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夫(1919~1947),乳名醜牛,大名連富,參加革命後改名林夫。陝西綏德人。革命烈士。幼時家貧,只斷斷續續讀過幾天私塾。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林夫
- 別稱:乳名醜牛,大名連富
- 出生地:陝西綏德
- 出生時間:1919
- 去世時間:1947
- 性別:男
個人簡介,主要貢獻,
個人簡介
1934年參加少年先鋒隊,並在綏德縣蘇維埃政府當勤務員,同年參加紅二十六軍第三團的少年先鋒連。
主要貢獻
1935年2月紅十五軍團成立後,被選調到七十八師作警衛員,在紅軍東征、西征中出色地完成了保衛首長安全的任務,於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升任七十八師直屬警衛隊排長。盧溝橋事變後,紅十五軍團開到三原,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王被分配到該旅六八七團二營任中共支部書記,隨部隊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平型關戰役後,調六八八團二營任排長,不久又任六八九團團部政治指導員。1940年5月,王所在部隊奉命增援豫皖蘇邊區的新四軍。出發前,他被調到六八八團二營任教導員。為改造這支新編武裝,他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在緊接著的一次掩護主力南下的長途急行軍中遭日軍偷襲,缺少戰鬥經驗的二營被衝散,他為此受到留黨察看、撤銷職務並罰苦役九個月的嚴厲處分。他當了半年多挑夫,無怨無悔,重新贏得組織信任,先後被任命為淮海軍分區沂河大隊中共總支部書記,淮海軍分區二支隊獨立第五團副團長,淮海軍分區一支隊第三團團長,新四軍三師十旅第三十團副團長,參加了鹽阜地區歷次反“掃蕩”戰役和交通破襲戰役。抗日戰爭勝利後,王奉命隨部隊進軍東北,一路上斬關奪寨,於1946年6月抵達齊齊哈爾。此時,他調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八旅第二十四團團長,不久八旅二十四團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第四師第十二團,王仍任團長。經過一段休整,奉命率部參加了1947年春季的三下江南戰役。5月13日,又率團隨主力執行遠距離奔襲懷德鎮國民黨守軍的任務。當時他腿上長了一個大癤子,整日潰爛流膿,疼痛難忍。頭一天夜裡120里的強行軍,疼得他再也騎不成馬,但仍堅持要參加這次戰鬥,只好讓戰士們用擔架抬到距懷德鎮不遠的朝陽山,又爬上戰馬率部來到懷德鎮東,與兄弟部隊一起完成了對懷德守敵的包圍。14日,王向縱隊司令員劉震提出由十二團打主攻的請求,得到批准後,他率全團移到國民黨守軍兵力薄弱的西南門外,16日黃昏發起攻擊。王先帶突擊隊二營七連突入鎮內直搗保全第十七團團部;接著,王又和隨後攻打進來的二營六連一起向敵縱深進攻;晚8時50分,二梯隊第一營攻入鎮內,他又指揮一營向東發展,與守敵展開巷戰。午夜,當保全十七團團部已被攻下的訊息傳來時,他腿瘡疼得幾乎昏倒,仍在指揮調度各營、連的攻擊。17日凌晨2時,三梯隊三營加入戰鬥。跟隨三營行動的團政委一見王就詢問他的腿怎么樣,王說:“就是太累,你守一會兒電話,讓我歇一下。”剛想打個盹,劉震司令員電話來了:要王親自帶一個營,到“聚冒隆”燒鍋大院,參加聚殲守敵司令部的戰鬥。司令員不知道王團長腿瘡潰爛,王也二話沒說帶上第一營就向守敵司令部接近。激戰中,他胸部又負傷,讓衛生員包紮一下繼續指揮戰鬥。午後,守敵司令部盤踞的“聚冒隆”燒鍋大院被拿下,他又率一營殲滅了在關帝廟負隅頑抗的殘餘守敵。戰役結束後,在師部召開的慶功會上,王被評為“身先士卒的優秀指揮員”。同年7月3日,十二團在向中長路推進中奉命攻打昌圖車站。為弄清國民黨軍在昌圖車站的部署,王乘夜帶尖刀班去“抓舌頭”。途中與國民黨軍暫編第二十師警戒排遭遇,戰鬥中王中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