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永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大豐
- 出生日期:1967年
- 畢業院校:南京師範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理論語言學、文化符號學、話語分析、巴赫金對話理論
- 職務:院長
- 學術代表作:《外語教學課堂話語對話性研究——主體間性外語教學課堂話語模式的構建》
《語言•符號•對話——求索真理之旅》 - 主要成就:Chinese Semiotic Studies主編、《俄羅斯文藝》“符號學”欄目主持人
社會兼職
- 2017年起:江蘇省外國語言學會副秘書長。
- 2016年起:《語言與符號》副主編。
- 2015年起:《話語研究論叢》編委會委員。
- 2014年9月17日起:國際符號學學會執行委員會委員(IASS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 2014年6月起:中國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會副秘書碑榆紙長;
- 2013年11月26日起:被江蘇省委省政府決策咨愉恥罪詢研究基地——江蘇藝術強省建設研究基地聘為“江蘇藝術強省建設研究基地專家”。
- 2013年10月起:中國話語研究會常烏匪求務理事。
- 2012年9月10日起:天津外國語大學語言符號套用傳播研究中心兼職煮射贈墓研究員。
- 2011年起: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理事。
學術論文
- Wang, Yongxiang. 2018. “Language” and “Discourse”: Two perspectives on linguistic philosophy [J]. Semiotica. Volume 2018, Issue 224: 295-312.
- 王永祥、潘兆一,2016,西方現代小說符號化的關係形態及審美轉向[J],《外國文學研究》(1):34-41。
- 王永祥,2016,外語教學課堂話語研究:理論與方法——當代外語教學課堂話語研究綜述(一)[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63-73。
- 王永祥、潘新寧,2016,從三個角度看中國符號學的發展趨向[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1):69-70。
- 范瑜、王永祥,2016,獨白中的對話——論大學英語講授教學中的對話性[J],《中國大學教學》(2):54-59。
- 李純、王永祥,2016,巴爾特與洛特曼文本觀的對比研究[J],《俄羅斯文藝》(2):118-122。
- 支永碧、王永祥、李夢潔,2016,基於語料庫的美國對華經濟政策話語批評性研究[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4):83-95。
- 王永祥,2015,殼危主體詢企充灶間性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3):19-23。
- Lin, Xunzhun, Wang, Yongxiang and Li, Chun. 2015. Methods of Mutual Comprehension between Various Languages — Global Seman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Global Interlanguage, GIL) [J].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 11, 3: 265-296.
- Wang, Hanwei and Wang, Yongxiang. 2015. The Literati Paintings in the Yuan Dynasty ─ A Study of the Metaphor [J]. Chinese Arts Quarterly 2, 1: 1-19.
- 李靜、王永祥,2015,表達的意義與意義的表達——雅柯布森的語符功能觀[J],《俄羅斯文藝》(3):133-139。
- Lin Xunzhun, Wang Yongxiang, and Liu Mingming, 2014, Interlanguage — A Common Language for the Global Village [A],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A Semiotic Approach — Proceedings of the 11 World Congress of the IASS / AIS [C]. Nanjing: Hohai University Press.
- 王邀妹腳永祥,2013,主位推進與語篇構建[A],《功能語言學與語篇分析研究》(第5輯)(黃國文主編)[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Wang, Yongxiang, 2013, The “Dialogue” between Victoria Lady Welby and Mikhail Bakhtin ― Reading Susan Petrilli’s Sign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J], Semiotica. Volume 196, Number 1/4: 125-137.
- Wang, Yongxiang, 2013, Sharing ideas with Ponzio about Bakhtin’s outlook on discourse [A], in Susan Petrilli (ed.), 2013, Writing, Voice, Undertaking [C], Legas.
- 王永祥,2013,表意學與超語言學:維爾比與巴赫金之“對話”[J],《俄羅斯文藝》(2):103-109。
- 王永祥、潘新寧,2013,論藝術符號的多重能指[J],《中國文學研究》(4):21-25。
- 王永祥、潘新寧,2013,歷史語言學的終結者和功能語言學的奠基者——再論索緒爾語言學理論的價值和意義[J],《俄羅斯文藝》(4)。
- 王永祥,2012,強勢話語的弱勢化與弱勢話語的強勢化——如何實現課堂場域教師話語的對話性[J],《教育研究與實驗》(2):26-30。
- 王永祥、潘新寧,2012,對話性:巴赫金超語言學的理論核心[J],《當代修辭學》(3):40 – 46。
- 卡拉威·庫爾、王永祥,2012,洛特曼在意指過程模式化方面的遺產[J],《俄羅斯文藝》(3):103 – 109。
- 潘兆一、王永祥,2012,巴赫金馬克思主義語言觀的理論核心[J],《俄羅斯文藝》(4)。
- 王永祥,2011,後現代知識觀觀照下的主體間性外語教學模式的構建[J],《外國語文》(5):101-107。
- 王永祥、潘新寧,2011,語言符號學:從索緒爾到巴赫金[J],《俄羅斯文藝》(3):109 – 115。
- 王彤、王永祥,2011,巴赫金對話理論中的音樂因素[J],《藝術百家》(4):261 – 262。
- 王永祥,2010,漢語使動結構的演變——從移位和語跡理論視角看敦煌俗語法中“V + C1 + N + C2”結構 [J],《藝術百家》(6):178 – 181。
- 王永祥,2009,巴赫金的對話性美學思想[J],《藝術百家》(4):207 – 208。
- 王永祥,2009,巴赫金的關係哲學[J],《時代文學》(10):188 – 189。
- 王永祥,2009,敦煌變文的情態系統初探[J],《敦煌學研究》(2):144 – 157 。
- Wang Yongxiang, 2009, Interpretation of Arbitrariness of the Linguistic 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Production Model [J],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 2: 176 – 186.
- 王永祥,2008,緣何“多少”而非“*多多”?——從標記理論視角看多/少的對立和不對稱性[J],《外語與外語教學》(5):9 – 12。
- 王永祥,2008,不可動搖的語言符號任意性原則——再讀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J],《四川大學學報》(6):66 – 72。
- 辛斌、王永祥,2007,符號學理論的發展、套用與展望[J],《外語學刊》(1)。
- 王永祥,2005,非謂語動詞用作後置定語[J],《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11)。
- 王永祥,1998,外語學習的起始時間與成效簡析[J],《外語學刊》(3)。
- 王永祥,1992,淺談外語學習中的錯誤[J],《外語研究》(1)
學術專著
- 王永祥,2014年8月,《外語教學課堂話語對話性研究——主體間性外語教學課堂話語模式的構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 王永祥,2013年4月,《語言·符號·對話——求索真理之旅》[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 支永碧、王永祥,2011年12月,《外語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 王娟、王永祥,2008年11月,《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學術編著
- 王永祥等,1995年7月,《中學生英語語法精講》,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王永祥、支永碧,2007年4月,《英語語言學概論》[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田星,2009年3月,《研究生英語讀與寫》,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Wang, Yongxiang (Editor-in-chief). 2014. Traversing the Mental and the Artistic Worlds — Proceedings of the 11 World Congress of the IASS / AIS [C]. Nanjing: Hohai University Press.
- Wang, Yongxiang (Editor-in-chief). 2014.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A Semiotic Approach — Proceedings of the 11 World Congress of the IASS / AIS [C]. Nanjing: Hohai University Press.
- Wang, Yongxiang (Editor-in-chief). 2014. Our World: A Kaleidoscopic Semiotic Network — Proceedings of the 11 World Congress of the IASS / AIS [C]. Nanjing: Hohai University Press.
- 王永祥(總主編),2014,《反思、對話與運用——“第11屆世界符號學大會暨首屆中國符號學論壇、第10屆全國語言與符號學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朱有義(總主編),2018,《大學英語視聽說進階教程》(1),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朱有義(總主編),2018,《大學英語視聽說進階教程》(2),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朱有義(總主編),2018,《大學英語視聽說進階教程》(3),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朱有義(總主編),2019,《大學英語視聽說進階教程》(4),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科研項目
- 2008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分層次、準專業化——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模式體系的研究》;
- 2008年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研究項目《外語教學課堂話語的對話性研究》。
-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對話外語課堂,建立主體間性外語教學課堂話語模式》。
- 2010年江蘇省“省屬高校短期外國文教專家重點研究項目”。
- 2011年度“江蘇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深化研究生公共英語改革與創新——以最佳化課堂教學過程為主導的研究》(項目編號:JGKT11_017)。
- 南京師範大學2017年度校級教改研究課題重中之重項目《大學英語“專業浸潤式”課程建設試點研究》。
- 南京師範大學2017年度校級委託培養項目《立足自發英語課程建設,培養個性化、複合型人才》。
- 2018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重點項目《改革開放四十年執政話語變遷與創新研究》(項目批准號:18YYA001)。
- 2019年度亞洲財團資助項目《文化符號與亞洲共同體》(Cultural Signs and Asian Community; 文化記號とアジア共同體)。
獲獎情況
- 2016年11月:江蘇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成果名稱:外語教學課堂話語對話性研究——主體間性外語教學課堂話語模式的構建)。
- 2012年12月:論文《關係:從背景話語到語言本質——關係論語言學系列論文之一》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 2011年12月:論文《論藝術符號的多重能指》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 2011年1月:論文《漢語使動結構的演變——從移位和語跡理論視角看敦煌俗語法中“V+C1+N+C2”結構》榮獲2010藝術百家年度論文獎優秀獎。
- 2010年:主講的“大學英語”課程獲批國家級精品課程。
- 2009年4月:2009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成果名稱:基於教學過程最最佳化理論的研究生公共英語分層次、準專業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 2009年1月4日:二〇〇八年研究生教學成果一等獎(成果名稱:基於教學過程最最佳化理論的研究生公共英語分層次、準專業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 2007年12月8日:論文“緣何‘多少’而非‘*多多’”在“第二屆江蘇高校外語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交流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 2005年——2010年:連續6年每年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指導獎特等獎(分別是:2005年6月、2006年5月、2007年5月13日、2008年5月11日、2009年5月10日、2010年5月11日)。
- 1995年6月:南京師範大學青年教師工作學習雙優獎一等獎。
學術專著
- 王永祥,2014年8月,《外語教學課堂話語對話性研究——主體間性外語教學課堂話語模式的構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 王永祥,2013年4月,《語言·符號·對話——求索真理之旅》[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 支永碧、王永祥,2011年12月,《外語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 王娟、王永祥,2008年11月,《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學術編著
- 王永祥等,1995年7月,《中學生英語語法精講》,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王永祥、支永碧,2007年4月,《英語語言學概論》[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田星,2009年3月,《研究生英語讀與寫》,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Wang, Yongxiang (Editor-in-chief). 2014. Traversing the Mental and the Artistic Worlds — Proceedings of the 11 World Congress of the IASS / AIS [C]. Nanjing: Hohai University Press.
- Wang, Yongxiang (Editor-in-chief). 2014.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A Semiotic Approach — Proceedings of the 11 World Congress of the IASS / AIS [C]. Nanjing: Hohai University Press.
- Wang, Yongxiang (Editor-in-chief). 2014. Our World: A Kaleidoscopic Semiotic Network — Proceedings of the 11 World Congress of the IASS / AIS [C]. Nanjing: Hohai University Press.
- 王永祥(總主編),2014,《反思、對話與運用——“第11屆世界符號學大會暨首屆中國符號學論壇、第10屆全國語言與符號學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朱有義(總主編),2018,《大學英語視聽說進階教程》(1),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朱有義(總主編),2018,《大學英語視聽說進階教程》(2),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朱有義(總主編),2018,《大學英語視聽說進階教程》(3),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王永祥、朱有義(總主編),2019,《大學英語視聽說進階教程》(4),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科研項目
- 2008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分層次、準專業化——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模式體系的研究》;
- 2008年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研究項目《外語教學課堂話語的對話性研究》。
-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對話外語課堂,建立主體間性外語教學課堂話語模式》。
- 2010年江蘇省“省屬高校短期外國文教專家重點研究項目”。
- 2011年度“江蘇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深化研究生公共英語改革與創新——以最佳化課堂教學過程為主導的研究》(項目編號:JGKT11_017)。
- 南京師範大學2017年度校級教改研究課題重中之重項目《大學英語“專業浸潤式”課程建設試點研究》。
- 南京師範大學2017年度校級委託培養項目《立足自發英語課程建設,培養個性化、複合型人才》。
- 2018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重點項目《改革開放四十年執政話語變遷與創新研究》(項目批准號:18YYA001)。
- 2019年度亞洲財團資助項目《文化符號與亞洲共同體》(Cultural Signs and Asian Community; 文化記號とアジア共同體)。
獲獎情況
- 2016年11月:江蘇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成果名稱:外語教學課堂話語對話性研究——主體間性外語教學課堂話語模式的構建)。
- 2012年12月:論文《關係:從背景話語到語言本質——關係論語言學系列論文之一》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 2011年12月:論文《論藝術符號的多重能指》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 2011年1月:論文《漢語使動結構的演變——從移位和語跡理論視角看敦煌俗語法中“V+C1+N+C2”結構》榮獲2010藝術百家年度論文獎優秀獎。
- 2010年:主講的“大學英語”課程獲批國家級精品課程。
- 2009年4月:2009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成果名稱:基於教學過程最最佳化理論的研究生公共英語分層次、準專業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 2009年1月4日:二〇〇八年研究生教學成果一等獎(成果名稱:基於教學過程最最佳化理論的研究生公共英語分層次、準專業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 2007年12月8日:論文“緣何‘多少’而非‘*多多’”在“第二屆江蘇高校外語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交流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 2005年——2010年:連續6年每年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指導獎特等獎(分別是:2005年6月、2006年5月、2007年5月13日、2008年5月11日、2009年5月10日、2010年5月11日)。
- 1995年6月:南京師範大學青年教師工作學習雙優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