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林(黑龍江省農場總局副局長)

王正林,原名王同政,曾用名王彤驥、姚輝,1919年1月生。河北省趙縣西關村人。在北京讀中學期間,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地下支部書記。後去華中、華東抗日根據地工作,歷任新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正林
  • 別名:王彤驥、姚輝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省趙縣西關村
  • 出生日期:1919年1月
  • 職業:黑龍江省農場總局副局長
  • 原名:王同政
  • 籍貫:河北省趙縣西關村
軍第六支隊《拂曉》報社、豫皖蘇區《民眾導報》社、淮北四地委《路東通訊報》社編輯、淮北靈北縣委宣傳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瀋陽市桃匠屯區區長兼區委書記、黑龍江省寶清縣委書記。1950年1月,調任樺川縣委書記,1952年任松江省農業廳副廳長,後任吉林省農業廳副廳長。
1954年秋,國務院決定成立全國第一個國營大型穀物機械化農場——友誼農場,任命王正林為副場長兼農業總技師,參加組建工作。當時,那裡是一望無際的大荒原,條件十分艱苦。他擔任前線總指揮,和民眾一起摸爬滾打,頂風冒雪開荒。當年開荒40萬畝,比計畫超額10萬畝。平時,除了開會、寫材料外,絕大多數時間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對全場地形地貌、氣候條件、作物茬口、栽培措施、產量高低,了如指掌。在同生產隊長研究生產計畫時,能隨口說出每個生產隊,每個地號去年種啥,前年種啥,今年該種啥。大家對他認真工作態度,十分欽佩。
1958年,王正林調任合江農墾局副局長。1963年東北農墾總局成立後,又先後擔任副局長、局長。職務提升了,可每年深入基層的時間仍占一半以上。下基層從不要人接送,有時來不及吃飯,拿個饅頭就匆匆去趕火車。下去後,白天去田間,晚上開調查會,經常工作到深夜,有時住在辦公室或職工宿舍。到基層參加勞動,無論翻糧、灌袋、碼垛、鋤草、排水……趕上啥幹啥,別人鋤幾根壟,他也鋤幾根壟。
面對如何辦好中國式的國營農場這一新的課題,王正林以忘我精神,不斷探索,銳意改革。60年代初,許多農場根據蘇聯模式,只重視春種秋收,忽視經營管理和農田基本建設,結果是災害嚴重,減產減收。他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出一整套生產管理經驗和措施,受到農墾部的表揚和肯定。後來,黨中央在下發的“五條”、“十六條”農墾工作檔案中,充分吸收這些經驗和措施。在王正林任局長期間,國家剛剛度過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階段,墾區各方面都面臨著一個儘快恢復和發展的問題。王正林認真貫徹執行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根據國家的部署,制定並實施每年重點武裝100個機械化生產隊的方案,激發職工生產積極性,推進墾區發展的進程。各行各業,無論是經營管理,還是經濟效益,都有顯著改善和提高。這些年代,被民眾稱作北大荒的“黃金時代”。
王正林在去中南海匯報工作時,兩次受到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兩次到蘇聯訪問。他從不居功自傲,而是謙虛謹慎、平易近人,深入體察民情,關心民眾疾苦。60年代初,牡丹江農墾局發生小麥赤霉病。人吃了染病小麥反胃,稱作“頭疼面”。他得知後,立即帶人前去調查,決定從合江局調運小麥、白面,很快解決了牡丹江局的吃糧問題。
1961年困難時期,一位幹部患了肝病,他把家裡白糖給送去。“文化大革命”中一名被下放改造的同志,回總局辦事,王正林特意把他接到家裡吃早飯。早飯很簡單,卻分成兩樣:他自己吃一碗玉米粥和一個冷饅頭,給客人吃一碟烤麵包片和一碗麥片粥。王正林說:“你不是有胃病嗎?這份飯是健胃的,多吃點。”王正林對自己和家人要求很嚴格。1958年,妻妹在農學院畢業,要求來友誼農場工作,他沒有答應。1971年他和愛人身體不好,而且上有70多歲的老母無人照料。愛人想把下鄉的三女兒調到身邊來,因怕影響知識青年們安心邊疆建設而被他拒絕。
1969年王正林調任省革委會生產指揮部副主任。1978年任省農場總局副局長兼黨委副書記。為挽回“文化大革命”給農場造成的損失,帶病下基層蹲點。他這個患晚期腦血栓的病人,在1個月時間裡,召開28次座談會,個別交談達53人次。1980年到廣州療養。不久,又走出療養院,在廣州、上海、長春等地進行社會考察。待日夜兼程趕回佳木斯時,一份《農工商聯合企業的考察報告》已經寫好並交到黨委,可是,他卻再次昏倒在辦公桌前……
1980年9月26日,王正林因腦血栓突發,醫治無效,與世長辭。終年61歲。逝世後,墾區廣大民眾自願集資建起1座“王正林同志紀念碑”。收集40餘篇回憶文章,彙編成書,名為《北大荒人王正林》。王正林生前曾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