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1931年8月他在華北水利委員會從事水利工作,直至1949年1月天津解放。在此期間曾任華北水利委員會工程師、處長、測繪組主任、華北水利工程總局局長等職。參加了永定河的規劃和治理,還參加了北運河屈家店塌河淀放淤工程。1934年在測候所茶淀測站附近建立了農業試驗場,後發展為茶淀農場。1935年參與建立了“中國第一水工試驗所”。在日本侵華時期,華北水利委員會曾隨國民黨政府南遷,王華棠兼任總務長,在江西、福建、四川等地參加了一些地方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日本投降後遷回天津。
1949年天津解放後,原華北水利工程總局改為華北水利工程局,王華棠任顧問。在他的主持下,舉辦了華北水利工程局技術幹部訓練班,並擔任訓練班主任,培養了近百名水利工作人員,其中一些人已成為天津水利事業的骨幹。1950年5月他擔任天津市人民政府水利處處長,負責組織推動城市防洪、河道治理和郊區農田水利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河道管理規則》(草案)、《河防養護工程實施辦法》、《內河碼頭管理辦法》等工程管理法規,還建立了雙林農場。1952年10月水利機構調整,調任市政工程局副局長。在1950年至1956年的防汛工作中,擔任市防汛指揮部的副指揮(副主任)。1955年.2月市政工程局改為建設局,繼續任副局長,1958年5月以後任建設局副總工程師。1958年他參加了為實現海河清濁分流、鹹淡分家的海河治理工程。1963年天津發生特大洪水,當時他雖年愈花甲,仍擔任市防汛指揮部工務處副處長,經常到抗洪第一線觀察水情,協助市領導籌劃抗洪決策。洪水過後又參加了市堵口復堤指揮部的領導工作。他一生從事水利工作近60年。
抗日戰爭初期,他曾因保護華北地區水文地形資料不落人日軍之手而被日軍追捕。抗日戰爭勝利後在華北水利工程總局任局長期間,曾機智地抵制向美軍提供海河流域地形圖的上級指令,維護了民族利益。天津解放前夕,有人勸其離開祖國大陸,但他堅持留了下來。1949年天津解放後,熱情投入祖國建設。1952年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1957年“反右”和60年代“文化大革命”雖遭到不公正待遇,仍沒有間斷其所從事的水利事業。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曾連續兩屆擔任天津市水利學會名譽理事長,1985年已82歲高齡,又榮任中國水利學會名譽理事。他積多年治水經驗,先後撰寫了《華北水利三十年》、《黃河中游調查報告》、《美國灌溉渠之用水量》等多篇重要文章發表在《華北水利》、《天津工程》等刊物上。在年邁多病走路都很困難的情況下,還力所能及地進行調查研究,對根治海河、保護水源和城市建設提出建議。1985年5月,實現了多年夙願,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從50年代初期,他還曾擔任多項社會職務。他是天津市第一、二屆人大代表,第九、十屆人大常委,天津市第一至四屆政協委員,第五屆政協常委,在天津市民盟第二至第八屆委員
會中歷任後補委員、常委、副主委、顧問。1991年1月病逝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