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共有229戶,843口人,耕地1608畝,清沙土質,適宜種植小麥、玉米、西瓜、花生等作物。村班子健全,村民安居樂業和諧相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行行政村
- 耕地:1608畝
- 土質:清沙
- 作物:玉米、西瓜、花生
- 人口:843人
- 戶口:229戶
基本信息,歷史記載,文化情況,教育情況,經濟情況,
基本信息
村班子健全,村民安居樂業和諧相處。
1911年屬東明縣第六鄉,1933年屬第四區,1944年屬第三區,1955年屬東明集中心鄉樊貴屯小鄉,1958年至今屬東明集人民公社(鎮)
歷史記載
王行自然村 據《王氏家譜》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年)王姓始祖從山東省青州府益都縣中山西界大王莊遷居此地,村名為楊子賓屯”。多年後,村子周圍栽滿果樹,樹木成行,村名按姓氏居地改名為王行。
王行村現有159戶、590人,1098畝耕地。村民由王、郝、孟、李四姓組成。王姓人口最多,148戶,548口人。郝姓於明永樂年間由山東省青州府遷來,現有6戶、22口人。李姓於解放後由本鎮李行村遷入該村,現有3戶、14人。孟姓於解放前由本縣陸圈鎮孟莊村遷入,現有2戶、6口人。
張行自然村
張行自然村 張行自然村位於王行村西,一路之隔。相傳,早在明永樂二年(1404年)張姓始祖由山西洪洞縣老鴰窩遷此居住,當時村名為楊子賓屯(來歷不詳)。村四周皆沙地,莊稼產量低,村民廣植果樹,以防風固沙。幾年後果樹成行,果子掛滿枝頭,吸引了大量商販雲集於此,推車的、擔挑的,絡繹不絕,名噪一方,遂按姓住地改為張行。
張行村現有70戶、253人,耕地510畝。村民由張、郭、高、霍四姓組成。張姓現有58戶、210人。郭姓,遷入時間不詳,從張行村北郭行村(現已消失)遷來,現有9戶、33人。高姓,遷來時間不詳,由長垣縣東榆林村因親眷關係落戶居住,現有3戶、10人。霍姓現已消失。
張行村與王行村幾百年來和睦相處,形同一村,故文化教育,經濟發展等一切事宜皆與王行村同步。
民國初年,由王、郝兩姓商議由該村富戶人家(王一萬、王泮升、王山鋒、郝永順)出錢出物,發動本村及周邊村的村民出工築起了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的圍村寨牆。牆高6米,底寬8米,頂寬2.6米,每2.5米有一瞭望口。寨牆周圍有6米寬、3米深的寨溝。村寨有東西兩座大寨門,青磚砌成,門高5米,寬4米,上題“王行村”匾額,寨門上各架一門土炮,稱“大白龍”,還有抬槍數桿。寨牆有效地保護了該村及周圍村莊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解放後,隨著社會的安定,寨牆逐漸消失。
1943年,村民王鳳才參加黨的地下活動,1946年加入共產黨,擔任黨的地下聯絡員,多次給黨組織送情報,並與王南香、郝鳳修等人成立兒童團,站崗放哨,保護村民安全。1947年,王鳳才任三區王行鄉鄉長,為黨做了大量工作。1951年,村民李宋京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擔任排長職務。曾榮獲“英雄勳章”,並記一等功,回國後提升為連長,宣傳委員,後轉業回鄉。
文化情況
王行村崇尚武術,是當地有名的武術村。1918年,村里成立了武術隊,屬大紅拳派。教練王進德,手下弟子二、三十人,個個強壯彪悍,藝高膽大。農閒時經常四出賣藝,表演氣功、馱石磙、踏鐵釘、硬功、碎石、劈磚等功夫。一次,王進德與王永贊去外村看戲,路過吳莊村口時有隻大惡狗向他們撲來,緊要關頭,王進德一掌下去,狗頭裂成兩半,圍觀人群齊聲叫好。齊聲稱讚“王行王進德師傅的武術果然名不虛傳!”。武術隊逢年過節還舉行盪鞦韆,踩高蹺、耍九節鞭等比賽。
1999年,王五全、王慶春等人拜師學藝,成立了嗩吶班。王五全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二胡拉的悠揚高亢,民眾喜聞樂見。每到春節、元霄節,擔花籃的、扭秧歌的、吹嗩吶的,交織一起,熱鬧非凡,給村里增添了無限歡樂。
教育情況
解放前,王行行政村文化薄弱。解放後,仍有相當一段時間沒辦學校。直到1970年王行村才建立一個育紅班。1974年與李行行政村共建一所國小,由董金香任校長。1984年,為激勵本村教育事業發展,村里作出規定:凡學生考上中專以上者,由村委會為學生提供上學路費,並在村里演電影祝賀。此舉頗得民眾好評,也促進了該村教育的發展,全村大中專畢業生達到60餘人。
解放前後,當地沙質土地肥力不足,種的花生、高粱、小麥收成廖廖無幾,該村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果樹、蘆葦和林木。村莊周圍的沙地上栽植的果樹枝繁葉茂,每到農曆五月底,桃子、李子等果子成熟,吸引大量果販爭相購買,果樹的收入成為王行村一大經濟收入來源。蘆葦耐澇,大片大片的沙坑裡長滿了蘆葦,沙地蘆葦皮厚、質硬,是蓋房打葦芭的上等材料,又是編葦席、葦茓子的主要原材料。每年秋分過後,遍地蘆花飄蕩,煞是壯觀。人們爭相採集,用作織草鞋賣。當地人用蘆花擰在木鞋底上,俗稱草疙瘩,是一種很好的過冬“棉鞋”,既暖和,又防濕。寒露過後,四鄰八鄉的蘆葦用戶爭相來該村砍葦子,男女老少,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1959年以後,由於“共產風”的影響,果樹管理不善,品種過時,樹木老化,經濟效益日減。大食堂解散後,因缺少燒柴,果樹被村民偷偷砍掉燒火,果園消失殆盡。1970年,大搞平整土地,沙丘被鏟掉,沙坑被填平,大片的蘆葦,變成了大面積的平坦農田,王行村由果樹、蘆葦為主的副業村,變成了以農作物種植為主的農業村。
經濟情況
上世紀70年代初,在支部書記李邊彥帶領下,籌集資金3000元,建起了肥皂小作坊和小廣播喇叭廠。村里人有的在作坊里幹活,有的到外地搞推銷,還賺錢購買了汽馬車等大件農機具。村辦企業在當時的確紅火了一陣子。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了農業生產責任制,農民的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不斷改善耕作方式,推廣科學種田,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小麥單產由原來的八十斤提高到了400多斤,基本解決了民眾溫飽問題。在調整種植業結構的同時,還闖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子,積極發展養殖業。1985年以來,全村有85%的農戶飼養生豬和魯西黃牛,有的農戶養黃牛多達8頭,成了遠近聞名的養殖專業村。
1992年,是王行村人最榮耀、最風光的一年。這一年地、縣領導不斷到該村參觀考察養殖業和小康村建設工作,對王行村的構想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當年舉辦的魯西黃牛賽膘現場會上,村民王滿倉等五戶飼養的魯西黃牛,膘肥體壯,被評為一等獎,每戶還獎給一台桔桿青儲飼料機,王行行政村相繼被地、縣委授於先進黨支部稱號。村支書王俊生連年被評為優秀黨員,並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東明縣農村優秀科技人才”榮譽稱號。
1994年春天,村里組織一批村民到壽光縣等地學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回來後,村里拿出120畝耕地,發動各戶建大棚種蔬菜,建造了120個冬暖大棚和數個小拱棚,當年就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僅此一項,每年增加收入100多萬元。
1995年,村里推行大套行種植模式,實現了三種三收(小麥、西瓜、花生或棉花)。該村沙質土壤很適合種植西瓜、花生,所種植的西瓜個頭大,品質好,耐儲運,深得外地客商青睞。僅西瓜一項,人均增收近2000元。2004年,疏通溝渠3000多米,加高路基2600多米,解決了以往路基低洼,雨季積水,影響生產生活的問題,促進了經濟發展。同時建橋、涵、閘22處,方方地塊打了機井,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的目標,確保了農業產量的穩步提高。
近幾年,村幹部積極引導村民外出務工,常年外出務工人數不少於150人,年增收入100多萬元,成了王行村人致富的又一來源。如今的王行村,村民富裕,生活水平提高,村內街道呈棋盤式格局,農舍高門大院,新房排排聳立,他們將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雙手,把自己的家園建成一個和諧、富裕、美麗、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