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銘剽竊事件

38歲的人類學家王銘銘在其1998年所著的《想像的異邦》一書中,剽竊哈維蘭《當代人類學》中的大量內容。去年年底,校方免除了王銘銘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職務,同時還免除了他社會學系博導資格,並停止他在人類學領域的教學和科研項目。同時,兩年內王銘銘被剝奪博士生招生資格,儘管他還可以繼續向在讀博士生提供輔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銘銘剽竊事件
  • 時間:2001年4月27日
  • 單位:北京大學
  • 對應:清除贗品,拒絕平庸。
王銘銘剽竊事件
北京大學的惱火是可以想像的。2001年4月27日,北京大學召開的“樹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識”大會上,北大副校長何芳川言猶在耳:“北大人應有勇氣向社會作出莊嚴承諾:清除贗品,拒絕平庸。”
北京大學此次對於王銘銘事件的反應出奇地迅速,很快宣布,王銘銘的學術職務基本已全部被撤消,其中包括北大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北大社會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北大人類學教研室主任等職務。
此訊息發布出去之後,叫好者認為處理得嚴肅及時,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學術處理應該有規範可循,何以北大因受到傳媒的壓力就匆忙做出決定?
後來,北京大學新聞中心有關官員又稱,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已對此事進行調查。不過,這種說法有些自我矛盾,既然學術委員會還沒有查清王銘銘的錯誤,為什麼處理決定已經做出?
訊息人士說,北京大學對王銘銘的處分其實是在去年11月份而不是在今年1月份做出的。處罰事因應該差不多。在事態被炒大之後,為了面對大眾媒體的質詢,北大統一了口徑。因此,“北大迫於公眾壓力,對王進行懲罰措施”的說法不成立。
對王銘銘的處罰看來還沒有結束,據傳,他的教授職稱和博導資格也有可能不保。
北大清除“學術腐敗”的決心和力度固然可嘉,但北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應付責任。
比如說,對於去年影響很大的那次“樹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識”大會,《史學月刊》編輯部副編審周祥森就曾經毫不客氣地評論,儘管言之鑿鑿,但“北大領導層的講話,浸透於其中的依然是學術的功利性,而且不乏浮躁的氣息”。
周尤其反感的是所謂“春種秋收”理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產品,不是工廠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或模式,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甚至大規模批量生產。它必須經過研究者相當的知識儲備、理論醞釀、方法論的創新等,才能生產出來。文科精品的生產尤其如此。4月份種下精品意識,指望幾個月後的秋天就能有‘最前沿的科研收穫’,這不顯然是操之過急嗎?”
郭於華就指出,在學術研究上非常有天分和素養的王銘銘教授被當作了學術明星,被抬到了很高的位置,所以他不得不試圖最大限度地作出努力來適應整個社會對他的評價。
“春種秋收”會不會導致“拔苗助長”?需要反思的大概不止北大一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