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折蒲學書

王育折蒲學書

人物介紹王育:字伯春,京兆(今西安)人,少孤貧,為人傭牧羊,每過國小,必歔欷流涕,時有暇,即折蒲學書成都王穎聞,以破虜將軍漢光文帝劉淵所俘,以才高拜太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育折蒲學書
  • 別名:王育少孤貧
  • 拼音:wáng yù shé pú xué shū
  • 舉例:《晉書 ·忠義傳· 王育》
原文,注釋,

原文

王育折蒲學書內容
晉王育,字伯秦。少孤貧,為人傭牧羊,每過國小,必欷噓流涕。時有暇即折蒲學書,忘而亡羊,為羊主所責,育將鬻己償之。同郡許子章,敏達士也,代育償羊,給其衣食,使與子同學。遂能博通經史,仕偽漢,官至太傅。 ——選自《晉書 ·忠義傳· 王育》
王育少孤貧
王育少孤貧,為人傭,牧羊豕,近學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書生抄書。後截蒲以學書,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將鬻己以償,於是郭子敬聞而嘉之,代育還羊豕,給其衣食,令育與其子同學。育遂博通經史,仕偽漢,官至太傅。(選自《太平御覽 學部》)

注釋

1、王育:東晉十六國時期的著名學者。
2、羊豕(shǐ):豬羊。豕,豬。
3、暇:空閒。
4、以:用來。
5、截蒲:截斷水楊樹枝條。
6、書:寫字。
7、鬻(yù):賣。
8、嘉:讚許。
9、同學:一同學習。
10、仕偽漢:在偽漢做。偽,指東晉十六國時期我國北方的一個政權,與東晉對立,因作者以東晉為正統,故以“偽漢”稱之。
11、笞:中國古代用竹板或荊條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唐律疏議·名例》載:“笞者,擊也。又訓為恥,言人有小愆,法須懲誡,故加捶撻以恥之。”說明笞是對犯有輕微過錯所使用的懲罰手段。笞在中國奴隸社會已廣泛使用。
12、欷噓:抽泣。
王育折蒲學書【譯文】
東晉時有一個人叫王育,字伯秦。王育年幼喪父,很貧窮,他替別人放牧羊,每次經過學堂總是忍不住抽泣流淚。王育時常一有空閒便折取水楊樹枝當筆來學習,十分刻苦,以至於放牧時把羊弄丟了,被僱主責罰,王育準備賣身以償還羊的損失。與王育同鄉的許子章賢明而智慧,他聽聞了這件事後對王育的行為表示讚賞,因而他代王育償還了羊的損失,並且供給王育衣服和食物,讓王育與他的兒子一起上學,因此王育漸漸能夠博通經史,後來在偽漢作官,直到太傅的職位。
王育少孤貧【譯文】
王育小時候是一個孤兒,很貧窮。他作為別人家的苦工,負責放牧豬(牲畜),其地點離學堂很近。王育時常都有空閒的時間,他就收集柴草,(賣掉),請書生幫他抄書。後來王育截取蒲枝當筆來學習,從早到晚既未嘗停止。後來王育放牧時把牲畜弄丟了他的僱主鞭打他。王育準備賣身以償還牲畜的損失,這時郭子敬聽聞了這件事,他對王育的行為表示讚賞,因而他代王育償還了牲畜的損失,並且供給衣服和食物,使王育與他的兒子一起上學。於是王育漸漸能夠博通經史,後來在偽漢作官,直到太傅的職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