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裒院村

王裒院村

王裒院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阿陀鎮政府西北,其村民多姓鄭。據《鄭氏家譜》記載,明初鄭氏自河北棗強縣遷此立村,取名桃花村。因此地原本即有王裒墳,至清康熙年間又因其墳址建立王裒墓院,並樹立碑碣,栽植松柏,設立香火會。此後,王裒墓院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桃花村名便自然為其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裒院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
  • 人口數量:685 人
孝子傳說,王裒之墓,王裒的傳說,地圖信息,

孝子傳說

王裒院村是魏晉期間名士王修、王儀、王裒祖孫三代的祖居地。
孝子王裒的傳說歷史悠久,王裒一生忠孝之事跡,在當地周邊地區及全國各地廣泛流傳。
王裒院村
王裒院村
唐初在太宗李世民欽定並親見撰寫的《晉書》中,將王裒事作傳,列入孝友篇,開元七年,唐玄宗又將其收入《孝經》一書。與易、詩、書、禮、春秋、周禮、儀禮、公羊、穀梁、論語、爾雅、孟子並稱為《十三經》被儒家奉為經典,必讀之書。後又有人著 “二十四孝”一書又將其收入其中,明《嘉靖青州府志》載入孝友篇。清大臣著名學者,張之洞又將王修與王裒祖孫二人收在其著作《百孝圖》一書中,張之洞並贊王裒: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以後《二十四孝圖》、《三十六孝》、《二十四孝詩圖》等成為唱詞,或為年畫掛曆大量出版,魯訊在《朝花夕拾》有“二十四孝” 說,從此不但全國流傳,日本、朝鮮、新加坡、越南乃至英、法、美等國都有譯本,王裒之事績也隨之傳遍全世界。
據《晉書·王裒傳》載:王裒,字偉元,北海營陵即今昌樂縣人,魏晉時孝子。其祖父王修,為漢末名士。父王儀為魏司馬,隨司馬昭伐東吳,兵敗,被司馬昭嫁罪屈殺。王裒痛父屈死,決然負父遺骨從洛陽攜母返回原籍昌樂,投奔祖父生前好友華岩寺住持。住持憐友遺孤,撥幾畝廟地給王裒母子耕種。見王裒學識淵博,又用寺廟廂房辦起學堂,騁王裒授課,賺資以添家用。從此,王裒在故鄉以教授為業,兼事農桑,將父親遺骨安葬寺前,搭廬墓側,母子得以安家。裒母性畏雷,母歿後,每逢打雷,王裒就到母親墓前扶樹而哭,並大聲說:“母親莫怕,裒兒在此!”久而久之,樹為之枯。每次授課讀到《詩經?蓼莪篇》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時,無不痛哭流涕,泣下沾襟,學生們乾脆把《蓼莪篇》隔過不讀,以免老師聽見傷心落淚。
王裒院村
王裒院村
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稱晉後,大赦天下,論功行賞,發現王儀之死確屬冤案,下詔“平反”,詔令王裒承襲父爵。然而,時來運轉的王裒卻痛父非命,三征七聘皆不就,且立志永不面西而坐,以示永不仕晉。他在故里自甘清貧,教學之餘躬耕自給,計口而田,度衣而蠶,對母行其孝道,拒絕一切施捨饋贈。學生們偷著幫他割麥,王裒發現棄之不要。王裒教書育人,德操高尚,在營陵故里名聲甚佳,被推崇為“孝廉”。西晉末年,公元300年左右,山東賊寇蜂起,殺進營陵,鄉親勸他移渡江東避難,但王裒戀母墳壠,終不忍離去,不幸被亂賊所害。
據《昌樂縣續志·古蹟 志》載:“魏孝子王裒墓,在縣治東南五十五里之馬宋集迤東八里。”即今昌樂縣營丘鎮王裒院村。該村原名桃花村,因臨近王裒墓院,王裒墓每年農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日兩次香火會,影響深遠,景況壯觀,香火旺盛,聞名百里。日久,桃花村名漸隱,王裒院之名益顯,遂改名為王裒院。王裒院村位於昌樂縣城東南30公里,省道膠王路北,西距鎮住地馬宋5公里。王裒墓在村西,巍然突立,墓前至今立著明成化二年“魏孝子王裒之墓”碑。墓院兩側另有碑記六方,周圍有柏樹、國槐、白楊樹等,院貌樸素、寬闊、寧穆,望之令人肅然起敬。
“孝”乃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當地人感念其孝心,自康熙年間,始建王裒墓及墓院,栽松植柏,樹碑立傳, 香火日盛,百里聞名。王裒為母守孝的事跡,此後廣為流傳。《晉書 .王裒傳》中記載了王裒的故事,“王裒泣墓”列入《二十四孝》之一,遂成孝子典範,以教後人。中國歷代封建帝王無不尊崇儒學,提倡孝道,重視教化。《孝經》亦曾被列入“詩、書、禮、樂、易、春秋”七經之中,是歷代儒家學者必讀經書之一。

王裒之墓

王裒“聞雷泣墓”載入《二十四孝》以後,其孝子名聲歷代傳頌,到明朝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也就是王裒死後一千一百多年以後在王裒墓前豎上一塊高 2.2米寬1.1米,上書“魏孝子王裒之墓”,落款是“大明成化二年”的石碑(何人倡導失考)。至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馬宋街鄉貢生劉用貞慶賀其子劉約中武進士,願捐巨資修葺王裒墓院,磚砌垣墉以禁樵牧,並親手栽植六十六棵松柏於墓院內,為頌其善舉,當時昌樂縣令徐人元作詩一首刻碑立於墓院內。其詩曰“至性孤行絕代無,蓼莪詩廢感生徒,終身恥向西都坐,永痛長廬北海隅。墓築垣墉人共護,邑修俎豆吏躬趨,劉君手植森森柏,莫遺哀魂淚灑枯。”從此,王裒墓院巍然形成,松柏蔥鬱,香火愈盛。至嘉慶二年(1797年)昌樂縣令魏禮焯來拜謁孝子墓見周垣殘缺,磚蝕斑駁,有失觀瞻,毅然捐俸,重修孝子墓院,縣令帶頭,鄉紳效仿解囊捐資,百姓們也斗谷升豆以表其心,經過幾年的施工,將原來磚砌圍垣全部換成石灰砂漿打磨出漿的圍牆,牆厚50厘米高2.5米,牆頂磨磚對縫,工藝細緻堅固,此時墓院南北長近百米,東西寬約60米,占地三大畝(合10市畝),縣令魏禮焯撰文《重修魏孝子王裒墓引》刻碑以記其盛舉。到嘉慶20年(1816年)濰州知府竇炎又一次捐俸重修王裒墓院,竇公在濰政績聲望頗佳,他一帶頭牽動四鄰各縣,此次重修累計捐集錢一千八百多緡,聘請能工巧匠,經過近二年的施工,在孝子墓前新建涼亭三楹,八根八楞石柱巍峨挺拔,雕樑畫棟,斗拱飛檐,丹雘壯麗,松柏巍然,根據當時的建築水平,不失為方圓萬里著名的人文景觀,同朝知府閻學淳,特回故鄉祝賀,並親自撰文《重修王孝子墓院碑記》刻碑以記重修盛況(《昌樂縣誌》載),此時是王裒墓院的鼎盛時期。
王裒院村
王裒院村
據該村的老人講,墓院內那六十多棵兩摟粗的大松樹,沒有向西探的枝,即便是西邊發的枝也彎向東或南北,這更增加了老百姓對王裒的崇拜和神秘感,每年的古歷九月十七日(王裒誕辰)舉行相當隆重的拜孝子盛會,並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人燒香一封,添土一兜。日積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時期墓高20餘米。 1947年濰縣解放前夕,墓院內的六十多棵大松樹被陳金城的部隊全部割去修了碉堡。從此,墓院日漸凋殘,“文革”期間,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王裒墓院,是“四舊”魁首,首當其破,涼亭磚瓦木料拆去建了學校,八九座石碑修了橋,院牆墳堆被挖去填溝墊坑,從此,王裒院村猶在,王裒墓院蕩然無存。但王孝子及其精神,像山巒高峰一樣巍然屹立,普照千秋萬載。
聽老人們講,在王裒院墓涼亭子西間正面上方,原來有一塊赭底金字的長匾,上書“仙方活人”四個大字。字型端正秀逸,熠熠生輝。談起這塊牌匾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故事哩!在清朝光緒年間,汶河岸安丘境內某村有一個大戶忽然得了重病,臥床不起。四處求醫問卜無果。他的兒媳婦很孝順,聽說昌樂有個王裒爺很有靈氣,就前來求拜,結果王裒的神靈得到了應驗,其大戶吃了兒媳婦求來的神藥,沒多久竟康復如初。為了答謝王裒的救命之恩,其家請人做了一塊赭底金字的長匾,上書“仙方活人”四個大字,掛在了王裒墓院。王裒賜藥的傳說被人們一輩輩傳了下來。

王裒的傳說

傳說王裒院廟裡有許多上供用的盆子和碗,村民葬喪嫁娶大辦宴席時必去借用,用完後再送回,據說用了這些盆子碗就會沾上靈氣,辦什麼事都順利。農忙時節如果家裡無人照看孩子,送到廟裡,孩子會不哭不鬧、平平安安。當地人以此憑藉王裒的靈氣,祈求吉祥、平安。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王裒的生日)為香火會。香客遊人紛紛前來祭拜,或祈風調雨順,或求福壽康寧,或求神靈賜藥,以期獲得心靈的慰藉,至今廟會香火不斷。
孝子王裒和王裒墓院的傳說,具有歷史傳奇和神話色彩,也具有一定的信仰特徵,影響廣泛而深遠,所以不但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較高的文學價值,而且還具有廣泛的教育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價值。王裒墓院始建於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院內有王裒墓及多方不同朝代題刻的詩碑、碑記等,記載著王裒的生平事跡,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文化旅遊開發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經不多,年輕人更是知之甚少,孝文化在年輕人的思想意識中也逐漸淡薄,其故事傳說幾近失傳。因此,對王裒墓院進行綜合開發,加大對昌樂歷史、教育等文化的含量,建設成為向廣大青少年進行孝文化教育的基地,開發為具有特殊意義的旅遊景點,起到教化民眾,整飭民風,穩定社會的良好作用,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
昌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該項目進行了挖掘整理並申報為2008年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圖信息

地址:濰坊市昌樂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