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杲(明朝戶部尚書)

王杲(明朝戶部尚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杲,字景初,是汶上縣人。正德九年考中進士。(朝廷)任命他作臨汾知縣。(後來)提拔為御史,掌管查實陝西茶馬事務。皇帝派遣太監出任蘭、靖兩地茶馬經營。王杲上書說邊疆窮苦,年成歉收,不適合再設定官吏讓老百姓受累,沒有得到回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杲
  • :景初
  • 籍貫:汶上縣人
  • 評價:清官
生平,史籍記載,

生平

嘉靖三年,皇帝將要派遣太監到蘇州杭州督辦織造業,王杲上書勸說(不要這樣做),皇帝沒有採納。過了很久,王杲提升為太僕少卿,改任大理官,第二次升為左副都御史,提拔為戶部右侍郎。河南地方出現嚴重的糧食歉收,(皇帝)委派王杲前往賑濟。王杲請求緊急調發公款,皇帝命令拿出臨清倉庫銀五萬兩資助這次行動。(王杲)到後,又請求調發十五萬兩白銀。(老百姓中)得以保全性命的人數都沒有辦法計算。賑濟事情辦完後,皇帝賞賜銀幣。接著,王杲以右都御史的身份總督漕運事務。先例是,修繕漕運船隻(的費用),軍隊負責十分之三,老百姓負擔十分之七。總兵官顧寰認為軍隊和老百姓窮困衰敗,請求調發兩淮地區的結餘的鹽銀七十萬兩(來承擔),戶部尚書李如圭不同意。王杲改變作法,以兩年漕運的十分之三來折合,那省下的轉移搬運費用來修理運輸船隻,不再加重軍民的困苦,得到回答可以。
過了一年,王杲擔任戶部尚書。皇后的父親安平侯方銳求討張家莊馬房一塊地方。王杲說這塊地方面積有二千多頃,是出產法定賦稅的田產,不能夠答應,應當拿大恩寺屬於官府掌控的土地二十頃給他。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當時,國庫儲備上報匱乏,各處邊疆請求增加軍餉(的要求)沒有一個月沒有,全國各地水旱災害的情況又比較多,給事中李文進提請討論增加儲備和積蓄。王杲陳列了九項措施拿出來獻給皇上,隨即又獻上節制財用的十項措施,全被皇帝採納。過去的成法,每年水道運糧四百萬石。王杲認為糧食有餘但是開支不足,(所以)遭遇天災人禍大致上都會改用銀兩折抵,用來方便老百姓。一天,皇帝看見改用銀兩折抵的人數都超過了一半,非常吃驚,就拿這件事責問戶部,王杲等人承認罪責所在。皇帝告誡從今以後必須遵守祖上的成法,不要輕易改變。
王杲掌管邦國大事,沒有他不操勞的事情,皇帝極為倚重他。後來,皇帝發布詔書購買龍涎香,王杲好久都沒有購進,皇帝因為這個而不高興。給事中馬錫彈劾王杲還有巡倉御史艾朴受賄,給事中歷汝進說倉場尚書王煒也受賄,(幾個人)一併送下監獄。王杲、艾朴發派去戍守邊疆,王煒廢棄為一般老百姓。王杲最後死在雷州戍守的地方。隆慶初,給事中辛自修等人替王杲雪洗冤屈。皇帝發布詔書,恢復王杲的官職,享受祭葬的待遇,贈與太子太保的頭銜。

史籍記載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進士。授臨汾知縣。擢御史,巡視陝西茶馬。帝遣中官分守蘭、靖。杲言窮邊飢歲,不宜設官累民,不報。嘉靖三年,帝將遣中官督織造於蘇、杭,杲疏諫,不納。久之,擢太僕少卿,改大理,再遷左副都御史,進戶部右侍郎。河南大飢,命杲往振。杲請急發帑金,詔齎臨清倉銀五萬兩以行。既至,復請發十五萬兩。全活不可勝計。事竣,賜銀幣。尋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故事,繕運艘,軍三民七。總兵官顧寰以軍民困敝,請發兩淮余鹽銀七十萬,戶部尚書李如圭不可。杲請改折兩年漕運十之三,以所省轉輸費治運艘,勿重困軍民,報可。逾年,入為戶部尚書。後父安平侯方銳乞張家莊馬房地。杲言此地二千餘頃,正供所出,不可許,宜以大慈恩寺入官地二十頃予之。帝從其議。時國儲告匱,諸邊請增餉無虛月,四方多水旱,給事中李文進請議廣儲蓄。杲列九事以獻,已又上制財用十事,帝鹹納之。舊制,歲漕四百萬石。杲以粟有餘而用不足,遇災傷率改折以便民。一日,帝見改折者過半,大驚,以詰戶部,杲等引罪。敕自今務遵祖制,毋輕變。杲掌邦計,事無不辦,帝深倚之。後有詔買龍涎香,久不進,帝以此不悅。給事中馬錫劾杲及巡倉御史艾朴受賄,給事中厲汝進言倉場尚書王?亦然,並下獄。杲、朴遣戍,?斥為民。杲竟卒於雷州戍所。隆慶初,給事中辛自修等訟杲冤。詔復官,賜祭葬,贈太子太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