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安,小麥栽培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噸糧田”建設的主要先行者。從事作物高產、高效、抗逆理論與技術研究,參與黃淮海平原綜合治理與開發,為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研究建立小麥—玉米兩茬平播畝產噸糧技術體系,在華北平原廣泛套用;主持全國噸糧田定位建檔追蹤研究,總結出不同類型噸糧田模式及技術;研究提出小麥節水高產技術體系,已在生產上推廣。
基本介紹
簡歷,生平簡介,主要論著,主要貢獻,工作經歷,
簡歷
1929年7月7日 生於安徽省蚌埠市。
1937-1943年 在蚌埠市讀私塾和國小。
1943-1949年 在蚌埠市崇正中學學習。
1949-1953年 在南京大學農學院農學系學習。
1953-1956年 在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學習(研究生)。
1956年至今 在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曾任教研室主任,農學系主任;1990年評為博士生導師。
生平簡介
王樹安是小麥栽培學家,農業教育家王樹安,1929年7月7日出生於安徽省蚌埠市。1949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南京大學農學院,從此開始了他的農業科學生涯。1953年他進入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讀碩士研究生,主攻作物栽培學。1956年完成研究生學業後,在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作物栽培組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並曾任教研室主任和農學系主任。1990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40多年來,他堅持教學、科研、推廣三結合,在作物栽培與耕作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一項(大集體)、二等獎一項;農業部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大集體)、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一項。
由於在農業科學研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國家教委、國家科委1990 年授予他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並榮獲1997 年度“中華農業科教獎”。他曾擔任中國作物栽培委員會副主任、北京農學會副理事長、農業部小麥專家顧問組成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小麥專家顧問團成員、國家科委農業及農村科學技術專家諮詢首批專家、農業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86年和1993年兩次去德國考察並與德國霍因海姆大學開展合作研究;1987年應日本技術振興會邀請去日本考察,並在日本作物學會年會上宣讀《中國小麥生產歷史與現狀》論文。
主要論著
1 王樹安.採取科學措施改造低、中產田.人民日報,1982-03-04(3)
2 王樹安,劉興海.粒用莧營養品質及生物學特性研究初報.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5(3):21~23
3 王樹安,劉興海.冬小麥抗逆栽培技術原理的研究:Ⅰ.打破犁底層對小麥根系發育和抗逆性的影響.華北農學報,1986(2):1~5
4 王樹安,陳國平,惲友蘭.進一步發展京郊糧食生產戰略決策的建議——論京郊平原的第五次種植制度改革.北京農業科學,1989(4):1~4
5 王樹安,蘭林旺.從吳橋看“噸糧田”推廣的可行性.農民日報,1991-01-07(3)
6 劉巽浩,王樹安.高產高效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方向:談高產並不一定低效.人民日報,1991-02-01(3)
7 王樹安.噸糧田技術.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
8 王樹安,蘭林旺.我國的噸糧田建設與發展.噸糧田經濟效益研究.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2
9 王紀華,王樹安.不同粒重小麥的源性狀研究.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2(8):10~14
10 Wang Shu-an.Intensific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op productive system,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1993
11 王樹安,王紀華.雜種小麥源庫基本特性研究.作物學報,1994(4):18~22
12 王志敏,王樹安.小麥莖稈貯藏物質積累與再運轉.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4(4):16~20
13 王樹安.中國噸糧田建設.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4
14 王樹安.作物栽培學各論(北方本).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王樹安是小麥栽培學家,農業教育家15 趙明,王樹安.作物產量研究的“三合結構”模式.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5(4):30~35
16 王樹安,王紀華,王志敏.玉米、小麥花粒發育與穗粒數調控研究.見:第五屆全國作物栽培生理學術會論文集,1995
17 王志敏,王樹安.小麥幼穗器官中蔗糖降解酶的活性與分布.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5(2):15~19
18 王樹安,蘭林旺.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報告.見:小麥節水高產技術研究.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5
19 王紀華,王樹安.玉米籽粒發育的調控研究.Ⅲ.組織培養條件下的化學調控機理探討.作物學報,1996(2):28~32
20 王紀華,王樹安.玉米籽粒發育的調控研究.Ⅰ.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發育特點及其生理生化基礎.中國農業科學,1996(3):17~21
21 王志敏,王樹安.小麥穗粒數的調節.Ⅰ.開花前穗發育過程中的果聚糖代謝.中國農業大學學報,1996(5):15~19
22 王志敏,王樹安,蘇寶林.小麥穗粒數的調節.Ⅱ.開花前遮光對穗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內源激素水平的影響.華北農學報,1997(4):11~16
23 王志敏,王樹安.試論農田作物栽培系統.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1997(4):43~46
王樹安-人生成就 1956年,王樹安研究生畢業後就一直辛勤耕耘在大學講台上。他講課一絲不苟,狠抓教學質量。他認為,課堂教學是大學學習的重要環節,講課不完全是向學生灌輸知識,還要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所以應認真對待每一堂課,講究講課藝術。他事先認真備課,不斷訓練自己的口才,增強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趣味性。他主講的《作物栽培學》、《作物形態建成》等課形象生動,學生們都愛聽,課堂氣氛很活潑。農學學科實踐性強,學農、務農首先要愛農,他在擔任農學系主任期間,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愛農思想,經常教育學生要有埋頭苦幹、樂於奉獻的精神,同時狠抓實踐教學,與同事們一道研究制訂了農學專業“四段實踐教學法”(第一學年農事實習、第二學年田間實驗與生物學觀察課教學、第三學年科研訓練、第四學年生產實習)。這個教學法經過多年運行,效果很好,受到國家教委的重視和獎勵。
在教學中,王樹安一貫主張在加強基礎課的同時擴大專業知識面,他為學生開設了多門專業選修課和必修課,如《作物高產理論與技術》、《作物形態建成》、《作物生理》等。90年代,他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作物栽培學各論(北方本)》,力求理論與實踐結合,已被北方各農業院校選用。在研究生培養中,王樹安重視因材施教,嚴把質量關,尤其對博士生,他從做人、處事、敬業、求知、創新等多方面提出高標準,嚴加要求。他在主持博士生讀書報告會上,針對研究生中存在的問題語重心長地強調四點:一是做人堂堂正正、治學博大精深,才是表里如一的博士生;二是科學要講認真、勤奮與務實,不容想當然與摻假;三是在借鑑與追蹤中求創新,簡單重複將一事無成;四是工作方法要搶時間、講高效、戒苟且、忌拖拉。不論科學研究、行政工作、社會活動多么繁忙,王樹安從未脫離教學第一線。為了不誤課時,他經常從外地出差回來顧不上休息,甚至餓著肚子趕到教室。一上講台,他就滔滔不絕,妙趣橫生,把學生引入佳境。
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王樹安還十分關心教師的成長、實驗室的建設和教學體制改革。近年,他主持了國家教委“高等農林院校面向21世紀植物生產類人才培養、教材和課程改革與實踐”重大課題研究,正在組織全國12個高等農業院校的有關人員開展調查研究,計畫構建中國這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建設目標。
主要貢獻
在科研工作中,王樹安歷來重視理論研究與技術研究相結合,緊密聯繫生產實際,為解決中國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的重大理論和技術問題孜孜探索。1983年,他參加“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與農業開發”國家攻關項目的課題,主持以河北吳橋、東光兩縣為基點的龍王河試區綜合治理與農業開發工作。他率領北京農業大學的部分教師進駐吳橋縣,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當地科技人員的配合下,在范屯鄉建立了農業實驗站。龍王河地區歷史上旱澇鹼薄,作物產量很低,農民生活貧困。王樹安和其他科技人員一道,深入田間地頭調查研究,在總結當地農民經驗基礎上綜合分析,根據濱海鹽土的鹼水和淺層淡水交錯區的土壤水鹽時空運動變化規律和作物機能適應性特點,提出了以土壤改良和作物抗逆栽培協調並舉,發揮工程控制、栽培調節和利用作物機能補償的多維技術互補效應,實現抗逆增產的技術路線。在小麥抗逆栽培研究中,他和科技人員通過不同時期過量施用氮肥和灌水方法的試驗,發現前期肥水過重是造成小麥後期貪青倒伏的根本原因;在基肥適當、前期肥水控制條件下,拔節後重施氮肥不會引起貪青,反而可起到防止後期早衰、增加穗粒重的作用。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前期的一切措施都必須立足於發揮中後期肥水增產作用的論點,並認為促進根系發育,保持後期根系活力是小麥抗逆高產的基礎。通過實驗總結與系統研究,他們相繼提出了以打破犁底層、重施磷肥、中後期追施氮肥、提高后期根系活力和葉片光合效率為主要內容的“冬小麥抗逆栽培法”和“棉花抗逆增產技術”、“低產土壤改良技術”等。這些作物抗逆栽培技術和“四維治水時空調節技術”、“軟管灌溉技術”等的全面套用,使龍王河試區30萬畝鹽鹼地得到綜合治理,示範區糧食增產60%,皮棉產量翻一番。“冬小麥抗逆栽培技術”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國務院決定表彰在黃淮海農業開發試點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16位科學家,王樹安是其中之一,並受到李鵬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
工作經歷
王樹安是小麥栽培學家,農業教育家在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之餘,王樹安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到各地農村傳播科技知識、推廣技術成果。早在1974年,他就主動走出校門,來到河北省晉縣和石家莊地區從事小麥豐產技術指導,深得當地幹部和民眾的好評,當地農民稱他為“小麥王”。80年代初以來,他以河北省吳橋縣作為研究和推廣的基點,長期深入農村開展技術指導工作。在小麥生產管理的各關鍵時節,他親自為民眾授課,每次全縣來聽課的有數百人,縣長、縣委書記都聽過他的課,許多村、鄉的廣播嗽叭反覆播放他的講課錄音。他還經常到田間地頭和農民交談,手把手指導農民科學種田。他常年在北京和吳橋兩地往返奔波,吳橋是京滬線上的一個小站,他從吳橋回北京常常只能買到無座車票,一站就是六七個小時。有一次他有事要乘夜裡23時的火車返京,縣科委主任留不住他,只好送給他一個簡易的小“馬扎”。從此,他經常提著馬紮上車,提著馬紮下車,當地農民稱他為“馬扎教授”。他到吳橋,走到哪都有老鄉和他打招呼,和他談莊稼,吳橋人對他太熟悉了,就連小學生看到他也會嚷嚷“王教授來了,馬扎教授來了”。王樹安是農業部小麥專家顧問組成員,河北省許多縣、市聘他為科技顧問,他的足跡遍及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山西等省,他以滿腔的熱情和科學的態度到各地講學、考察、分析和指導,解決當地生產實際問題。對各地出現的高產典型,他總要親赴現場,認真學習,吸收經驗。
近水樓台先得月。王樹安特別關心北京郊區的農業生產,並為京郊糧食生產的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70年代初,他參加的由蔡旭教授指導的小麥高產技術研究小組,在北京郊區馬連窪首次獲得小麥畝產千斤的紀錄。從80年代起,他被北京市政府聘為小麥技術顧問,每年在生長季節進行現場指導,在冬季經常為基層技術幹部講課。90年代初,他和有關單位共同主持開展了京郊噸糧田技術研究,經3年努力,在順義縣取得了“北緯40°機械化條件下冬小麥、夏玉米畝產噸糧技術”成果,並獲北京市和農業部科技進步獎。近年來,為挖掘京郊糧食生產潛力,他又主持了“北京機械化條件下全年高產高效技術體系”研究,正在探索冬小麥—移栽夏玉米的超噸糧技術途徑,受到各方面重視。王樹安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在農業科教和生產事業上,長年累月奔波,節假日也很少休息。他曾患過胃病、肝炎、腦血栓,但精神樂觀,工作不間斷。他常說:“我已快70歲了,還有許多構想沒有實現,必須抓緊時間。”他的忘我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動著他的學生、同事和所有接觸過他、熟悉他的人。1996年,河北省滄州市人民政府為感謝王樹安及其合作者對滄州農業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在中國農業大學校園內樹立“滄州鐵獅”一座,銘文如下:
公元一九八三年,滄州所轄吳橋、東光兩縣龍王河流域,列入國家攻關試區。中國農業大學王樹安、蘭林旺、程式教授,舍安逸、別親情,先後率師生赴試區主持攻關。他們冒暑寒,入田間,苦苦探求;居陋室,食素餐,孜孜細研。十五載披星戴月,十五載櫛風沐雨,十五載歲月蝕人,十五載矢志不移。心血終結碩果:噸糧田、節水麥、開心棉、四維治水、軟管灌溉等二十餘項重大科技攻關獲得成功,多項獲國家及省、部科技進步獎,在全國推廣。昔日鹽鹼荒灘已成為林茂糧豐、五業發達的富饒之鄉。鑒於此,國家及省、部領導親臨試區視察,給予高度評價。鑒於此,滄州人民感激至極,敬贈石雕滄州鐵獅一座,以志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