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菊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陝西蒲城
- 出生日期:1906
- 逝世日期:1975
- 名:若淵
- 字:菊人
童年介紹,成長經歷,煥發新春,
童年介紹
王菊人(1906~1975)名若淵,字菊人。祖籍陝西蒲城,清道光年間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王鼎五世孫。其父王廷鉽光緒年間進士,在翰林院任編修,攜眷居京城,王菊人生於北京。父早喪,王菊人6歲時隨母遷返原籍,就讀於私塾及縣高級國小堂,1924年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學。
成長經歷
在名師教導下拋棄顯親揚名思想,關心勞苦民眾,於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先後擔任過共青團成德中學支部書記、陝西青年社宣傳部部長等職。
1927年從成德中學畢業後返回蒲城,在縣高級國小任教員,並擔任共青團蒲城縣委委員,中共蒲城縣委委員、代理書記等職。大革命失敗後,中共蒲城地下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王被國民黨通緝,被迫離陝赴滬,考入上海藝術大學中國文學系,遂與中共組織失掉聯繫。後因生活困難,學費斷絕,到山東臨沂投奔楊虎城,被楊(時任暫編二十一師師長)派往該師所屬趙壽山團任政治指導員。
1929年秋調任楊的隨從秘書,跟隨楊走南闖北。1930年蔣、閻、馮中原大戰後楊任陝西省政府主席,南漢宸(中共黨員)任省府秘書長,王菊人任十七路軍機要科科長、楊虎城的機要秘書兼民政廳秘書(楊兼民政廳廳長)。在此期間,他協助楊穩定局勢,興修水利,還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積極完成中共地下組織交辦的工作。1932年,十七路軍所屬警備第三旅的中共黨員呂劍人、許天傑等在甘肅兩當地區舉行兵變失敗後,在西安被軍法處逮捕並判處死刑。王得知後,立即找楊說明情況並聲言與呂、許有同學之誼,因而將呂、許二人改判有期徒刑,後又設法予以釋放。1933年春,王被楊送往日本深造,與被迫離陝赴日的中共黨員南漢宸一起學習日文,討論時政,二人從當時的時局發展談到民族危機的加深,以及團體與個人的歷史責任,使王很受教益。同年9月,楊急電召王回國,說服被蔣介石調往平綏線的第四十二師馮欽哉部返陝歸建。事畢回西安,仍任楊的機要秘書。1935年秋,中共黨員謝華、徐彬如等秘密來陝籌組中共西北特別支部? 同年12月,汪鋒帶著毛澤東給楊虎城的親筆信到西安,楊虎城派王接待,並代表楊與汪談判,雙方就互不侵犯、互守原防、互派代表、紅軍在西安設立電台等問題達成協定。1936年春,中共中央北方局王世英、梁明德途經西安赴陝北向中共中央匯報工作,王奉命接待並作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王世英在西安期間還與楊虎城就停止內戰、合作抗日等問題進行了商談。4月初,王菊人還協助有關方面,對張學良先後飛洛川及延安與中共中央代表李克農、周恩來秘密會談,做了周到的安排。8月,毛澤東派紅軍聯絡代表張文彬到達西安。張於8月30日晚會見王,雙方就互不侵犯、互通貿易、軍事聯絡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王還特意購置了一部德制無線電台交張使用,楊虎城又委任張為上校秘書,住在十七路軍總部,隨時與中共中央取得聯繫。同年夏秋,王根據楊虎城的指示,先後在西安綏署特務營營、該營營副謝晉生家、閻揆要團西安留守處,以及淳化、洛川、宜川等地,設立了六處交通站和運輸站,使當時紅軍急需的文具、紙張、電池、醫藥等物品,通過這些運輸站不斷供給蘇區;使進出蘇區的人員,通過這些交通站順利往返。西安事變爆發前,王與高崇民等奉命起草有關絕密檔案,七晝夜“目不交睫”。事變發生時,王在張、楊的聯合指揮部里,沉著機智地協助指揮。臨潼扣蔣後,王兼任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委會政治處副處長、設計委員會委員,並擔負與中共代表周恩來等的聯絡事宜。南漢宸籌組十七路軍抗日同志會,他不遺餘力地給予支持與協助。他是楊最信任的部下之一,也是參與楊部機密的重要人物。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多方威逼楊虎城出國。1937年5月,楊離陝赴滬,出洋考察;王菊人與李壽亭、王維之等移居北平,與著名愛國人士張奚若、張申府、劉清揚等過從甚密。同年11月,楊虎城從歐洲歸來,王與申明甫、王炳南、王根僧等趕赴香港迎接,並多次提醒楊注意安全。楊被國民黨特務扣押後,王在西安東關購地築房,閉門“讀書”。此間,胡宗南設宴“招待”,“禮賢下士”,三次派人許以高官厚祿要王出山,他均予以回絕,表現了一位愛國民主人士的一身正氣。當他得知楊虎城在獄中備受折磨,兩鬢染霜時,曾寫下“懷舊情縷縷,感歲活年年。愧我無報,聞君鬢已斑”的詩句,表達了對楊虎城的無限思念之情。
1941年春,王與杜斌丞、楊明軒等積極進行中國民主政團同盟西北地方組織的籌建活動。1944年秋冬,他與郭則沉、杜斌丞、楊明軒等發起成立中國民主同盟西北總支部籌備委員會,使民盟活動在陝西地區迅速展開。1946年,關中軍分區副司令員、楊虎城的長子楊拯民寫信給王,請其邊區一行。他化裝後秘密通過封鎖線,前往關中軍分區所在地馬欄,與中共關中地委書記張德生商討組織地方武裝開展民主運動及趙壽山、孔從洲部起義等問題。對王的革命活動,胡宗南曾多方威脅,並派特務嚴密監視,但王以“手提頭顱忘生死”的氣概,不顧安危,繼續堅持革命鬥爭。1947年3月24日,王與杜斌丞突遭國民黨反動派逮捕,被關押在西安新城秘密監獄,雖經嚴刑逼供,但王堅貞不屈。杜斌丞鼓勵他說:“你還年輕,要好好排解,將來為革命出力。”並寫了《牢中慰問同難王菊人同志》五絕一首:“我志匪石轉,君心比月明”,“衷懷誠坦坦,自足慰吾情。”1949年春,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在望,胡宗南倉皇南逃。王被押至四川境內,乘亂機智脫身,同年冬返回西安,聞楊虎城在重慶遇難,一慟幾絕。後赴北京醫病,受到周恩來的親切慰勉。
煥發新春
1950年起,王先後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委員,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交通廳副廳長;1951年加入民革,任民革第二、第三、第四屆中央委員,民革陝西省第一、第二、第三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政協陝西省第二、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等職,還是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75年1月4日在西安病逝。生前留言將蒲城之故居捐給政府。1997年,蒲城縣人民政府將其改建成王鼎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