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升(京東方科技集團創始人)

王東升(京東方科技集團創始人)

王東升,男,漢族,浙江東陽人,工學碩士,財務專家和系統工程專家。1993年創立京東方BOE(京東方)。中國企業及產業界自主創新的先鋒人物,被業界稱為“中國液晶顯示之父”。曾獲“中國十大併購人物”、“中國信息產業領袖人物”等榮譽稱號。

現任京東方戰略諮詢委員會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東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東陽
  • 職業:企業家
人物經歷,事業歷程,理論思想,思想觀點,

人物經歷

1993年創立京東方BOE(京東方)。
2019年6月28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順利完成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陳炎順接替創始人王東升出任BOE(京東方)新一屆董事長,應新一屆董事會邀請,王東升將擔任公司戰略諮詢委員會主席。

事業歷程

力挽狂瀾
1992年,北京電子管廠已經連續虧損7年,瀕臨破產。同年9月,時年35歲的王東升推卻了其他公司給予的高薪厚職,臨危受命,毅然接下了年虧損數千萬元、頻臨倒閉的北京電子管廠,擔任該廠廠長。1993年4月,王東升帶領員工自籌650萬元種子基金進行股份制改造,創辦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東升任董事長兼總裁。
在王東升“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的發展戰略引導下,京東方迅速扭虧為盈,並於1997年6月,在深圳實現B股上市,2001年1月,又增發A股,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A、B股上市的企業。京東方從瀕臨倒閉到涅槃重生,僅用了5年時間。
海外併購
1998年至2002年,在中國彩色顯像管行業尚在如火如荼之際,王東升預見到液晶顯示技術(TFT-LCD)必然取代顯像管技術(CRT),明確做出“進軍液晶顯示領域”戰略抉擇。京東方從1994年開始,就研究探索這一世界前沿產業領域,2000年制定了“併購、消化吸收、再創新”三步走戰略。2003年,京東方以3.8億美元併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DIS)的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業務,迅速切入TFT產業鏈核心環節。
王東升稱,進入一個新的產業領域一般有三種方式:自主研發,合資合營,或者收購進入。用自主研發方式在中國發展半導體顯示產業不太現實,因其是典型的資本和技術雙密集型行業,而我國企業欠缺在此領域的核心技術和經驗。若通過合資經營的方式,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裡,投資風險卻在中國企業自己身上。權衡利弊,王東升決定“收購進入”,通過國際收購進入液晶面板產業。
成長煎熬
在殘酷的行業周期洗禮中,BOE(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通過對半導體顯示行業技術特點和行業周期波動的研究,提出了企業生存定律,即:若保持價格不變,顯示產品性能每36個月須提升一倍以上。這一周期正被縮短。2005年至2006年,在產業下行周期,京東方連續虧損。王東升也一度深受質疑,壓力倍增。但王東升憑藉“產業強國”的信念和對產業規律的深刻理解,迎難而上,化市場低谷為企業成長機會。王東升回憶那段日子:“京東方闖入了當今世界的高精尖產業,成為追趕者,如果沒有信念和毅力,我們不會成為闖入者,沒有必要自討苦吃。既然闖入了只有向前走,因為沒有退路。我們面對的是萬仭峭壁,每一步都是新高度,一失足則粉身碎骨。”
在行業低谷期,王東升帶領京東方堅持技術和管理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確立了在國內TFT-LCD行業的領先地位。2006年,京東方在總投資上升約7.3%的情況下,實現產能擴張30%以上。2007年二季度,行業回暖,蓄勢待發的京東方抓住機遇,每月贏利達1個億以上。
超越夢想
2008年6月,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液晶面板行業再次進入低谷期,京東方面臨全球經濟危機與產業衰退的雙重挑戰。經歷了上一輪行業低谷,王東升深知,在液晶顯示產業,只有把規模做大,才能真正成為領導者,這是液晶顯示產業的遊戲規則和生存定律。王東升此時以“冰局破冰,變局求變”的戰略思維,採取“反周期投資”的進取性策略,繼續進行規模擴張。
王東升王東升
在王東升的帶領下,京東方現已擁有北京第5代和第8.5代TFT-LCD生產線、成都第4.5代TFT-LCD生產線、合肥第6代TFT-LCD生產線和第8.5代TFT-LCD生產線、鄂爾多斯第5.5代AMOLOED生產線、重慶第8.5代TFT-LCD生產線以及福州第8.5代TFT-LCD生產線、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等9條運營中的半導體顯示生產線,還有建設中的 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以及全球最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成為中國唯一能夠自主研發、生產和製造全系列半導體顯示產品的企業,在新一代顯示技術領域已與國際產業巨頭處於同一起跑線上。
產業強國
近年來,王東升帶領京東方通過不斷的技術與產線升級一次次為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奠定新的階梯:2005年,京東方自主建設的北京5代線投產,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自主液晶屏時代”;2010年,京東方合肥6代線投產,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液晶電視屏時代”,扭轉了中國液晶電視屏全部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2011年,京東方北京8.5代線投產,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大尺寸液晶電視屏時代”。
在成績面前,王東升心存危機意識:“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美好機遇和殘酷挑戰的未來。在機遇與挑戰面前,一個企業如同一個人。只有堅持永不言敗、永不言累、永不言難,永不滿足的追求,才能成就偉大的企業。”
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王東升和京東方人始終懷有“產業強國,企業報國”的遠大理想,王東升指出:京東方的使命就是要率先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和壁壘,通過迅速產業化從根本上扭轉中國的“缺屏之痛”。

理論思想

  • 首創“顯示產業生存定律”
基於對顯示行業規律的深入研究,在多年洞察思考基礎上,王東升於2010年提出顯示產業“生存定律”,業界稱為“王氏定律”,即:若保持價格不變,顯示產品性能每36個月須提升一倍以上。這一周期正被縮短。
所謂產品性能,是指產品功能與品質的總和。液晶顯示產品的性能將朝著圖像更真美,更輕薄、更節能、更環保、更便利、更人性的方向進步。產品性能提升可以用產品性能指數來衡量,產品性能指數是產品成本創新和價值創新程度的衡量工具,可以某時間點代表產品的邊際收益為基準計算。
自1991年TFT-LCD液晶面板在日本實現產業化以來,液晶顯示行業已經走過20多年曆程,特別是近十年間,產業的發展脈絡清晰地反映了這一規律。通過下圖所示的對勾曲線,可以進一步理解生存定律的內涵。
王東升(京東方科技集團創始人)
圖:生存定律(王氏定律)曲線
這一曲線揭示了技術價值創造驅動對於提升企業價值的作用和影響,是企業實現穩定盈利的生存法則:由於液晶顯示產品價格下降趨勢不可避免,企業必須通過技術價值創造驅動不斷提升產品性能、成本力和產線效能,從而確保企業穩定盈利,實現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 提出“5P1H”顯示產品創新方向
生存定律揭示了顯示技術進步的速度規律,繼而,王東升又提出5P1H顯示產品和技術創新方向。5P即產品需滿足至真至美的畫質(Picture)、越來越低的功耗(Power)、功能融合的解決方案(Panel as System/Service)、引領時尚的氣質(Pilot of Fashion)、最佳的性能價格比(Price),H即顯示產品應有利於人們健康(Health)。這也是京東方顯示產品和技術的戰略路線圖。
  • 率先提出“半導體顯示產業”概念
2012年前後,TFT-LCD 已成為顯示市場主流,新一代顯示技術AMOLED、柔性顯示開始產業化、柔性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也在朝著產業化方向邁進,業內決策者對顯示產業的未來方向與路徑又產生了新疑問。面對這個共同關注的戰略問題,王東升從哲學高度思考得出的產業預見是:從CRT到TFT-LCD是技術的中斷和開始;從TFT-LCD到AMOLED是技術的延伸和發展。TFT-LCD、AMOLED以及包括柔性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它們的基礎技術都是半導體技術,都可統稱為半導體顯示(Semi -Display)。
王東升王東升
“半導體顯示”的定義為:通過半導體器件獨立控制每個最小顯示單元的顯示技術統稱。它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以TFT陣列等半導體器件獨立控制每個顯示單元的狀態;二是採用非晶矽(a-Si)、低溫多晶矽(LTPS)、氧化物(Oxide)、有機(Organic)、碳(Carbon)等具有半導體特性的材料;三是採用半導體製造工藝。
與半導體顯示技術和產品相關的材料、裝備、器件和套用終端產業鏈統稱為半導體顯示產業。
此外,他提出還可通過TFT-LCD和AMOLED結構比較說明上述定義。TFT-LCD有六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偏光片、彩膜、液晶、半導體背板、偏光片、背光源。頂發光AMOLED有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密封層、有機發光層、半導體背板。儘管AMOLED器件結構簡單多了,但其最重要部分半導體背板是從TFT-LCD技術基礎上發展來的,兩者半導體顯示的基本特徵和技術基礎並沒有改變。多年技術進步和套用驅動,TFT-LCD半導體背板技術已包括a-Si、LTPS、Oxide等技術,為LTPS-AMOLED和Oxide-AMOLED這兩類主流AMOLED技術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目前,從LCD與AMOLED兩者的材料、工藝和裝備等方面分析,它們之間技術相關性和資源共享性高達70%。因此說從TFT-LCD到AMOLED 是技術的延伸和發展。這一概念的提出明晰了業界對TFT-LCD與AMOLED、柔性顯示等新一代顯示技術的產業發展方向,對促進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創造性提出“開放兩端 芯屏氣/器和”物聯網生態理念
2016年,在京東方全球創新夥伴大會(BOE IPC·2016)上,王東升創造性地提出“開放兩端 芯屏氣/器和(Ecoresystem: Open and Connected)”的物聯網生態理念。
他認為,物聯網的發展需要解決以下三大問題:
第一,更加強大的信息收集、傳送、計算、存儲和展示能力。比如,一座智慧型化LCD工廠數據存儲500個T即可,而一個新生兒基因數據存儲就需要15個T,當前信息處理能力顯然不夠,我們需要更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
王東升王東升
第二,更加科學、合理、高效,並不斷最佳化的算法支持。物聯網無處不在,其生命力在於跨界細分和滲透融合。而每個“跨界細分”都有其不同的專門知識和技術,有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等等,人工智慧實現滲透融合,創造新價值,需要更大量、科學、合理、高效的數學模型和算法支持。
第三,高質量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必定要通過與各細分領域專門知識、技術的融合,通過不斷地餵入這一細分領域的大數據,逐漸進化而成。高質量、超大量、連續不斷的大數據,是確保人工智慧進化和新價值創造的基礎。這涉及到專業領域數據開放,以及法律、隱私保護等諸多問題。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推動感測、計算、存儲、顯示、傳輸等基礎元器件和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和通信系統的不斷進步;軟體和算法的不斷進步;各細分行業數據化能力的不斷進步;還有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法律和社會問題的逐步解決。這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需要官產學研各方面攜手合作,協同共進。
王東升提出,將一個物聯網系統簡化為基本物理要素來理解,物聯網是由功能硬體、計算單元、感測單元、人機互動單元、通信單元、軟體與內容等要素組成的系統。晶片是計算、通信、感測等單元的核心部件;顯示屏是人機互動單元的核心部件,也是未來物聯網最重要的信息出入口;軟體和內容是無形的,如同空氣一樣存在或被傳送,可稱之為“氣”;各類功能硬體是有形的,可稱之為“器”,它們要成為物聯網的節點或連線埠,需要加上芯、屏和軟體。物聯網就是將相關的晶片、顯示器件、軟體和內容、功能硬體和諧地組合起來,形成一個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相連的價值創造系統。她也是一個新的包容性產業生態系統。王東升將這一新系統及其形成過程稱之為:芯屏氣/器和。
這一新系統形成的過程,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創造市場機會的過程,但它是漸進的,殘缺完美的,需要各行各業各方人士的開放合作和協同創新,需要平心靜氣的深入思考,和諧共贏。這就是王東升借用中文“心平氣和”這一成語諧音,一語雙關闡釋這一過程的原因。
在建設這個新的包容性產業生態系統中,他提出京東方將開展三大行動:
第一,全面開放套用端,和各類有志於物聯網領域的企業和專業人士攜手合作,創新新硬體、新軟體、新套用,共同創造市場新機會。
第二,全面開放技術端,與各類有志於顯示、感測、人工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健康醫療等各領域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和專業人士,攜手合作,促進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共同創造市場新機會。
第三,全面推動半導體晶片、顯示器件、軟體和內容、功能硬體的和諧組合,與各行各業各方人士攜手,創新新套用,開拓市場新機會。
綜上所述,王東升將之概括為:“開放兩端 芯屏氣/器和”。

思想觀點

  • 三大替代
替代之危:看得見與看不見
王東升:一個企業永遠逃避不開的危機就是被替代,無論身處哪一個產業,都必須遵循和受制於這個產業的運行規律。產品生命周期、產業生命周期都將決定企業的生命周期,產業生命周期中一旦出現替代危機,企業將面臨滅頂之災。
王東升王東升
如果你熬不過產業低潮的衝擊,那你就會被競爭對手所取代,他們是看得見的敵人;如果你熬過了產業低潮,以為自己倖存了,卻沒有發現你所在的產業正在被新的生產方式所替代,他們是看不見的敵人。
解決替代危機的根本就是自己替代自己,而不是被動地被替代。而自我替代,就必須有資本和技術的積累,通過專業化克服產品的生命周期。
人才輩出:另一種替代
王東升:在京東方跨越產業替代危機之際,我們就已著手“另一種替代”,這就是京東方後來稱之為“百將千才”的人才戰略。我在2007年的50歲之時,邁出了我人生的關鍵一步,正式授旗於新一代領導團隊開始交班,新領軍團隊平均年齡40歲上下。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規律,人很難超越時代局限性,一代人乾一代事。京東方具有一顆超越之心,而其超越時代局限的根本在於一代又一代的繼往開來。這對於我的真正考驗是,要敢於承認自我的極限,以小我傳承來實現大我超越。
在京東方人心目中,沒有成功,只有成長。即使京東方成為了全球的行業領導者,也只有通過永遠成長才能實現永續經營,而成長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第三種替代:從投資驅動到價值驅動
王東升:企業增長離不開兩大驅動,一是投資驅動,以資本投入實現企業擴張;另一是價值創造驅動,以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打造別人短期內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實現長期穩定盈利和企業價值最大化。
在當今全球3C融合的浪潮中,“規模投資驅動”必將被“價值創造驅動”所替代。中國企業必須時刻清醒地認識到這場“替代危機”,以超越之心而超越自我,自己替代自己。
在全球產業出現戰略轉折點時,我們跨過了產業替代之危。在我們邁向世界級企業過程中,我們平滑過渡了人才替代之危。在我們已經從中國產業領先者邁向世界領先企業的進化中,我們必須跨越增長模式的替代之危,否則我們就是大而不強的企業。
  • 惶者生存
王東升:“對於替代危機的擔憂和焦慮,曾經使我整夜無法入眠。”我時時刻刻都保持著對環境的警惕,時時刻刻都懷著對被替代的恐懼。只有惶者才有可能成為王者。
面對替代危機,只有惶者才能生存,一個企業必須隨時警惕,隨時準備轉型。企業家必須隨時保持高度警覺,磨練自己的產業預見,把所有替代可能性統統掃入自己的雷達,才能保證企業認識並努力去解決替代危機。
  • 感恩之心超越之心敬畏之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企業亦然。在企業基業長青的道路上,我們始終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謝所有在京東方曾是稚嫩幼苗時給予我們點滴雨露的各界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奮鬥的信念和走向成功的信心。
王東升王東升
二十多年來,京東方能夠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源於一種獨特的企業精神——我們始終懷有一顆“超越之心”。不因一步或一時成功而沾沾自喜,看清每一次進步的階段性和有限性,同時,不為現實局限所懼,不被俗世偏見所畏,以不同層次的“更高目標”拾級而上,邁向“根本目標”,達到人生的“根本性超越”。
京東方人的超越之心並非盲目求進,而是始終在一種嚴謹客觀的自我審視之中進行的,即永葆“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既源於中國文化的“謙德”,亦源於西方哲學的“自知”。我們把自身的“有限性”,從一種“自知”轉化為一種“自覺”。正是因為敬畏之心,我們才能專心專注,精益求精,才能技有所長,日有所進;具有謙遜的心境和包容的胸懷,在所有經濟和社會關係中,真誠合作,分享共贏。
  • 產業強國時代
王東升:產業強國,企業報國!這是我根深蒂固的堅定信念,也是京東方人與生俱來的使命。在前些年,一些中國產業人曾經動搖了這一信念,因為做產業太苦太累太風險,不如玩資本那么爽快那么暴發。因而,在今天,我更要為“產業強國論”鼓與呼,因為當今世界給了中國一個百年難逢的“產業強國時代”,這不僅是一種大趨勢,也是一個大現實。
  • 創新,要有“站在月球看地球”的高度
王東升:我國製造業正面臨著外部的 “一壓一擠一追”和內部的“二高二低二少”的挑戰。“一壓”是指新工業革命的壓力。“一擠”是指歐美國家再工業化戰略的挑戰。“一追”是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追趕。
更重要的挑戰是內部的“二高二低二少”。“二高”指的是高能耗和高材耗。“二低”是指勞產率低和附加值低。“二少”是指基業長青企業少、世界領導型企業少。
“一擠一壓一追”不可怕,關鍵是要快速解決中國製造業內部“二高二低二少” 的問題,也就是中國製造轉型升級問題。如何轉型升級?唯一出路就是創新。自主創新不是閉門造車,要有“站在月球看地球”的高度。創新必須與市場緊密結合,脫離市場套用的創新是沒有意義的。
  • 戰略行動:知勝決勝制勝
王東升:我的戰略思考基於三個維度,在戰略制定上如何“洞察知勝”;在戰略執行上如何“速度決勝”;在組織機制上如何“系統制勝”。
所謂“洞察知勝”是指正確而準確的前瞻性洞察力是戰略制定與戰略行動的首要性要素,預見戰略時機並預測戰略優勢可以預知市場競爭的勝負。所謂“速度決勝”是指戰略執行力的速度是戰略目標實現的決定性要素,直接決定市場競爭的勝負。所謂“系統制勝”是指企業組織機制的系統協同力與統籌力已是戰略制勝的根本性要素,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百戰不殆的制勝法寶。
正如中國古代智慧所言:“知勝”是運籌帷幄中預測的勝利;“決勝”是速戰速決的戰役小勝;“制勝”是決戰千里外真正的大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