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堂

王錦堂

王錦堂,土建技術專家。長期從事紡織工業建設和設計工作,在紡織廠建設中首創全盤預製構件組裝,在施工中用挖土換土辦法妥善解決膨脹土問題;在援外項目中採用鋼結構,加快建設進度,為紡織工業建設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錦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天津北洋大學
  • 出生日期:1905年11月25日
  • 逝世日期:1993年11月12日
  • 職業:科學 土建技術專家
  • 畢業院校:天津北洋大學
生平簡介,解放前,解放後,技術成就,紡織工作,組建工廠,建設方針,管理制度,人物簡歷,解放前,解放後,

生平簡介

解放前

王錦堂1931年7月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土木系。畢業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東三省淪陷,華北危急。年輕的王錦堂進入河北省建設所工程處任實習生。當時的河北省,處在日本擴大侵華戰爭的前沿,談不上有建設工程施工。王錦堂在這個建設所住了半年,被迫離開,成了失業青年。1932年,他告別家鄉,到青島大中華建築公司任職,當時的職稱是工程司(相當於現在的技術員),這是他接觸建築設計的開端,歷時一年有餘。1933年10月他到山西同蒲鐵路西山支線工務段任工務員,長年累月在鐵道線路上搞勘察設計和維護,主要是加固路基,拆換枕木,保證鐵路暢通。兩年時間,使王錦堂在實踐中學到許多在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為他以後從事鐵路建設打下一定的基礎。
王錦堂
1935年,整個華北已處戰爭邊緣。當時,主要為了軍事運輸需要,王錦堂在動盪不安的環境裡,又從山西回到河南北省建設廳南臨(南洋到臨汝)公路工程處覓得工程師的職位。從1935年4月到1936年11月,他在工程處主持施工地方公路,成績卓著,特別是對橋樑設計,提出幾個新設計方案,既節省資金,又保證質量。
1936年12月,成渝鐵路工程局在成都正式成立,招聘全國土木工程師。王錦堂獲悉後,即奔赴天府之國。他在成渝鐵路工程局任工務員,將近兩年時間,參與勘察成都至重慶的線路,制訂建設方案,但因南京國民政府投資撥款未能兌現,加上抗戰爆發後政府自南京遷漢口,又自漢口遷重慶,定重慶為陪都,前方正面戰場戰役頻繁,軍費支出浩大,宣布暫停修建成渝鐵路。1938年,美、英等國支援重慶國民政府抵抗日本侵略的軍事裝備和救濟物資均需從陸路運入,唯一的通道就是經緬甸進入中國的雲南。經美、英政府向中國政府軍事委員會建議,立即修建滇緬公路,於是重慶國民政府決定將成渝鐵路原班築路工程技術人員和施工隊伍調往滇緬鐵路。王錦堂也就安排在滇緬鐵路西段工程處,擔任工程師兼分股長。雲南地處亞熱帶,西雙版納有原始森林,地形複雜,氣候多變,在這裡修建公路困難甚多,尤其是修通隧道,在當時中國的建設史上還是一個技術難度相當大的課題。王錦堂參與這些勘察設計,增長了才智,提出一些較佳方案,得到上級主管讚揚。王錦堂擔任此項工程任務,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侵入滇西,滇緬鐵路被迫停工。。當時,陳納德指揮的飛虎運輸航空隊已到達中國,美國空軍包括重型轟炸機也已進駐雲南,並擔任訓練空軍飛行員的任務。因此,軍事委員會決定在雲南的呈貢、昆明、陸良、蒙自等地修築飛機場。1942年8月,王錦堂又被派往修建飛機場。他先後擔任工程師、工區副主任、主任、工務段長等職務。在修建飛機場時,除了中國工程技術人員之外,美國也派來技術專家。這些飛機場的設計和施工,對中國人來說,過去都沒有搞過,缺乏實際經驗。王錦堂虛心學習,與中外工程技術人員合作共事融洽。從1942年8月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8月,整整4年時間,他奔波在雲南各地,從事國家的戰時建設。
日本投降後,王錦堂於1946年夏自雲南返回天津,開始一生中從事工程設計的轉折點和新起點。他到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天津分公司建築委員會擔任工程師。王錦堂從北洋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公路、鐵路、飛機場的建設,設計工廠對他來說是陌生的。但是,從此以後,他就與工業建築結下緣分,一直從事紡織廠的建設和設計工作。

解放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紡織建設公司改組為紡織管理局,在上海成立華東紡織管理局,在青島成立分局;在天津成立華北紡織管理局,以及在瀋陽、西安、重慶、武漢等地分別成立東北、西北、西南、中南紡織管理局,均為紡織工業部的直屬單位。此時的王錦堂,已到華北紡織管理局建築科任工程師、科長。

技術成就

紡織工作

從建國初期到第一個五年計畫完成,在內地產棉區建設起一批新的棉紡織工業基地,其中就有河北邯鄲。以王錦堂為主設計施工的第一個棉紡織廠就是邯鄲第一棉紡織廠。當時,為了加快建設進度,紡織工業部提出設計人員要到工地第一線搞現場設計。於是,王錦堂被派往邯鄲第一棉紡織廠籌建處,擔任工程師、籌建處代主任。王錦堂對土建施工是有經驗的。據他後來寫的回憶材料說,工業建築並無特殊之處,其施工程式與建築飛機場一樣,只不過廠房的設計必須結合機器設備排列來考慮;同時,通風、除塵、照明、採暖等都要密切配合、合理協調。王錦堂頭腦冷靜,對具體數據非常重視,審閱圖紙他都對數據一一覆核。經過建設邯鄲第一棉紡織廠的實踐,他掌握了工業設計的要領,熟悉了棉紡織工業的設計和工藝。1953年春天,隨著全國建設形勢的發展,他又調回華北紡織管理局基建處任工程師、副處長。後又被調至紡織工業部直屬的第一建築工程公司任副經理。這時,王錦堂奔波在石家莊、邯鄲、保定等地,參與一批新廠的建設工作。冀中平原是他的家鄉,為家鄉人民服務使他感到格外興奮。河北是全國重點產棉區之一,在那裡發展紡織工業有天時、地理賜予的良好條件。而對在戰爭烽火中成長起來的王錦堂來說,如今的工作環境比之當年是實在太好了。具有愛國思想的王錦堂,此時已步入中年,家庭也建立了,生活有了保障,拳拳報國之心終得實現。

組建工廠

王錦堂於1955年初,創始用(除基礎外)全盤預製構件組建棉、毛紡織廠,經在北京國棉二廠工程基地試驗成功後,推廣套用到當年施工的四個大型棉紡織廠,面積共40餘萬平方米,由此節約大量木材模板,化高空作業為大部分的地面作業,提高了施工質量,節約了造價。以後6年內所建的棉紡織廠約240萬錠都採用全盤預製結構,為我國各工業部門之首創。
1956年3月,他被提升為紡織工業部基本建設局建築安裝公司總工程師。作為總工程師,他負責建築安裝的全面技術工作。本來,他的專業是土木工程,對紡織廠的工藝和設備並不熟悉,但他與紡織界的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交上朋友,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成了紡織戰線的一位行家、專家。1956年,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全面落實,在知識界和科學界發展了一批中共新黨員。王錦堂被吸收入黨。
1958年9月,他被調到紡織工業部基本建設局任基建處處長。到1960年10月,又調往紡織工業部紡織設計院任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建設方針

60年代,紡織工業部提出“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並舉”的建設方針,設計工作也進入大力發展化纖的新階段。在王錦堂主持下,設計建設了新鄉化纖廠等我國第一批粘膠纖維廠,70年代設計了遼陽石油化纖總廠和天津化纖總廠等大型石油化纖企業,80年代又參與研究規劃審議了國家重點工程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的各項設計,為發展我國的化纖工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初期,王錦堂先後在敘利亞、蘇丹等國援外建設施工中,採用挖土、換土辦法妥善解決了膨脹土問題。
王錦堂主管設計院技術工作,除了研究工程設計方案,審定設計檔案,還深入現場研究解決重大技術問題,如解決新鄉化纖廠的水源問題和天津化纖總廠滌綸分廠的產品最佳運輸方案。在從國外引進的大型石油化纖企業遼陽石油化纖總廠設計時,當時已70高齡的王錦堂親臨工地解決露天裝置鋪砌面上設備淺基及管托等凍害問題,率領設計人員在現場幾萬平方米的工程面積上,一一調查研究,採取對策措施,圓滿解決了季節性凍土的凍融問題,並總結出在寒冷地區露天裝置切實有效的抗凍害防範措施。他在主持國家重點項目平頂山錦綸帘子布廠設計時,研究確定了一、二期工程銜接和工廠防洪等重大問題。在規劃建設國家重點項目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時,他親自參加選擇廠址和工廠總平面規劃設計。以上這些大型工程設計項目,均獲得國家優秀工程設計獎。

管理制度

1978年在王錦堂組織領導下,將“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的設計技術管理制度重新健全起來,使設計管理工作重新走上軌道。同時,他還組織制定紡織工業部紡織設計院的第一個五年技術發展規劃,為加強技術開發、業務建設、技術培訓等工作,明確了努力奮鬥方向。
王錦堂曾是全國政協第四、五、六屆委員,科技界的代表,國家二級工程師。他從事建設和設計工作長達五十年,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地辛勤工作。他秉性耿直,坦率直言,為人正直,作風正派,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在政治風浪中,他不畏壓力,堅守技術崗位。他經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抗戰勝利、全面內戰、解放戰爭,目睹國共兩黨在政治、軍事、經濟上的鬥爭,認識到作為一名科技人員對建設祖國應負的重任,發揚“老黃牛”精神,為之奮鬥了半個世紀。

人物簡歷

解放前

1905年11月26日 出生於河北束鹿。
1931年 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土木系。
1931—1932年 任河北省建設所工程處實習生。
1932—1933年 任青島大中華建築公司工程司(技術員)。
1933—1935年 任山西同蒲鐵路西山支線工務段工務員。
1935—1936年 任河北省建設廳南臨公路工程處工程師。
1936—1938年 任成渝鐵路工程局工務員。
1938—1942年 任滇緬公路西段工程處分股長、工程師。
1942—1946年 在雲南寶貢、昆明、陸良、蒙自修築飛機場,任工區副主任、主任、工務段長、工程師。
1946—1949年 任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天津分公司建築委員會工程師。

解放後

1950—1951年 任華北紡織管理局建築科科長、工程師。
1951—1953年 任邯鄲第一棉紡織廠籌建處代主任、工程師。
1953—1956年 任華北紡織管理局基建處副處長、工程師,紡織工業部第一建築工程公司副經理。
1956—1958年 任紡織工業部基本建設局建築安裝公司總工程師。
1958—1960年 任紡織工業部基本建設局基建處處長。
1960—1982年 任紡織工業部紡織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
1993年11月12日 在北京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