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堂(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創始人)

王榮堂(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創始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榮堂,1919年1月16日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1939年考入東北大學史地系,1940年轉考入武漢大學並畢業於武漢大學。1947年在東北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新中國建立後,先後在東北師範大學瀋陽師範大學遼寧大學任教。

王榮堂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世界近代史學科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是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創始人。1989年3月,由於其學術成就斐然,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接納為正式會員,這是當時中國唯一的一位英國皇家歷史學會的正式會員。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人物作品,個人工作,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王榮堂生於1919年,遼寧營口人。“九一八”事變後,厭惡偽滿教育,憤然離鄉赴山東煙臺益文商業專科學校附屬中學讀書。七七事變後,流亡內地,先後在東北中山中學東北中學讀書。1939年考入四川三台東北大學史地系,師事金毓黻姜亮夫蕭一山等史學名流。1940年轉入四川樂山武漢大學政治系。又曾受教於楊東純、楊人根、王鐵崖朱光潛等先生,在他們的教誨下,先後較系統地學習和研究了法國革命史、國際法、外國政治制度史、法國大革命史、中國政治思想史,並取得一定成績。
在學術探索的海洋里,王教授逐漸對中外近代史發生了興趣,特別是在楊人楩先生鼓舞下,開始側重西洋政治外交史的研究和探索。1947年他到瀋陽東北大學任副教授,講授西洋近代政治史、國際政治和各國政治制度史。
王教授對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有深厚的感情,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幾十年來他始終孜孜不倦地為黨工作。解放後從1949到1984年,王教授先後在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瀋陽師範學院遼寧大學任教。三十多年來,他獻身於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講授過社會發展史、世界近代史、英美史學史,受到師生的好評。
他不僅治學嚴謹,而且注重對青年人的培養和教育,關心中青年教師的成長。早在1953年王榮堂教授就曾在東北師範大學培養過16名世界近代史研究生,現均已成為副教授或教授。1979年以來王榮堂指導的4名研究生都以優良成績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人物作品

王榮堂教授是一個在科學道路的攀登上不辭勞苦的人。他不僅在世界近代史學科領域裡有很深的造詣,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也有很深的研究,1955年他出版了《馬克思主義是怎樣產生的》和《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兩部專著,深受讀者好評,這兩部書分別在1960年和1981年增訂再版。王教授撰寫的的專著很多,而且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他在1956年-1957年撰寫的《世界近代史講義》(五個分冊)是我國最早的校際交流教材;1980 年王教授主編(五院校集體編寫)的《新編世界近代史》上、下冊,被全國五十多個高等院校選用為教材,1984年將由教育部做統一教材再版;1984年王教授主編遼寧省黨政幹部學習班世界近代史教材,由遼寧出版社出版。另外,他還發表和出版過《尼德蘭革命》、《智利史》(十七、十八、十九三章)等譯文和譯著,編譯了《世界近代史地圖集》等,這些著作在資料、體系和觀點上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在學術界有很大影響。
王教授勤於撰述,曾有二十多篇有很高學術價值的論文發表在《史學月刊》、《歷史教學》、《遼寧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這些論文對於提高世界近代史教學質量和加深對世界近代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著作
新中國成立不久,在研究資料極度缺少的條件下,撰寫出《馬克思主義是怎樣產生的》和《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兩部學術專著, 1955年5月和7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這兩部著作的問世,填補了當時中國世界近代史學科的研究空白。在改革開放後的20世紀80—90年代,先後出版了《英國近代史綱》和《英國歷任首相傳略》等學術專著。
論文
文革前,在《歷史教學》和《遼寧大學學報》等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改革開放之後,在《史學月刊》等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個人工作

1.籌備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1981-1984年)
早在1981年,在河南師範大學召開學術討論會期間,在王榮堂的建議下,曾召開過一次成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籌備會,並對建會問題進行了初步醞釀和協商。1982年8月,在瀋陽召開的世界近代史學術討論會上,經過與會者的共同努力,正式成立了研究會的籌備組,選出了籌備委員會委員共46人,推選王榮堂為籌備組組長。
在1983年的一年裡,籌備委員們分工合作積極努力工作。韓承文教授負責調查全國同行的人數、科研情況以及信息聯絡工作;李純武先生和張文淳教授負責研究會成立後第一本論文集的經費籌集事宜;光仁洪教授和各大區籌備委員負責收集和協調各方面的意見。吳於廑教授也十分關心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成立,在輿論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在籌備期間,各方面的工作進展情況都匯總到王榮堂這裡。成立研究會無經費是最大的困難,可是這些同志任勞任怨,不計得失,不辭辛勞,無私奉獻,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要促成研究會成立。籌備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事情很快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所負責同志的高度重視,經研究同意撥給一定活動補助經費。這樣,成立研究會的條件基本成熟了。
2.建立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1984年)
1984年5月6日—11日,世界史學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在瀋陽成立。成立研究會大會與學術討論結合在一起進行。出席會議的代表有129人,其中多半是全國各大專院校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和一些青年教師,這次會議開的非常和諧、順利、圓滿。大會收到63篇學術論文。大會還討論了研究會章程,並進行研究會理事的選舉工作,選出43名理事組成理事會。經理事會選舉出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和常務理事,還擬聘請十幾位學術顧問。在成立大會上王榮堂教授被推選為研究會理事長。
首屆常務理事會討論和確定了研究會以後的工作計畫。第一,編譯世界近代史資料,由李純武和張文淳等同志負責;第二,編輯研究會通訊,由韓承文同志負責;第三,撰寫研究會大會紀要,由程秋原同志負責;第四,會址暫設瀋陽遼寧大學,會員登記由孫非和劉書林同志負責辦理。此外,還討論了分地區活動計畫等問題。
3.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早期發展(1985-1999年)
王榮堂自研究會建立起任理事長直至1999年,連任三屆。在王榮堂擔任研究會理事長的十五年里,研究會的工作始終得到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的重視、關心與支持,也得到全國史學界同行們的熱情贊助與關懷。所以研究會發展很快,到1999年會員已達到700多人,使研究會人才薈萃,少長鹹集,發展成為一個規模較大、會員較多、凝聚力較強的民眾性的學術團體。
在王榮堂任理事長期間,研究會舉辦過十幾次學術研討會,收到700餘篇論文,創辦過10期《通訊》,編譯一部《世界近代史資料集編》,獎勵過中青年會員的優秀論文,舉辦過多次講習班。所有這些學術活動為全國世界近代史學工作者創造了結交同行、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通科研信息和推動世界近代史研究的一個良好機會,從而打破了過去封閉式的研究環境,開闢了一個集體學習、集思廣益的開拓式的學術活動中心。
最後,關於王榮堂先生與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之間的情緣及王先生對研究會的貢獻,可用王榮堂的一段話來說明。這段話出自王先生1999年9月20日在遼寧大學召開的研究會代表大會上的發言稿,這也是王榮堂在研究會的最後一次講話,可謂告別詞。王榮堂發言的題目是:“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15年曆程”。王榮堂說:“撫今追昔,展望未來,我們研究會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80年代初期,在一些老學者老專家老教授的精心扶植和推動下,為研究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些積極扶植和推動研究會成長和發展的老學者老專家老教授們業已到了垂暮之年,他們雖然關心研究會的發展,但已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所幸我們已經湧現出一批新的、在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中青年專家、學者和教授,今後在他們的推動和主持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發展,定會更加迅速,到21世紀我們的研究會隨著國家日益繁榮和昌盛而更加興旺發達,世界史學研究將會更放光彩。”

主要貢獻

1.王榮堂先生對中國世界近代史科學研究的貢獻
王榮堂歷來重視科學研究。新中國成立不久,在研究資料極度缺少的條件下,王榮堂仍主張科學研究為先,並身體力行地撰寫出《馬克思主義是怎樣產生的》和《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兩部學術專著,1955年5月和7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這兩部著作的問世,填補了當時中國世界近代史學科的研究空白,因此,對中國的世界史學科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改革開放後的20世紀80-90年代、王榮堂又先後出版了《英國近代史綱》和《英國歷任首相傳略》等學術專著。文革前,王榮堂在《歷史教學》和《遼寧大學學報》等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改革開放之後,王榮堂在《史學月刊》等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王榮堂一生對學術研究有著執著的追求,筆耕不輟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甚至在病重期間,仍牽掛《歐美近代史綱》書稿,這本學術專著2002年最後由王銘執筆成書,以王榮堂和王銘二人署名在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
2.王榮堂先生對中國世界近代史教材建設的貢獻
首先,王榮堂在理論上對教材建設有很高的認識。在王榮堂眼裡,“教師手裡的教材就像農民工人手裡的鐮刀和錘子,鐮刀不快農民無法收割莊稼,錘子不好工人無法做工,教師手裡的教材沒有水平就培養不出好人才。”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知道,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是中國世界史學界沒有統一教材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世界史學主要受到蘇聯科學院主編的《世界通史》的影響。《世界通史》的特點可以基本歸納為三點:(1)以階級鬥爭為綱作為編撰此書的理念;(2)以五種社會形態為歷史分期的標準;(3)重視人民民眾的歷史作用等。五十年代是中國全盤學習蘇聯的時期,所以,1957年我國有一位著名的史學家在一本公開刊物上發表文章,題目就是:《堅決地誠懇地向蘇聯歷史科學學習》。1959年蘇聯《世界通史》第一卷中譯本一問世,又有幾位著名的歷史學者聯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介紹這部書,文章的題目是《歷史科學進展的豐碑》。
其次,王榮堂在教材建設上身體力行。1956一1958年王榮堂在教學講稿的基礎上自己編寫了一套《世界近代史》教材,分為5個分冊。同時為了配合教學,他還編譯了一本《世界近代史地圖集》。教材和地圖集由學校印刷成冊發給學生使用。王榮堂自編的這部教材雖然也受到蘇聯學術思想的嚴重影響,但畢竟學生可以有一本系統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了。當時國內沒有其它教材,所以有些院校也使用王先生的這部教材。王榮堂的這部教材一直使用到1962年周一良、吳於廑主編的《世界通史》問世。1979年改革開放後,在王榮堂教授和姜德昌教授的倡議下,遼寧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共五個院校的世界近代史教師共同研究聯合編寫了一部新的世界近代史教材,由王榮堂先生和姜德昌先生為主編,1980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書名為《新編世界近代史》上下冊,後改名為《世界近代史》上下冊。1982年教育部批准該書作為全國高等學校文科統編教材,該教材被國內數十所大學的歷史系採用,發行量達10餘萬套,影響之大可見一斑。1992年這部教材被國家教委評為優秀教材。
3.王榮堂先生對中國世界近代史教學方法的貢獻
王榮堂是一位主張教學與科研融為一體的主要學者。他的科研成果都是從教學中來,又為教學服務的。他主張大學教師的科研選題應來自於教學和教材中,再以科研成果提升教學和教材質量,教學科研相輔相成是一致的,他們要不斷的相互推動,使教學、教材和科研同步向前發展,這樣既能提高教材水平,又能提升教學質量。王先生的這一教學觀,在21世紀仍然有很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王榮堂解放前就是教西洋史的。1947年,王榮堂被瀋陽東北大學文法學院聘為副教授,講授“西洋政治思想史”、“各國政府”和“外國名著選讀”等課程。新中國成立後,他在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講授世界近代史。1952年東北師範大學受教育部委託創辦首屆世界近代史研究生班,總計16名學生。王榮堂先生和劉祚昌先生擔任主講教師。王榮堂講授英法近代史和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為了講好課,他查閱了大量資料,寫出了詳細的講稿,不僅很好地完成了教學,還在教學講稿的基礎上完成了《十八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是怎樣產生的》兩部著作。
王榮堂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例子很多。比如,他的科研題目“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特點對比研究”,就是來自於教學中,而研究的成果又為教學服務。又比如,“論英國議會的起源”也是這樣的。還比如,“對於北美《獨立宣言》與法國《人權宣言》的理解與分析”、“英法兩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區別”、“盧梭及其人民主權學說”、“布朗熱事件發生的原因和實質”、“德萊福斯案件發生的原因和實質是什麼”等等。
4.王榮堂先生對中國世界近代史人才培養的貢獻
王榮堂從教幾十年,為中國的世界近代史專業培養了大批的教學與研究人才。從1981年遼寧大學世界史專業獲得國務院碩士學位授予點起,直至上個世紀末王先生離休,他為中國世界近代史專業培養了多名碩士研究生,其中包括像閻照祥和許平教授那樣出色的學生,他們早已成為中國的世界史研究的領軍人物。
5.王榮堂先生對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貢獻
王榮堂是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的主要發起人和創始人之一,並連任研究會三屆理事長。他不僅與研究會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為研究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