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耕,山東沂水縣沂水街道牛嶺埠,一位與“好事”不搭邊,專門自己找“罪”受、以“摳”著稱的社區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繼耕
- 工作地點:山東沂水縣沂水街道牛嶺埠
人物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2004年底,王繼耕走上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如何讓全村居民住有所居是他想得最多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後,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形成:進行整村拆遷改造。“拆遷、拔祖墳”是農村最“棘手”的事,而這兩件事都讓王繼耕“碰”上了。開弓沒有回頭箭。軍人出身的王繼耕身上有股不服輸的勁頭,帶頭拆了自家的房子。很快,多棟高質量的住宅樓矗立在了小沂河濕地公園的北邊,為沂水縣城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隨著村集體收入的增加,王繼耕想的是如何為民眾謀取更大利益。在牛嶺埠社區,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糧本,這是每月定時到村里領取補助用的,社區還建起了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機制、獎學金制度等,村民稱:“我們雖然是農民,但是卻過著讓城裡人都羨慕的幸福生活。”
“一心為百姓著想,甘當民眾老黃牛!”是王繼耕的座佑銘,也是一名黨支部書記的信念和追求。
牛嶺埠社區以前是縣城北邊的城郊村。退伍回鄉20多年的王繼耕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時,村內道路狹窄,滿街石頭,很多居民的房屋年久失修,有的甚至成了危房。集體經濟薄弱,村委連個像樣的辦公地點也沒有。作為一個破舊村的“當家人”,望著不遠處的熱鬧繁華縣城,王繼耕不甘心,一心想改變村裡的舊面貌。2008年沂水縣政府出台了關於舊村實施整體拆遷改造政策,王繼耕立即覺察到這是促進村莊發展變化的難得機遇,毅然決定實施舊村整體改造。但是舊村改造涉及社區3780多間房屋,1500多口人,這對於住慣了平房的村民來說猶如“天方夜譚”。一時間議論紛紛,“農村人住樓房就是窮折騰!”“雞餵在哪裡?”“菜種在哪裡?”“沒地了,買菜、買飯的錢從哪裡來?”當時村裡的民眾都想不通。
一邊是村莊發展的絕好機會,一邊是村民的不理解,王繼耕一方面公開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政策、補償安置方式和安置操作過程,一方面沒白沒黑地挨家挨戶做工作。為了使拆遷改造工作順利進行,王繼耕帶頭拆了自家的房子。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民眾也逐步從不認識到認識,再到配合,僅用3個月的時間,牛嶺埠社區完成了全村618戶房屋的拆遷工作。拆遷工作結束後接下來的重頭戲是建回遷樓。這時謠言又起,“村幹部蓋樓就是為了吃回扣”、“建材質量不合格”。為了嚴把質量關,王繼耕給自己和村“兩委”成員定了幾條規矩:施工隊伍、建材供應商,全部按照招投標有關規定和程式選擇,堅決杜絕暗箱操作;幹部家屬一律不參與施工;“兩委”成員輪流值班,分工負責,對建築材料的選用、建築質量和施工進度進行全程監督。為趕工期,王繼耕有時忙得一天只吃一頓飯,來不及回家就在建築工地上同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吃工作餐。就這樣,16棟高標準、高質量的多層住宅樓很快就拔地而起,並安置到戶。
牛嶺埠社區不僅配套建設了社區圖書館、服務中心、物業管理公司、百利購物廣場、休閒健身廣場、幼稚園,同時,社區內水電暖燃氣等設施也供應齊全,家家戶戶通上了寬頻,以前髒亂差窮的落後村實現了歷史性蛻變,成為全縣舊村整體拆遷改造工作的樣板村。走進牛嶺埠社區,柏油路面寬闊、潔淨,一幢幢建築風格各異的高樓錯落有致,綠樹紅花相互簇擁。社區先後被評為“全省文明社區”、“市級小康示範村”、“市級明星村”。走進牛嶺埠社區,柏油街道縱橫筆直,商業街、美食街里店鋪林立,居民家家住樓房,戶戶有轎車。大家們說:“多虧了書記王繼耕,我們才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