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瘦之

王瘦之(1906—1980),字廉毅,號士鑌,旌德三溪王家街人。祖輩務農,家道殷實。國小畢業後,因父喪而輟學。後進宣城省立八中,民國10年(1921)畢業,師從宣城名醫王之徽學醫。北伐期間,接觸在宣城師範任教的惲代英、肖楚女和同鄉梅大棟等共產人,受到馬列主義思想啟蒙,從此志趣不專於醫,而對國民革命運動比較關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王加入共產黨,並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民國15年,參加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由梅大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講習所內任“考察”職務。同年,出席共青團在漢口血花世界召開的代表會。

基本介紹

  • 本名:王瘦之
  • 出生時間:1906年
  • 去世時間:1980年
  • :廉毅
人物生平,社會認可,

人物生平

民國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受中共蕪湖地區黨的機關負責人瞿秋白指示,返旌德開展黨的地下活動,以受業三溪名醫陳瑞庭作臨床見習為掩護,與黨內同志在三溪國小設立圖書館,秘密宣傳馬列主義。民國17年7月,出席中共旌德縣特別支部在白地下洋村召開的黨義研究會第一次代表會。次年,在三溪為維護地方安全建立自衛隊,自任軍事教練,由於三溪國小教師告發,遭當局通緝,被迫外逃上海,進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學習。一年後,因奔兄喪,輟學還鄉,仍行醫謀生。民國19年秋,國民黨開展清黨,實行黨員重新登記,王瘦之為身家計,重新登記為國民黨黨員。民國32年,王瘦之任三溪鄉鄉長,商團團長,主持修復因民國31年大水沖毀的“三溪官壩”;擔任三溪消費合作社理事會主席,興辦絲綢廠、婦女織襪廠,開展生產自救,號召抵制日貨。同時,行醫中為新四軍皖南遊擊隊員看病。民國35年起,王擔任縣參議員、縣戡亂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三溪區黨部委員等職,併兼任三溪國小校醫,直至旌德解放。新中國建立初期,王瘦之由於複雜的政治歷史及家庭成分被定為專政對象,交地方管制,但準其行醫。王一心一意行醫自此始,他篤信人民政府“改造利用,重在表現”的政策,潛心鑽研醫學,熱情對待患者,醫術大進。1950年受人民政府表揚,1956年5月縣政府宣布撤銷管制,同年6月調入三溪區醫院任醫生,1957年調入縣人民醫院中醫室,1958年被縣醫院授予“技術革新能手”稱號,是年被中華醫學會吸收為會員,1978年晉升為中醫主治醫師。60年代,王瘦之醫術日精,名聲漸振,名噪徽州,本縣城鄉和相鄰市縣求醫者絡繹不絕,合肥、杭州、上海、北京、黑龍江、新疆等外地患者亦不遠千里上門求治,或來信求診。70年代初,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的李德生、宋佩璋曾先後慕名治療傷病。直至王瘦之晚年,求醫者仍門庭若市,久盛不衰。王瘦之習醫注重研習經典,博覽多種中西醫藥雜誌書籍,師古法今,博採眾長。經多年努力,在中醫理論和臨床方面均有創新和特色,擅長內、婦、兒、外科,善於治療危急和疑難雜症。他重視辨證論治,認為中醫“望、聞、問、切”不可偏廢,臨床不但抓主要症候,亦兼顧患者群體,因人、因地、因時不同區別施藥。對中醫疑難病“消渴症”,王瘦之獨具創見,以“蛤蚧散”組方治之,療效甚佳。該項創新獲縣1981年科技成果一等獎,並列入省醫學科研計畫。王瘦之長期診務繁忙,而學習不輟,每天必擠時間研讀醫籍,治學嚴謹。1958年始,受命帶徒習醫,培養新秀,不辭勞累,先後為旌德縣衛生界培養20餘名學徒,成為縣中醫界骨幹。王瘦之晚年患肛門腫瘤,不便久坐,特在木椅面中間鑿一洞,堅持門診,醫德醫風,為醫界楷模。王瘦之1980年逝世,葬於三溪南丰南灣烏鴉山,縣人民醫院為其立了墓碑。

社會認可

他在中醫方面的豐富臨床經驗和諸多理論創新,生前無暇整理刊行,1986年7月,省衛生廳指示旌德縣衛生局成立《王瘦之傳》、《王瘦之醫案醫話》專題編纂室,對其多年從醫經驗和醫案精華進行整理刊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