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凡,男,漢族,國籍中國,國民黨官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超凡
- 出生地:溫州市永強區七甲
- 出生日期:1887
- 逝世日期:1945
辛亥革命 積極參與,辦學清黨 抗日自衛,世事百年 歷史留痕,
辛亥革命 積極參與
王超凡(1887-1945),名人驥,以字行,出生於溫州市永強區七甲(今龍灣區沙城),就讀於永興羅山書院(今龍灣永興國小)。1906年入浙江省溫州市第十師範學堂(今溫州中學)學習。
1908年去杭州,考入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就讀。其恩師馬敘倫先生是積極參加辛亥革命、回響並參與武昌起義、浙江光復的愛國鬥士。該校許多教員都是思想進步的革命志士,校內革命風氣濃厚。
王超凡在校受民主思想薰陶,結識了陳其美、張繼、沈定一、王崑崙、戴季陶等革命志士,並加入同盟會,從此“以革命為依歸,奔走革命,不以敗餒”。
1911年,王超凡在陳其美直接領導下,進行革命活動。陳其美發動革命黨人準備杭州起義,王超凡受命協助籌款,購運武器,奔走於滬杭之間,歷經風險危難,萬死不辭。有一次,他從上海用空棺材裝運軍械入浙,途中為偵者察覺,他處危若定,乃以倖免。
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年底,王超凡回里,任溫州師範學堂附屬模範國小主任,1913年王超凡接辦《東甌日報》,自任經理兼總編輯。是年3月,袁世凱派人刺殺宋教仁,孫中山籌划起兵討袁失敗。王超凡激於正義,撰文寄予同情。7月,該報被地方當局查封。
1913年,袁世凱稱帝,舉國共憤,王超凡作反袁檄文,憤怒聲討袁賊罪行,影響很大,被譽為“浙南反袁第一人”。同時王超凡還參與浙江省警備第六區統帶戴任為首發動的反袁行動,毅然宣布溫州獨立。
未幾反袁事敗,當局大捕革命黨人,王超凡首當其衝。在萬分緊急情況之下,蒙永嘉縣警察局局長徐熙幫助,化妝乘轎,始逃離溫州,輾轉東渡至日本,考入東京明治政治大學,學習法律與經濟,繼續進行革命活動。
辦學清黨 抗日自衛
1917年,王超凡學成歸國。1919年,他與同學木乾齋、李子奇一起創辦溫屬女子師範講習所(現溫州二中前身),自任教員,為發展溫州教育事業,溫州婦女獨立解放貢獻力量。
1922年,《甌海公報》《東甌日報》合併為《溫州大公報》,王超凡自任編輯主任。1923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溫州大公報》一度停刊。1924年,中共獨立支部成立。共產黨人參加了統一戰線的國民黨永嘉縣黨部機關報《溫州大公報》工作。復刊後的該報由王超凡復任主編,共產黨員林平海等任編輯。該報著重宣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共合作後,國民黨永嘉縣黨部成立。第一屆委員會由國共兩黨代表組成,王超凡(國)、胡識因(共)等人參加。第二屆王超凡仍任常委。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舉國哀悼。溫州各界舉行追悼大會,公推王超凡主持,宣讀孫中山遺囑並作演講。王超凡自撰輓聯悼念曰:“辟吾華民治初基,有志竟成,四十年真如一日;排列強帝國主義,無思不服,億兆姓共表同情。”王超凡胞弟王人駒撰聯曰:“行易知難,學說在傅良陽明之上;破壞建設,功業居列寧甘地之間。”兩副輓聯當年均被選為浙江省優秀輓聯而傳頌一時。
孫中山逝世後,王超凡隨胡漢民、林予超、戴季陶、居覺生、鄒魯、沈玄盧等人,往來於武漢三鎮間,聯絡服膺三民主義的同志,充實力量,回響北伐。
是年國民黨員張繼、沈定一等在北京西山召開會議,國民黨分裂,王超凡站在了西山會議派一邊。此後曾任國民黨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浙江省執行委員兼商人部部長、永康縣縣長、諸暨縣縣長、衢縣(今衢州市)縣長、浙西行署參議、浙江省抗敵自衛總司令部高級參議等。
1943年7月,日寇登入溫州,溫州再度淪陷。王超凡在溫州組織抗敵後援會,被公推為會長。繼而在家鄉永強組織抗戰自衛隊,下設兩個中隊,第二中隊隊長由長子王思本擔任,操練隊員,枕戈達旦,愛國精神與民族氣節大受當年輿論的讚揚,當時有報載評論“正氣磅礴,奸邪匿跡,而(溫州第二次淪陷時)永強始終未遭獸蹄蹂躪者,先生之功不可沒也”,其隊伍曾奉命急赴抗日前線應戰。
世事百年 歷史留痕
綜觀王超凡一生,生長在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動、民族災難空前深重的年代,比較早就接受民主、共和等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投身到反封建帝制的鬥爭。早期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為推翻清王朝反動統治而奔走呼號。“拼得血肉填民主,博得頭顱換自由”,積極參與杭州起義與溫州獨立,為革命籌軍餉,運武器,雖歷經風雨險阻,仍矢志不移。
他致力宣傳三民主義等新思想、新文化,為開發民智,提高民眾覺悟,竭盡全力。他與同仁一起,合力創辦報刊如《東甌日報》、《溫州大公報》等,自任主編或經理,利用輿論陣地,宣傳反封建等思想,特別在孫中山反袁“二次革命”中,他憤怒聲討袁賊倒行逆施的罪行。以後在擔任地方政府各項要職時,他廉政勤政,辦了不少實事和好事,為社會開明、經濟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據民國34年3月2日《浙甌日報》所載《王超凡身後哀榮》一文報導,他去世後,靈柩自溫州城內運往永強,沿途民眾設香案祭奠不下數十處,途為之塞,送喪人竟達數千人。
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與個人所處政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以後的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中,他站在了西山會議派一邊,成為國民黨的右翼分子。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他擔任了國民黨浙江省黨部的清黨委員,逆歷史潮流而動,排斥異己力量,成為蔣介石反革命集團政治上的幫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