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個人資料,曾任職務,著作,人物生平,
個人資料
中文名稱: 王洪鈞
性別: 男
生卒年: 1922年—2004年4月7日
國別: 中國
籍貫:天津
畢業於:中央政治學校新聞學院畢業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碩士。
曾任職務
曾任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文化局長。首創青年“接捧”運動。曾任著作權人協會理事長、政治大學教授、大眾傳播教育協會理事長。
著作
人物生平
高中時,王洪鈞便“辦”了第一份報紙《家庭日報》,那是一份如圖畫紙大小的報紙,每天他親自下標題,設計版面,內容是當天晚餐的選單,讀者則是他的伯父。這個“有趣的遊戲”引領王洪鈞走向日後更寬廣的新聞世界,但卻使他自小的第一志願——當一個文學家成了一輩子的遺憾。
1939年,在一片烽火連天中,他先後進入政校新聞專修班與新聞學院。飽經戰亂顛沛與家庭變故的王洪鈞,在當時比同年紀的學生多了一份成熟,他積極地參加講演、話劇,並發起研究美術書法的研究會,“我絕對不混的,想做什麼,就像什麼!”
有一次,美國新聞自由調查團來華在政校訪問座談,當時英文不太靈光的王洪鈞舉手發問,事後遭到同學的笑罵。“我心中卻認為只要他聽的懂,我俯仰無愧。”至今做事仍然自信滿滿,被人稱為“獨行俠”的王洪鈞相信,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肯定自己”。
在新聞學院期間,院長董顯光無論在精神或學問上都對王洪鈞影響甚巨。“董先生是一位宗教家,以熱誠、坦白、奉獻的精神來辦新聞教育。”王洪鈞至今還清楚記得董院長經常在晚上巡視學生寫稿,他諄諄教誨學生的名言是:“新聞就是一種服務”,而這一句話也成了日後王洪鈞教導學生的座右銘。
抗戰勝利後,王洪鈞讀政校的啟蒙老師馬星野,當時擔任《中央日報》社長,指派王洪鈞為平津特派員。八年戰爭,使得全國物資都極為缺乏,王洪鈞到了北平後,找了間房子,釘上幾塊玻璃及招牌,“中央日報平津辦事處”就這么“從無到有”。他並改革了《中央日報》的運送方式,從三天到達改為當天空運北平,一向嚴格的馬老師,對他辦事的效率十分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