《文化遺產》2014年第5期。
30.“祭孔禮儀的標準化與在地化”,《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
31.“浪漫主義與德國民俗學”,《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
32.“公祭節日與當代城市人文空間的構建”,《文化遺產》2016年第1期。
33.“中國民俗學:從民俗主義出發去往何方?”,《民俗研究》2016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6年第8期全文轉載。收入周星、王霄冰主編:《現代民俗學的視野與方法:民俗主義·本真性·公共民俗學·日常生活》,商務印書館2018年。)
34.“‘媽祖信俗’:四海同拜的民間信仰”(合作,第一作者),《世界遺產》2016年第3期。
35.“唐家灣鎮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與珠海城市人文景觀的構建”(合作,第一作者),《珠海潮》2017年第4期。
36.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規範化與標準體系的建立”(合作,第一作者),《文化遺產》2017年第5期。
37.“媽祖信俗的概念與內涵——兼談民間信仰的更名現象與制度化問題”(合作,第一作者),《文化遺產》2018年第2期。
38.“海外藏珍稀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研究的構想與思路”,《學術研究》2018年第7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2018年第10期全文轉載。)
39. “節日民俗志的提出及其關注重點”,《節日研究》2018年第12輯。
40.“Ethnograhische Forschung von SVD-Missionaren in Qīnghǎi and Gānsù (China)”(聖言會傳教士在中國青海和甘肅的民族志調查,Berthold Riese & Xiaobing Wang),in:Anthropos,vol.113(2018),pp.51-64.
(二)文集類
1、“‘Langwaehrend’oder, ewig’? Die Bedeutung des Wortes yong und das lineare Zeitkonzept im frühen China”, in: Zurück zur Freude. Studien zu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und Lebenswelt und ihrer Rezeption in Ost und West. Festschrift für Wolfgang Kubin, S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2007, pp.393-410。
2、“Das kulturelle Gedaechtnis Chinas:Formation, Zerstoerung und Wiederaufbau”, in: China und Lateinamerika. Ein transpazifischer Brückenschlag, Berlin: 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2007, pp.137-163.
3、“圖騰主義的終結:列維-史特勞斯如是說”,《儀式與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年。
4、“儀式語言與語言儀式”,《儀式與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年。
5、“文字的物質載體及其社會功能”,《廣義文字學論集》,齊魯書社2009年。
6、“Concepts of Future in Early China”,in: Time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 Wiesbaden: Harrassowitz, pp.169-188.
7、“Zukunftsperspektive und Geschichtsbewusstsein in altchinesischen und mesoamerikanischen Hochkulturen”, in:Das kulturelle Gedaechtnis Mesoamerikas im Kulturvergleich zum Alten China, Berlin: Gebr. Mann 2009, pp.41-75.
8、“公祭節日與公民社會建設——以當代祭孔為例”,《耕耘與收穫——陶立璠先生古稀華誕紀念文集》,學苑出版社2010年。
9、“德國傳教士眼中的曲阜孔廟與釋奠禮儀”,《“世界的孔子:孔廟與祀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2010年。簡體字版收入葉濤、劉慧主編《2011泰山東嶽廟會國際論壇論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10、“孔子廟祀期考”,賈磊磊、楊朝明主編《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
11、“Popular Religious Elements in the Modern Confucius Cult”,in: Philip Clart(柯若朴)主編: Chinese and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s《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台灣博揚文化事業2012年。
12、“中日韓祭孔禮儀之比較”,康保成等著《中日韓非物質文化遺產比較與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年。
13、“Globalization vs.Localization: Remaking the Cult of Confucius in Contemporary Quzhou”,in: Thomas Jansen,Thoralf Klein,Christian Meyer(eds.)Globalization and the Making of Religious Modernity in China,Brill Academic Pub,2014.
14、“中國における孔子祭儀禮の形成と中日韓での伝承の比較考察”,松尾恆一主編《東アジアの宗教文化超境と変容》,東京岩田書院,2014年。
15、“2012年度中國民間信仰研究報告”,張士閃主編《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3》,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16、“2013年度中國民間信仰研究報告”,張士閃主編《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4》,山東大學出版社,2016年。
17、“2014年度中國民間信仰研究報告”,張士閃主編《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5》,山東大學出版社,2016年。
18、“‘記憶の場’としての族譜とその民俗的價価値”,松尾恆一主編《東アジア世界の民俗:社會·生活·文化変容する》,勉誠出版社,2017年。
19、“Folkways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Question of Authenticity—A Study of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Festival in Jiuhua, Zhejiang Prov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宋俊華、Bill · Ivey(艾偉)、黃永林編《文化對話:中美非物質文化論壇/Cultural Discourse: China-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ums》,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年。
20、“Chinese Kazakh Aqin Aytis in Germany: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an ICH Item”,宋俊華、Bill · Ivey(艾偉)、黃永林編《文化對話:中美非物質文化論壇/Cultural Discourse: China-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ums》,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年。
(三)翻譯類
1、“聖人笑嗎?——評王蒙的幽默”(德)顧彬,《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3期。
2、“有文字的和無文字的社會——對記憶的記錄及其發展”,(德)揚·阿斯曼著,《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收入《廣義文字研究》,齊魯書社2009年。)
3、“多弦的琴——唐人的記憶與回憶”,(德)顧彬著,《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收入《野蠻人來臨:漢學何去何從?》(德)顧彬著,北京出版社2017年。)
4、“Orakelknocheninschriften und die Religion des chinesischen Altertums”,(中)臧克和著, in: minima sinica 1/2005.
5、“中美洲地區文字、數字和度量衡系統的產生與演變”,(德)白瑞斯著,《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修改版“中美洲地區文字系統的產生及演變”收入《廣義文字研究》,齊魯書社2009年。
6、“古代瑪雅人的喪葬儀禮和死亡觀念”,(德)白瑞斯著,王霄冰譯,《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世界史》2008年第6期全文轉載。)
7、“儀式的定義”,(荷)Jan A. M. Snoek,《儀式與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年。
8、“神話——儀式主義學派”,(英)Robert A. Segal,艾青、王霄冰譯,《儀式與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年。
9、“世界瀕危語言的搶救和復興——以美國南加州卡維亞語的記錄與分析為例”,(德)白瑞斯著,王霄冰、劉明譯,《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09年第8期全文轉載。)
10、“當代西方文字學研究”,(德)白瑞斯著,《廣義文字研究》,齊魯書社2009年。
11、“語言系統與文字系統”,(德)彼得·艾森貝格著,《廣義文字研究》,齊魯書社2009年。
12、“文字與書寫材料”,(德)阿萊達·阿斯曼著,《廣義文字研究》,齊魯書社2009年。
13、“Comparison of the Chu and the Qin Art of Selection. A Study Based on Excavated Documents”,(中)劉樂賢著,translated by Xiaobing Wang-Riese & Hannah Rehle, in: Time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 (Asiatische Forschungen 153),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9.
14、“時間意識與主觀性——中國和歐洲的跨時代問題”,(德)顧彬著,《野蠻人來臨:漢學何去何從?》,北京出版社2017年。
(四)書評短文類
1、“Besprechung von Shang Jinlins Ganjue Riben (Japan erleben)”, in:Orientierung 1/2004,S.155-157.
2、“Drei Tagungen zur chinesischen Sprache und Schrift”, in: Orientierung 1/2004, S.157-160.
3、“文化記憶與節日遺產保護”,《中國社會科學報》2007年2月6日。
4、Book review“Thomas Heberer: Doing Business in Rural China. Liangshan's New Ethnic Entrepreneurs”, in: Asien 111(April 2009).
5、詞條“Fei Ming廢名”、“Feng Jicai馮驥才”、“Feng Zhi馮至”、“Gao Xiaosheng高曉聲”、“Gao Xingjian高行健”、“Gu Cheng顧城”、“Gu Hua古華”、“Guo Lusheng郭路生”、“Guo Moruo郭沫若”、“Han Dong韓東”、“Han Shaogong韓少功”、“He Qifang何其芳”、“Jia Pingwa賈平凹”、“Jin Yong金庸”、“Lao She老舍”、“Liang Shiqiu梁實秋”、“Lin Yutang林語堂”、“Liu Binyan劉賓雁”、“Liu Xinwu劉心武”、“Zhang Chengzhi張承志”,in: Marc Hermann, Henriette Pleiger, Weiping Huang, Thomas Zimmer(eds.): Biographisches Handbuch Chinesischer Schriftsteller. Leben und Werke. Walter de Gruyter, 2010.
6、“Buchbesprechung von Monika Gaenssbauers Confucianism and Social Issues in China–the Academician Kang Xiaoguang. Investigations into NGOs in China, the Falun Gong, Chinese Reportage,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 Orientierungen”, in: Orientierungen,2012/1.
7、Book review "Gene Cooper, Tha Market and Temple Fairs of Rural China: Red Fi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3", in: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 41/2(2013).
8、“德國人的‘鄉愁’與家鄉文化保護”,《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08-19\008.
9、“唐家古鎮的保護開發與珠海城市人文空間的構建”,《珠海特區報》,2015-09-27\008.
10、“也談人生禮儀研究的實踐性”,《民間文化論壇》2016年第1期。
11、“我與美國民俗學的邂逅”,張舉文、宋俊華編《亞民俗:中美民俗學者交流的故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年。
開設課程
民俗學概論(本科生,專業選修課)
文化人類學(本科生,核心通識課)
田野調查的理論和方法(碩士生、博士生)
外國民俗學史(研究生、博士生)
民俗學的理論和方法(博士生)
田野調查的理論和方法(本科生、碩士生,全英)
人類學影視作品研究(本科生,核心通識課)
民間信仰專題研究(碩士生)
獲獎情況
2006年 獲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頒發的“浙江海外留學英才獎”。
2011年 專著《南宗祭孔》獲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2007-2008年度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特別獎”。
2016年榮獲中山大學“2016年度科研業績突出貢獻個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