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森文
- 別名:字吉農,號春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渚城
- 出生日期:1758
- 逝世日期:1823
- 主要成就:對金石的研究
- 代表作品:石門碑釋
王森文生平:,對略陽的貢獻:,
王森文生平:
王森文(1758-1823),字吉農,號春林,山東渚城人,清初山東名士王成祉之五子,年少家境貧寒,在其姊幫助下,完成學業。精通天文、術數,金石、詩文及繪圖。嘉慶十年(1805),以第三甲第10名進士,任陝西鎮安縣知縣。禦敵守土,修廟尊禮,頌聲大作。嘉慶十二年(1807)調任興安府安康知縣。嘉慶十六年(1811),他各方籌款,加高城牆,增設掩體城垛,修建安康城雙堤,並與鄭謙合作纂修《安康縣誌》20卷,為安康留下了重要的史料。後因犯法獲罪,(嘉慶十七年前後)被免職。離開安康之時,“士民泣送至百餘里”,足見其受民眾愛戴之深。
去職後的王森文暫居長安,期間,與總纂張聰賢,編輯董增臣一起參與修訂《長安志》、與張樹勛一起編撰《武功志》,並著《漢唐都城考》,為日後大明宮的復原提供了依據。其在《長安縣誌》卷十四中對長安昆明池地界的描述,即:“北極灃鎬村,南極石匣,東極圓柳坡(即今常家坡),西極斗門”,為後人了解昆明池的位置和面積提供了準確的信息依據。
嘉慶十九年(1814),王森文恢復官職,調任漢中府略陽縣知縣(一說為,因其姐在四川,王森文申請調任漢中府略陽知縣),公務之餘,對漢中石門石刻和略陽靈崖寺《郙閣頌》石刻悉心探究,著成《石門碑醳》一書和《郙閣銘考》一卷。嘉慶二十年(1815),徙補洛南縣知縣。嘉慶二十二年(1817)八月,廳撫民同知向淮與潼商道轄洛南縣王森文一起編纂成《續修潼關廳志》。嘉慶二十四年初,因成績突出,被朝廷授予“文林郎”,其妻子被封為“孺人”。道光元年(1821),王森文見倉頡造字摩崖毀損(總計28字,刻於與陽虛山隔河相望的玄扈山峭壁上),於是從許廟(倉頡造書處)民間徵得此二十八字摹記勒石立在倉頡造字處,為洛南留下了一處寶貴的文化勝跡。
道光三年(1823)六月,王森文調任蒲城知縣,當年九月卒於任上,終年65歲。死後“貧無以殮,邑尚書王鼎遺之棺,同官復貲助之,乃歸櫬”,足見其為官之廉潔清貧!
王森文的一生最大的貢獻在於金石研究。嘉慶十九年秋,其在略陽任上時,受邀赴褒城縣辦理訴訟案件,乘便跋涉褒谷口,對那裡的眾多的石門石刻進行探訪考究,著成《石門碑醳》一書,為現存第一部石門石刻研究專著,被後世研究石門學者奉為經典,對研究石門石刻舊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在洛南任上,訪得陽虛山倉頡刻跡原拓,重為摹石,正面題“龜鳳呈瑞”,下大書“倉頡授書處”,碑陰為世傳倉聖二十八字,至今碑石猶存。
對略陽的貢獻:
其一,搜得《宴遊記》及《翠峰亭銘》摩崖石刻。在略陽七里店紗帽灣山崖上,原有唐代順政郡太守房渙《宴遊記》石刻、宋代武興刺史王震《翠峰亭銘》石刻,因年久湮沒,無人知曉,甚至連明代嘉靖《略陽縣誌》對此也模稜兩可,語焉不詳,是王森文在略陽任時,歷盡艱辛,多方查考,最終搜訪獲得,至此以後的略陽縣誌才得以對此詳盡記載。《金石續編》卷八云:“《略陽縣誌》載翠峰亭而不及二刻,王君森文署略陽縣事,訪得之”。
其二,對《郙閣頌》的研究。王森文在略陽知縣任上時,對陝南碑銘留意頗多,他曾對靈岩寺中的《郙閣頌》作過深人細緻的考察,著有《郙閣銘考》一卷和《郙閣銘摩岩碑考》文,對其中缺失的文字進行了摹繪訂正,成為後人研究這一碑刻的重要依據(12)。
其三,為略陽留下了兩首詩作。王森文工詩,《國朝山左詩匯抄》後集卷十三(13),收錄其詩作五首,其中最後一首《讀韋蘇州<聽嘉陵江水聲詩>偶題》系作於略陽任上(14)。另外,道光版《略陽縣誌》收錄有王森文為略陽貢生淡金贏的題詩《再過樂素河贈淡生》一首:
浩落除溪水,棲遲樂素人。
門添新弟子,身足舊衣襟。
雪墮半山雨,梅開孤寺春。
此中得幽興,吟眺不嫌頻。
由於王森文在略陽任縣令僅有一年,由此詩內容推測,該詩作於次年(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初春。其後不久,王森文即徙補洛南縣知縣。僅僅就這一年時間,其對略陽的文化事業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