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松花江鄉五一村姜家店屯西北的二級三級台地上,因地形酷似烏龜的脖子伸入松花江的漫灘地,故俗稱“王脖子山”,為新石器時代延續到漢代的遺址,面積約60萬平方米。

王脖子山遺址群發現於1982年,1993年春、1994年春先後兩次對遺址進行調查和複查。遺址長約1200米,寬約500米,西側和南側暴露出的文化層厚約1.5米,遺物複雜豐富,文物價值較高。採集到的大部分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遺物。主要遺物有石器、骨器、陶器、銅器、鐵器等。王脖子山遺址群的諸多古代文明遺蹟印證了巴彥悠久的歷史,為研究巴彥縣自然、歷史、人文、資源、文化和發展進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013年5月,王脖子山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脖子山遺址群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松花江鄉五一村姜家店屯西北的二級三級台地上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至漢代
  • 占地面積:約 60000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0124-1-124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82年,驗道組文物普查時發現王脖子山遺址群。
1993年春、1994年春,先後兩次對王脖子山遺址群進行調查和複查。
1996年8月,文物普查時發現沙場遺址。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全景

遺址特點

綜述
王脖子山遺址群屬新石器時代延續到青銅至鐵器時代遺址,位於巴彥縣南部松花江北岸二級、三級台地上,東北距縣城12千米,南距松花江1.5千米,西距少陵河0.5千米。遺址群包括王脖子山遺址(面積約1000×500平方米)、沙場遺址(面積約500×300平方米)、山頭遺址(面積約50×50平方米)、東頭遺址(面積約50×100平方米)、山下遺址(面積約100×50平方米)和喬家崴子遺址(面積約500×500平方米)。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位置圖
王脖子山遺址
王脖子山遺址,位於巴彥鎮西南11千米,松花江北岸二級台地的隴崗上,隴崗高出周圍平原50~70米,自西向東連綿起伏10餘千米,北側呈緩坡與平原相連,南側與西側是較陡峭土崖,隴崗上面已經開墾為耕地。遺址位於隴崗西南邊緣地帶,因地形酷似烏龜的脖子伸入松花江的漫灘地,故俗稱“王脖子山”。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長約1200米,寬約500米,面積約60萬平方米。遺址西側和南側暴露出的文化層厚約1.5米,內含遺物複雜豐富。
從王脖子山遺址採集大量的標本上看,這一文化遺存具有獨特的屬性。在松花江堡榜希墊中游流域形成了一個新的文化內涵。該遺址的陶器既有白金寶文化的特點,也有與慶華遺址相似之處。其中白金寶文化的篦紋陶大量使用,以及橫橋狀板耳器都與白金寶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該遺址的甲骨片、橫橋耳陶器、重唇罐、鋸齒沿罐、陶豆、陶隔、壓制石鏃、彩陶等又與賓縣慶華堡寨遺址有著明顯的繼承關係。遺址的重唇罐附加堆紋罐等皆屬靺鞨文化系統。並與黑龍江省東部三江平原早期鐵器時代文化遺存亦有聯繫,陶支坐、鋸齒狀口沿罐以及橫橋裝飾耳罐是其考古文化的特點之一。
從打制石器、壓制石器、磨製石器到放備項達鐵器和青銅器飾件的發現,該遺址的文化面貌是多源的,從新石器到青銅時代,一直延續到早期鐵器時代的持續性和共生性是其本身的特徵之一。遺址的規模證明該部落群體是一個文化特徵鮮明、人口眾多的較為集中的聚居區,具有一種酋邦或邦聯的核心屬性和功能。
沙場遺址
沙場遺址,位於巴彥縣松花江鄉姜家店村西1千米,王脖子山西南的漫崗上,西距少陵河約300米。遺址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3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3~1米。

文物遺存

綜述
王脖子山遺址群採集到的大部分是新石晚棕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遺物,還有大量的魚骨和各類獸骨等。
石器
石球,是數量最多,最具特點的遺物。多數石球為天然礫石,少量加工形成圓形、橢圓形,大者直徑約15厘米,小者8厘米形狀不一,略呈圓形,多數做錘砸使用,也稱“錘砸器”,石球錘砸使用痕跡非常明顯,多分布於石球尖端和楞面上。
打制石器,原料多為石遂石、瑪璐等,方法為錘擊產生,石片長度大於寬度,其中廢石片較多。成型的石器是經過二次加工的,壓製成器多為鐵、刮削器等,石核台面為修整台面,石片分布四周,石核側面為近三角形。
磨製石器,石料為石遂石、灰色岩石等,多為通體精磨。其中石斧較多,修鑿非常規整,多為孤刃,截面為橢圓形,尾部呈圓鈍狀還發現有石磨盤、磨棒等。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石器圖
玉器
玉器多為採集,顏色多樣,器物類型多為管飾、墜飾、玉璧、玉瑗等組成。玉器的琢制方法較為原始,玉璧的邊緣較薄,成刃狀。
陶器
陶器最為複雜,且品種多樣,紋飾繁縟,絕大多數為夾砂陶。製作手法為手制,並用泥圈套捆記屑接法成形,彩陶則多為紅衣陶。多數陶器器壁較薄燒制火候較高。發現了陶案,採集陶片中能夠復原的器型約10件。從採集的大量陶器殘片上看可辨別的器形有豆、鬲、陶支座祝料雄、紡輪、網墜、碗、直口罐、重唇罐、鋸齒紋口沿罐、缽、杯、壺等。
陶器的紋飾有刻劃紋、錐刺紋、拍印紋、乳釘紋、附加堆紋等。除此之外還有由1~3種的複合紋飾組成,圖形有篦點紋、弦紋幾何紋等,具有紋飾的陶器多為紅衣陶,而黃褐與黑褐陶則多為素麵。陶器的斷淚旋器耳等飾件已有採用“鑲嵌”法,少數為粘接法。陶器器底多為平底器,少數為假圈足與圖底器。該遺址陶器品類較多是其最大的特點。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陶器圖
骨器
骨器較發達,有錐、甲片、陶紋工具、匕、鏃、鹿角錐等。特別是骨甲片,在骨器類中較多,且製作規範。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骨器圖
青銅器
青銅器皆為小件,有鏃、銅泡、扣、帶卡、飾物等,其中一枚銅泡開裂後,又用細銅絲連輟而成,成了這一遺址中古人修青銅器飾件的實例。
鐵器
鐵器主要有鐵钁、鐵鏃等。

研究價值

王脖子山遺址群發現對研究中國東地區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產生活狀況及人類歷史進化發展進程有著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1999年1月10日,王脖子山遺址群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王脖子山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王脖子山遺址群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松花江鄉五一村姜家店屯西北的二級三級台地上。
五一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王脖子山遺址群,路程約7.9千米,用時約16分鐘。
沙場遺址
沙場遺址,位於巴彥縣松花江鄉姜家店村西1千米,王脖子山西南的漫崗上,西距少陵河約300米。遺址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3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3~1米。

文物遺存

綜述
王脖子山遺址群採集到的大部分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遺物,還有大量的魚骨和各類獸骨等。
石器
石球,是數量最多,最具特點的遺物。多數石球為天然礫石,少量加工形成圓形、橢圓形,大者直徑約15厘米,小者8厘米形狀不一,略呈圓形,多數做錘砸使用,也稱“錘砸器”,石球錘砸使用痕跡非常明顯,多分布於石球尖端和楞面上。
打制石器,原料多為石遂石、瑪璐等,方法為錘擊產生,石片長度大於寬度,其中廢石片較多。成型的石器是經過二次加工的,壓製成器多為鐵、刮削器等,石核台面為修整台面,石片分布四周,石核側面為近三角形。
磨製石器,石料為石遂石、灰色岩石等,多為通體精磨。其中石斧較多,修鑿非常規整,多為孤刃,截面為橢圓形,尾部呈圓鈍狀還發現有石磨盤、磨棒等。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石器圖
玉器
玉器多為採集,顏色多樣,器物類型多為管飾、墜飾、玉璧、玉瑗等組成。玉器的琢制方法較為原始,玉璧的邊緣較薄,成刃狀。
陶器
陶器最為複雜,且品種多樣,紋飾繁縟,絕大多數為夾砂陶。製作手法為手制,並用泥圈套接法成形,彩陶則多為紅衣陶。多數陶器器壁較薄燒制火候較高。發現了陶案,採集陶片中能夠復原的器型約10件。從採集的大量陶器殘片上看可辨別的器形有豆、鬲、陶支座、紡輪、網墜、碗、直口罐、重唇罐、鋸齒紋口沿罐、缽、杯、壺等。
陶器的紋飾有刻劃紋、錐刺紋、拍印紋、乳釘紋、附加堆紋等。除此之外還有由1~3種的複合紋飾組成,圖形有篦點紋、弦紋幾何紋等,具有紋飾的陶器多為紅衣陶,而黃褐與黑褐陶則多為素麵。陶器的器耳等飾件已有採用“鑲嵌”法,少數為粘接法。陶器器底多為平底器,少數為假圈足與圖底器。該遺址陶器品類較多是其最大的特點。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陶器圖
骨器
骨器較發達,有錐、甲片、陶紋工具、匕、鏃、鹿角錐等。特別是骨甲片,在骨器類中較多,且製作規範。
王脖子山遺址群
王脖子山遺址群骨器圖
青銅器
青銅器皆為小件,有鏃、銅泡、扣、帶卡、飾物等,其中一枚銅泡開裂後,又用細銅絲連輟而成,成了這一遺址中古人修青銅器飾件的實例。
鐵器
鐵器主要有鐵钁、鐵鏃等。

研究價值

王脖子山遺址群發現對研究中國東地區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產生活狀況及人類歷史進化發展進程有著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1999年1月10日,王脖子山遺址群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王脖子山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王脖子山遺址群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松花江鄉五一村姜家店屯西北的二級三級台地上。
五一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王脖子山遺址群,路程約7.9千米,用時約1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