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武

王運武

王運武,男,1980年生,教育技術學博士,碩士生導師。2002年畢業於聊城大學教育傳播技術學院(現更名為傳媒技術學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東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電教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工作,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徐州師範大學信息傳播學院攻讀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研究中心攻讀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師從Chen Wenli副教授,現在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學院、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工作。長期從事數位化學習技術與環境、教育技術基本理論、中外教育信息化、數位化教育資源、數字媒體技術(藝術)戰略規劃、思維訓練、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學習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運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聊城東阿
  • 出生日期:1980年2月
  • 職業:高校教師
  • 畢業院校:聊城大學教育傳播技術學院
  • 主要成就:教育技術學科網”主要創始人之一
  • 代表作品:著作《基於協同理論的數字校園建設的協同機制研究》、《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學》 
簡介,研究興趣,知識背景,教育經歷,工作經歷,講授課程,指導學生,指導學生課題,參加學術會議,科研課題,科研成果,學術報告,公益活動,

簡介

王運武,山東聊城東阿人,2002年畢業於聊城大學教育傳播技術學院(現更名為傳媒技術學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東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電教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工作,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徐州師範大學信息傳播學院攻讀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師從著名教育技術、攝影專家陳琳教授,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研究中心攻讀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教育技術專家黃榮懷教授,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師從Chen Wenli副教授,現在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學院、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工作。
●“教育技術學科網”主要創始人之一。
●“中國教育信息化專家資料庫”成員。《現代遠程教育研究》、《遠程教育雜誌》、《開放教育研究》外審專家,《中國醫學教育技術》(核心期刊)雜誌編委,《教育技術期刊》(Scient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雜誌編委,國際華人教育技術學會會員。
●出版著作3部,參編著作2部,參編國家精品教材1部。
●在《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開放教育研究》、《中國遠程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現代遠程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CSSCI期刊24篇,在《人民政協報》、《北京師範大學校報》等報紙發表論文多篇,發表EI、ISTP論文2篇。
●碩士學位論文獲2009年度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多項成果在江蘇省高教科研成果、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教育技術國際論壇等評比中獲獎。。
●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教育情報參考》、《教育文化論壇》、《普陀教育技術套用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網”、“頭條網”等媒體轉載。
●獨立完成省級、校級課題各1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多項,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

研究興趣

數位化學習技術與環境、教育技術基本理論、中外教育信息化、數位化教育資源、數字媒體技術(藝術)戰略規劃、思維訓練、數字校園(智慧校園)、智慧教育、學習科學與技術等。

知識背景

除了主修教育技術學專業外,廣泛涉獵了教育學、心理學、廣播電視、英語、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思維科學、技術史等學科知識。

教育經歷

  1.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訪問學者,師從Chen Wenli。
  2. 2013年4月26至27日,在南京參加全國高校教師網路課程“信息技術與高校課程教學深度融合”專題培訓。
  3. 2011年7月14日至7月19日,參加CSCL2011會後研討會暨教育技術學專業博士生暑期學校(CSCL2011Post-Conference&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f Doctoral Candidat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 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中心(國家重點學科、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攻讀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
  5. 2008年10月20日至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習SuperMap GIS系列產品。
  6. 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徐州師範大學信息傳播學院(國家特色專業、教育技術學省重點學科)攻讀教育技術學碩士學位。
  7. 2000年9月至2002年6月,聊城大學教育傳播技術學院學習教育技術學專業。

工作經歷

  1. 2012年1月至今,在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學院、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工作。
  2. 2011年9月至12月,在北京師範大學講授《計算機套用基礎》,授課對象:2011級留學生。
  3. 2006年12月至今,“教育技術學科網”網站建設工作,協助陳琳教授管理網站建設工作、策劃欄目、審核網站內容。
  4. 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先後擔任徐州師範大學信息傳播學院研究生會副主席、主席。
  5. 2006年8月至2006年12月,在徐州新華電腦專修學校兼職講授《Computer English》和《成人高考英語》課程。
  6. 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山東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電教中心工作,負責學校的攝影、攝像、電教設備維護與維修、計算機網路和有線廣播網維修與維護、微機閱卷、辦公自動化和ISO90001質量認證體系等檔案的起草與修訂、高考和中考考務、教師和領導信息技術套用能力培訓、信息技術會考等工作。

講授課程

本科課程:《信息技術教育套用》、《學習科學與技術》、《創新思維方法》、《思維訓練》、《數字校園規劃與實施》、《教育技術前沿問題專題研究(學習科學與技術研究前沿、數字校園研究前沿、教育神經科學、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理論與方法)》、《數字媒體技術與藝術前沿問題專題研究(數字媒體創意設計)》、《教育信息化發展研究》、《智慧學習環境設計》、《學習資源設計與開發》、《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與管理》。
研究生課程:《科學技術研究方法》、《網路技術與教育套用》、《學習科學與技術》、《Learning Science and Learning Theory》、《教育變革力與創新創造力研究》

指導學生

研究生
2010級研究生
韋慧伊《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史研究》
劉楚楚《專題學習網站導航設計的可用性研究》
2011級研究生
李小剛《面向大學生的微型學習資源設計與套用研究》
2012級研究生
魏先龍《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問題研究》
朱明月《聯通主義視野下的學習方式變革》
於長虹《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周勇 《國中信息技術校本電子教材的開發與套用研究——以興化市沈倫中心校為例》
2013級研究生
周靜《中國教育技術學學科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楊曼《技術支持的高校課堂教學變革研究》
臧結成 《基於微課的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實驗研究》
2014級研究生
丁超
唐麗
王洪梅
2015級研究生
劉甜
陳健
姚宇翔
本科生
1.2008級本科生(教育技術學)
張夢《網路視頻公開課中的問題設計研究》
趙秋錦《教育部落格群的內容分析研究》
殷丹丹《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學無效行為研究》
周磊超《智慧型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套用研究》
2.2009級本科生(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藝術)
教育技術學:張春蘭、黃鴿子、周燕、蘇婷婷、陳周婷(宿遷學院)、韓曉晗(宿遷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沈馮霞、劉娟(宿遷學院)、林虹(宿遷學院)
3.2011級本科生(教育技術學)
吳雪晴、李春、苗國芳、袁璐
4.2012級本科生(教育技術學)
孫興曈、莊雪雯、張妍、張艷艷、楊子輝、楊秋燕、黃久敏

指導學生課題

  1. 2014級研究生唐麗主持2015年度江蘇師範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學習分析中的干預機制在智慧學習中的套用研究”。
  2. 2014級研究生丁超主持2015年度教育學省優勢學科立項資助項目“大數據促進遠程教育轉型研究”。
  3. 2014級研究生王洪梅主持2015年度教育學省優勢學科立項資助項目“智慧教育背景下微教學視頻的創意設計研究”。
  4. 2013級研究生楊曼主持2014年度江蘇師範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高校微課程支持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5. 2013級研究生周靜主持2014年度江蘇師範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中國教育技術學學科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6. 2012級教育碩士周勇主持2013年度在職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基礎教育改革與實踐課題“農村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7. 2011級研究生李小剛主持2013年度江蘇師範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面向大學生的微型學習資源設計與套用研究”(項目編號:2013YYB103)。
  8. 2012級研究生魏先龍主持2013年度江蘇師範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計畫一般課題“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
  9. 2010級研究生劉楚楚主持江蘇省2011年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眼動技術在專題學習網站中的套用研究”(項目批號:CXLX11-0915)。
  10. 2013級本科生張臨英、晉欣泉主持2014年度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畫項目“高校微課程支持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項目編號:XSJCX5049)。
  11. 2013級本科生張臨英主持2014年江蘇師範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研究項目“移動APP微課程資源創新設計與開發研究”(團隊名稱:Dream Team)。
  12. 2013級本科生晉欣泉、張臨英主持2015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計畫項目“虛擬現實技術支持的移動APP微課程資源創新設計與開發研究”。
  13. 2014級本科生施玉蓓主持2015年度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畫項目“陶土模型製作與設計”。(城市與環境學院,建築學)
  14. 2013級本科生李穎、時丹婷主持2015年度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畫項目“高校微課程資源創新設計與開發研究——以江蘇師範大學公開課《教育學》為例”。(第二指導教師)
  15. 2014級本科生顧佳妮主持2016年度省級重點自籌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APP設計與開發”。(王運武、朱守業)

參加學術會議

  1. 2016年9月11日,在江蘇省會議中心參加江蘇省高校線上開放課程建設培訓。
  2. 2016年7月8日,在北京大興賓館參加“國內教育信息化產業套用團體標準項目領導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
  3. 2016年6月27日,在中國出版集團參加北京教育信息化產業聯盟、《中國教育信息化》雜誌社、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國內教育信息化產業套用團體標準項目研討會”暨“標委會成立大會”。
  4. 2016年4月18日,在江蘇省會議中心參加2016年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
  5. 2015年12月12-13日,在江蘇南京蘇寧銀河諾富特酒店參加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30周年慶典大會暨“高等教育現代化:體制改革與高校治理”學術年會。
  6. 2015年11月11-12日,在江蘇徐州參加江蘇省社科界第九屆學術大會“教育與社會學”專場。
  7. 2015年5月23-25日,在青島參加教育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辦的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
  8. 2014年12月6日,在蘇州大學參加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大會。
  9. 2014年12月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參加中國教育信息化(教育技術)行業新年論壇暨2014中國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學術峰會。
  10. 2014年1月16-17日,在香港公開大學參加Inaugu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and Flexible Education。
  11. 2012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北京國誼賓館參加第十六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現場決賽暨頒獎大會。
  12. 2012年8月10-12日在清華大學參加“技術促進教育變革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EITT)”。
  13. 2011年11月5-6日,在北京遠望樓賓館參加“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11年度立項課題負責人國家級培訓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工作會議”。
  14. 2011年10月28-30日,在重慶縉雲山天香園參加“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公共服務平台招標方案研製工作會議”。
  15. 2011年8月3-5日,在黃山陽光酒店參加“2011年第十三屆中國系統仿真技術及其套用學術年會(2011CCSSTA13th)”。
  16. 2011年7月22日,參加“走進中科院”活動,參觀考察了“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自動化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直線加速器、環形加速器、北京譜儀、同步輻射裝置)”等。
  17. 2011年5月13日,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參加“2011北京教育信息技術高峰論壇”。
  18. 2011年4月18日,在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路培訓中心參加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舉辦的“《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育質量標準(徵求意見稿)》高級研修班”。
  19. 2010年12月17日,在北京崇文門飯店參加“首批北京市屬高校數字校園示範校建設專家指導會”。
  20. 2010年11月18-19日、25-26日,在北京香山飯店參加“北京市中國小數字校園實驗校國小組、中學組培訓會”。
  21. 2010年10月30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英東學術會堂參加“首屆創新中國論壇”。
  22. 2010年9月15-16日,在北京九華山莊參加“北京市中國小數字校園試驗校專家評審指導會”。
  23. 2010年3月10-14日,在北京京師大廈參加“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平台建設方案研討會”。
  24. 2010年3月4-6日,在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參加CITE(Cent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主辦的“2010年度資訊科技教育會議(CITE Research Symposium, CITERS2010)”。Main theme is “E-learning design and design for learning”.
  25. 2009年12月16日-17日,在北京諾林大酒店參加“北京市屬高校數字校園示範校建設單位申報評審會”。
  26. 2009年11月16日,在廣州市金葉子度假酒店參加“教師網聯第四次專家工作會”。
  27. 2009年8月17-19日,在江蘇徐州師範大學參加“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The 8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Forum, ETIF2009),並在分論壇做報告,報告題目為“轉型期教育技術學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8. 2009年7月12-13日,在北京中苑賓館參加“第九屆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
  29. 2009年3月26-27日,在北京民族飯店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多語言學習網路空間’國際專家會議”(Cyber Network for Learning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Expert Group Meeting)。
  30. 2007年10月,在陝西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參加“第六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 (The 6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Forum, ETIF2007),並做分論壇報告,報告題目為“關於中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思考”。
  31. 2006年10月,在湖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參加“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The 5t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Forum, ETIF2006)。
  32. 2004年8月,在山東威海市委黨校參加“山東省信息技術教育研討會暨信息技術骨幹教師培訓”會議。
  33. 2004年7月,在山東德州參加“通用技術”培訓會議。

科研課題

  1. 參與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中詞條“數字校園”、“智慧校園”的(2015.9- 2016.12)。
  2. 參與2015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江蘇智慧教育發展戰略與政策建議”(課題編號:2015JDXM022)
  3. 主持2016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智慧學習環境中基於學習分析的干預機制研究”(課題編號:2016SJB880077,2016.7- )
  4. 參與寧波市智慧教育十三五發展規劃研製工作(2016.4- 8)
  5. 參與撰寫《中國基礎教育大數據發展藍皮書(2015)》(2016.1-2016.4)
  6. 主持《一帶一路國家教育概覽報告》的“教育信息化”專題的撰寫工作(2016.3-2016.5)。
  7. 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一般課題“促進學習方式轉變的信息化學習環境研究”(課題編號:BCA120025,2012.12-2015.1)
  8. 參與江蘇省十三五數位化教育資源發展規劃研製工作(2015.12-2016.10)
  9. 參與教育部-樂高“創新人才培養計畫”教師培訓基地建設項目(2016-2020)
  10. 主持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促進教育變革的智慧學習環境研究”(D/2015/01/44,2015.9- )
  11. 主持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重點課題“促進教育變革的智慧學習環境研究”(146222117,2014.7-2016.12)
  12. 參與“深圳市羅湖區智慧教育綜合服務平台規劃(2014~2017)”研究(2014.5- 2014.8)
  13. 主持2012年江蘇師範大學博士學位教師科研支持項目“高校教育信息化協同建設理論與模式研究”(12XWR012,2013.1- )
  14. 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理論與方法研究》(項目批准號:11YJC880121,2011.6- )
  15. 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揭示聾人認知規律及其無障礙數位化學習資源建設研究”(項目批准號:BCA110025,2011.7- )
  16. 獨立承擔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畫資助項目——“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較研究”(項目編號:CX07S_006r,2007.8-2008.6)
本課題從文化、哲學、生態學、心理學、傳播學和社會學視角下透視了教育信息化的內涵,探討了中外教育信息化的歷史演進、內涵和意義,進一步深入分析和比較了中外(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教育信息化,深入分析和比較了中外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外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問題,中外數位化教育資源,中外教育信息化法規、標準與評價,中外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中外教育信息化產業,中外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5. 獨立承擔徐州師範大學研究生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批准號:07YW051,2007.6-2008.6)
6.參與北京市中國小數字校園工作規劃及評估實施方案研究(2010.7-2011.4 )
7.參與北京市29所中國小數字校園實驗校申報評審工作(2010.8)
8.參與教育部-微軟“攜手助學”(Partners in Learning,PiL)二期創新教師項目評估工作(2010.8)
9.參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信息化建設部分”解讀撰寫工作(2010.3-2010.4)
10.參與北京市屬高等學校數字校園示範校建設評審工作(2009.12)
11.參與北京市38所中國小數字校園實驗校申報方案評審工作(2009.12-2010.1)
12.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教育學科)國家一般課題(批准號:BCA060016)子課題《基層三種遠程教育機構(電大、奧鵬中心、高校中心)教學支持服務模式的比較研究——以韶關市境內三所遠教機構為例》(2009.2-2011.1)
13.參與北京市中國小信息化規劃及數字校園評估規範研究項目(2009.3-2010.3)
14.參與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教師教育課程共享方案”設計(2009.9-2011.4 )
15.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語言學習網路空間”(Cyber Network for Learning Languages)的可行性研究(2009.1-2009.5)
16.參與教育部遠程與繼續教育處網路教育從業者專業化培訓平台設計與測試工作(2008.12-2009.4)
17.參與教育科研基礎設施IPv6技術升級和套用示範項目子項目“下一代網際網路教師教育創新支持系統套用示範”(2009.1-2009.3)
18.參與江蘇省委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辦公室橫向課題《江蘇省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多媒體課件設計製作規範》的研製(2007.12-2008.5)
19.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聾教育數位化資源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研究(課題批准號:DCA060095,2006.12-2009.3)
20.教育技術學科網建設研究(2007.5- )
“教育技術學科網”是由徐州師範大學信息傳播學院省教育技術學重點學科(國家特色專業)建設經費支持建設的公益性網站。本站的建站宗旨:用你我智慧共建教育技術學的交流研究平台,共享優秀教育資源,促進教育技術學科的健康發展,服務教育,服務社會。
截至2011年8月31日,該網站總頁面流量為6,695,682,總計來訪4,911,317人次,年訪問量達100萬人次。教育技術學科網受到教育技術學界的廣泛關注,正成為教育技術學人的重要精神家園和學術交流平台。

科研成果

論著
  1. 《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學》(35.7萬字),王運武 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11月。首次倡導“創立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學,加強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研究,培養高層次的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人才,強化有效執行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以提升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科學性、精準性和適用性”;首次倡導“強化教育信息化立法研究,儘快制定《中國教育信息化促進法》,以教育信息化立法保障教育信息化未來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彰顯教育信息化的價值和效益”。
  2. 《中國教育信息化均衡發展研究》(24萬字),魏先龍 王運武 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11月。
  3. 《基於協同理論的數字校園建設的協同機制研究》,王運武 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首部將協同理論引入教育信息化領域的著作,首部倡導利用協同理論指導數字校園建設的著作。
  4.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較研究》,王運武 陳琳 著,電子工業出版社,37.7萬字,2008年6月第1版。
  5. 《現代教育技術》,陳琳 主編,王運武參編第二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
  6.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解讀》,顧明遠 石中英 主編,劉臻 劉冬雪 王運武撰寫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期刊論文
  1. 《新興技術推動高等教育形成創新文化——<2016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王運武 唐麗 王洪梅,《中國醫學教育技術》(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16年第3期。
  2. 《多視角下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問題研究》,魏先龍 王運武,《教學與管理》(核心期刊),2016年第12期。
  3. 《智慧學習環境下學習分析中的干預機制研究》,唐麗 王運武,《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6年第2期。
  4. 《論創立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學》,王運武,《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RCCSE核心期刊),2016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16年第7期篇目輯覽。
  5. 《新加坡終身教育的特色與啟示》,王運武 王其雲,《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
  6. 《關於加快制定<中國教育信息化促進法的戰略思考》,王運武,《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3期。被“今日頭條”、搜狐教育、中國教育信息化等20多家媒體轉載報導。
  7. 《我國微課程資源發展現狀及其對策研究》,楊曼 王運武,《教育導刊》,2015年第10期。
  8. 《數位化學習資源視覺要素設計研究》,祖寧 王運武 李子運 王洪梅,《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年第14期。
  9. 《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學習發展性評價模式研究》,周靜 王運武,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10. 《基於移動APP的微課程資源最佳化設計研究》(1萬字),張臨英 晉欣泉 楊曼 王運武,《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11. 《新興技術促進高等教育創新與變革——<2015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深層次解讀》(1萬字),王運武 周靜 楊曼,《中國醫學教育技術》(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15年第3期。
  12. 《學習方式何以變革:標準與路徑》(1.5萬字),王運武 朱明月,《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2015年第3期(《新華文摘》2015年第15期全文轉載)。
  13. 《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課設計研究》,陳琳 王運武,《教育研究》(CSSCI、權威期刊),2015年第3期。
  14. 《國內數字校園研究綜述分析:基於2010-2012年文獻》(1萬字),朱明月 王運武,《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15. 《近十年中國遠程教育學習者輟學問題研究綜述》,周靜 王運武,《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16. 《我國數位化學習資源研究綜述》,楊曼 王運武,《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年第4期。
  17. 《讓學習更開放和靈活:新興模式和方法——首屆開放及靈活教育國際會議(ICOFE2014)綜述》(1萬字),王運武,《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18. 《智慧校園的智慧性設計研究》,於長虹 王運武 馬武,《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9期。
  19. 《新興技術如何變革高等教育——<2014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深層次解讀》(1.1萬字),王運武 周靜 楊曼,《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年第4期。
  20. 《中新教育技術發展比較研究》(1萬字),王運武,《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5期。
  21. 《中國台灣地區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及其啟示》(1.2萬字),王運武,《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4期。
  22. 《關聯主義知識觀要義闡釋——網路時代知識變革的視角》(1.3萬字),劉菊 王運武,《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2期。
  23. 《大數據背景下數字校園建設的目標、內容與策略》,於長虹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3年第10期。
  24. 《日本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概覽及其啟示》,魏先龍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3年第9期。
  25. 《微型學習視野下的微課程設計及教學套用研究》,李小剛 王運武 馬德俊 靳素麗,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13年第10期。
  26. 《教學視頻支持下的網路時代個性化學習研究》,李小剛 靳素麗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2013年第13期。
  27. 《“數字校園”向“智慧校園”的轉型發展研究——基於系統思維的分析思辯視角》(1.5萬字),王運武,發表於《遠程教育雜誌》(CSSCI)2013年第2期。
  28. 《班班通數位化教育雲資源庫的構建研究》(1.2萬字),方兵 楊成 王運武,發表於《遠程教育雜誌》(CSSCI)2012年第6期。
  29. 《協同學視野下的數字校園建設——數字校園建設中的戰略協同與團隊協同》(2萬字),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2年第7期。
  30. 《實現數字校園協同效應的八種作用機制》(1.8萬字),王運武,發表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3期。
  31. 《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研究的現狀與未來》,王運武 陳琳,發表於《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年第1期。
  32. 《數字校園協同效應的產生及其提升策略》(1.5萬字),王運武,發表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1期。
  33. 《科研新手到專家的必備技能——學會學習隱性知識》,王運武,發表於《科技導報》(核心期刊),2011年第28期。
  34. 《協同學視野下的數字校園建設——數字校園系統的協同進化與協同發展》(1.1萬字),王運武,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10期。
  35. 《協同提升數字校園價值——基於數字校園建設案例的分析》(1.2萬字),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9期。
  36. 《畢業論文指導平台與普通網路方式實現指導的差異》,梁德深 王運武 詹斌 黃劍文,發表於《現代計算機》,2011年8月中旬刊(核心版,總第371期)。
  37. 《我國數字校園建設研究綜述》(2萬字),王運武,發表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擴展源)2011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11年第11期“教育技術”欄目索引)
  38. 《基層遠程教育機構網路教學支持模式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廣東省韶關市三種遠教機構為例》(1萬字),梁德深 陳勝兵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2期。
  39. 《自然辯證法視角下的教育技術學的形成與發展》,王運武,發表於《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第3期。
  40. 《基於網路的學科信息傳播平台——學科網構建研究》,陳琳 王運武 徐華平,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0年第12期。
  41. 《論信息化學習方式及其數字資源形態》(1.1萬字),黃榮懷 陳庚 張進寶 王運武,發表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擴展源)2010年第6期。
  42. 《課堂話語分析初探》,孫傑 王運武 趙興龍,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10年第9期。
  43. 《國外中國小數字校園:進展與啟示》,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5期,轉載於《教育情報參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2010年第11期、《普陀教育技術套用研究》2010年第4期、《教育文化論壇》2011年第2期(文摘)。
  44. 《中國小數字校園最佳化發展的思考》,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轉載於《普陀教育技術套用研究》2010年第3期。
  45. 《教育技術工作者角色的歷史變遷——兼論新時期的歷史使命》,王運武,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09年第5期。
  46. 《基於實踐的聾教育數位化資源建設的思考》,陳琳 周惠穎 徐華平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3期。
  47. 《教育信息化發展亟需轉型》,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轉載於《教育情報參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2009年第5期。
  48. 《中國教育技術改革發展三十年》(1.2萬字),陳琳 王運武,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教育學——人大複印資料- 2009-07全文複印。
  49. 《多視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視》(2.36萬字),王運武 陳琳,發表於《開放教育研究》(核心期刊、RCCSE權威期刊、CSSCI)2008年第3期,P37-46。
  50. 《關於中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思考》,王運武 陳琳,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08年第8期。
  51. 《對國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王運武,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08年4期。
  52. 《我國數位化教育資源現狀及發展策略》,王運武,發表於《中國教育信息化》(CSSCI擴展源)2008年1期。
  53. 《我國香港和台灣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及其啟示》,王運武,發表於《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2期。
  54. 《思辨中演進的教育技術學》(1萬字),王運武,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7年11期。
  55. 《功能情境主義與教學設計》,王運武,發表於《教育技術研究》2007年5期。
  56. 《論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性質》,王運武 王太昌,發表於《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7年3月第120期。
  57. 《關於美國教育技術概念演化的分析與思考》,王運武,發表於《教育技術導刊》2006年第6期(總第018期)。
  58.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發展不平衡問題的解決》,王運武,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增刊,收錄於《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教學論文入選榮譽證書”。
會議論文
  1. 《論創立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學》,王運武,錄用於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2015年“高等教育現代化:體制改革與高校治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5.12。
  2. 《中國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世紀變遷》,王運武,錄用於《全面深化改革 江蘇新機遇·新思考·新探索》(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大會論文集),2015.7。
  3.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and Its Training Strategy. Wang Yunwu, Inaugu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and Flexible Education, 16-17 January 2014, Hong Kong.
  4. Analyses on Hierarchical Model of Teaching Skills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Jie Sun, Cui Kang, YunWu Wang.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Volume 216, 516-52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Environment, Ecoinformatics and Education (CSEE2011), August 21-22, Wuhan, China. (EI, ISTP)
  5. Exploration on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in Education. Yunwu WANG, Lin CHEN. 2011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CCSSTA’2011), August 4-7, Huangshan, China.(ISTP)(2011年第13屆中國系統仿真技術及其套用學術年會)
  6. 《立足學科建設,創建教育技術學人的數位化學術家園——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網建設回顧與展望》,陳琳 王運武 徐華平 劉連啟,發表於2010年教育技術國際研討會(ETIF2010)論文集《深化教育技術研究與實踐》,韓錫斌 徐福蔭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0。
  7. 《轉型期教育技術學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王運武,發表於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9)論文集《信息化時代教育技術套用與創新》,陳琳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8。
  8. 《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問題探析》,王運武,錄用於第四屆全國教育技術博士論壇(The 4th Doctoral Foru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TDF2008),2008年10月。
  9. 《教育技術學學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王運武,發表於《教育技術的創新、發展與服務》(上冊),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6)論文集,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0。
報紙
1. 《重構教育信息化產業生態鏈》,王運武,發表於《人民政協報》,第5645期(2010-05-26)第11版。
2. 《關於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王運武,發表於《北京師範大學校報》,第217期(2009-06-10)第02版。
3. 《治學經驗介紹》,王運武,發表於《徐州師範大學研究生報》(XZNU Postgraduate)第2期(2008年11月22日)。
4. 《為國儲才建奇功 敬文精神永流傳》,王運武,發表於《徐州師範大學校報》-第401期(2008-10-20)-第03版:第3版。
5. 《教育技術學及其對教育的影響》,王運武,發表於《聊城師範學院報》(2002年更名為《聊城大學報》),第9期 總第340期(2001年4月14日)。
獲獎
  1. 2014-2015年度江蘇師範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 《學習方式何以變革:標準與路徑》,王運武 朱明月,2015年度“江蘇省社科套用研究精品工程”獲獎項目一等獎,2016.7。
  3. 2016年榮獲江蘇師範大學本科生畢業設計優秀指導老師。
  4. “激發動力、創新導引”研究生培養創新探索,陳琳、李子運、楊現民、王運武、朱守業,江蘇師範大學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特等獎。
  5. 江蘇師範大學2013-2015年聘期考核被評為優秀。
  6. 《基於協同理論的數字校園建設的協同機制研究》,王運武,江蘇省第十二次高教科研成果二等獎,2015.11。
  7. 《智慧校園的智慧性設計研究》,於長虹、王運武、馬武,河南省教育廳信息技術教育工作中貢獻者一等獎,2015.8。
  8. 《教育技術學碩士生“學-研-創”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陳琳、李子運、朱守業、王健、黃如民、王運武、楊現民、楊成,江蘇省2015年度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成果三等獎。
  9. 《基於網路的<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教學及形成性考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梁德深、王運武、張小章、陳小凡,廣東電大系統第一屆理工科教學大賽二等獎,2014.11。
  10. 2014 年度,被江蘇師範大學評為校先進工作者。
  11. 《中國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世紀變遷》,王運武,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編號:JSSKL2014JS003。
  12. 《從專科到博士——有夢想總會成真》,王運武,徐州市委教育工會“我的青春故事匯”徵文榮獲三等獎。
  13. 《教育信息化人才立體、多元創新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陳琳、蔡國春、李子運、黃如民、王帆、王運武,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13年。
  14. “教育技術學科網”,王運武 席春榮 徐華平 劉連啟 王健,榮獲第十六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高等教育組教育教學工具類軟體系統一等獎,2012.12。
  15. 《基層遠程教育機構網路教學支持模式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廣東省韶關市三種遠程教育機構為例》,梁德深 陳勝兵 王運武,第八屆全國成人教育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二等獎。
  16. “教育技術學科及專業發展的創新探索實踐”系列論文,陳琳 王運武 張琪 徐華平 黃如民,江蘇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10。
  17. 《基於實踐的聾教育數位化資源建設思考》,陳琳 周惠穎 徐華平 王運武, 江蘇省高校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
  18. 《關於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王運武,北京師範大學“謀劃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徵文二等獎,2009.9。
  19. 《轉型期教育技術學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王運武,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9)徵文一等獎,2009.8。
  20.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較研究》,王運武,江蘇省2009年度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009.7。
  21. 《多視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視——價值哲學、社會學、生態學視角》,王運武,2007年中國教育技術年會徵文二等獎,2007.11。
  22. 《關於中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思考》,王運武 陳琳,第六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7)徵文二等獎,2007.10。
  23. 《功能情境主義與教學設計》,王運武,江蘇省高校教育技術研究會技術委員會暨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校工科專委會(華東北)2007年會徵文三等獎,2007年8月7日。
  24. 《移動無線技術及其在教育中的套用》,王運武,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師範院校專業委員會教育技術徵文二等獎,2006.11,證書編號:063030。
  25. 2008年4月,獲得研究生朱敬文特別獎學金。(徐州師範大學朱敬文特別獎學金每年評定2名)
  26. 2001年,獲聊城大學教育技術系(已更名為傳媒技術學院)學術科研獎;象棋大賽三等獎;聊城大學網頁大賽三等獎,攝影大賽鼓勵獎。
研究報告
1. 《北京市中國小數字校園評估規範研究報告》(撰寫約9.2萬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網路和信息中心採用,完成時間:2010年3月。
2. 《北京市中國小信息化規劃研究報告》(共14萬字,其中撰寫約7萬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網路和信息中心採用,完成時間:2010年3月。
3. 《北京市中國小信息化發展規劃(2011-2015年)評審稿》(1.4萬字,主要執筆人之一),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網路和信息中心採用,完成時間:2010年3月。
4. 《北京市中國小信息化規劃及數字校園評估規範研究項目調研及專家諮詢會紀要》(撰寫約9萬字),完成時間:2010年3月。
5. 《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免費師範生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享實施方案》(共3.7萬字,其中撰寫約2萬字),被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採用,完成時間:2010年1月。
6. 《總幹事關於建立由教科文組織贊助的多語言學習網路空間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草案)》(約1萬字,參與撰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採用,完成時間:2009年4月。

學術報告

1. 《關於加快制定<中國教育信息化促進法>的戰略思考》,北京“國內教育信息化產業套用團體標準項目研討會”暨“標委會成立大會”,2016.6。
2. 《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信息化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江蘇省鎮江市教育局,2016.3。
3. 《課堂觀察數據分析——大數據時代的混合教研》,應邀參加北京市朝陽區基於大數據的教研研討會,2016年3月。
4. 《課堂觀察數據分析——大數據時代的混合教研》,徐州市鼓樓區教育局舉辦的混合教研活動,2015年12月18日。
5.《課堂觀察數據分析》,中央電教館舉辦的“基於融合理念 創新課堂教學”混合研訓活動(漢中),2015年10月15-16日。
6. 《彰顯區域教育信息化價值的戰略思考》,徐州華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5.1。
7. 《新加坡的終身教育體系及其啟示》,江蘇師範大學教育學部,2014.12。
8. Use Digital Campus to Facilitate Lear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Life in China,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2013.11.
9. 《網路教育學院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研究中心(R&D Center for Knowledge Engineering),2010.10。
10. 《轉型期教育技術學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分論壇(ETIF2009),2009.8。
11. 《教育信息化轉型期的思考——兼論新時期教育技術工作者的使命》,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知識工程研究中心(R&D Center for Knowledge Engineering),2009.3。
12. 《關於中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思考》,第六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分論壇(ETIF2007),2007.10。

公益活動

1. 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與博士研究生同學,多次到北京市農民工子弟學校——利民學校,進行支教和科學普及活動。
2. 2006年12月至今,一直從事教育技術領域公益性網站——教育技術學科網的建設與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