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王曉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曉東,1963年出生於中國河南新鄉,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百濟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1980年王曉東考入北京師範大學;1985年赴美留學,1991年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物化學博士學位;2002年擔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被聘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2006年獲得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201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7年被評為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生命科學領域先鋒科學家。

王曉東的研究重點是細胞凋亡的生物化學途徑和生物化學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曉東
  • 國籍:美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河南新鄉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德克薩斯大學
  • 主要成就:2004年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 學位:博士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63年,王曉東出生於河南新鄉,幼年家境困難,與外公、外婆共同生活,他的外公王靖山是新鄉市第三中學的英語教師。
王曉東 工作照王曉東 工作照
1975年9月,憑藉外公的關係進入新鄉市第三中學讀國中,王曉東在國中階段自學完成了高中全部課程,並報名參加了高考,他的高考分數超過了當年大學錄取分數線,但是為了使自己的學習基礎更紮實,國中畢業後進入河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進行高中階段的學習。
1980年,從河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畢業,並考上北京師範大學的生物系,在班上擔任學習委員,還經常參加學校里其他社團的活動。
1984年,師從薛紹白教授撰寫學士論文《研究哺乳動物細胞周期調控》,大學畢業後王曉東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碩士研究生,之後通過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經過學校推薦和美方嚴格的考試,王曉東成為當年北京師範大學惟一通過這項考試的學生,唯讀了一年研究生課程的王曉東放棄讀研,選擇了出國留學。
王曉東 生活照王曉東 生活照
1986年,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師從Richard A. Padgett攻讀博士學位,從事研究哺乳動物前信使mRNA剪下的研究。
1991年,博士畢業後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Joseph L. Goldstein and Michael S. Brown實驗室進行博士後訓練,從事基因表達的膽固醇調節的研究。
1995年,來到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擔任助理教授,從事哺乳動物細胞凋亡的生物化學途徑的研究。
1996年,回到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先後擔任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1996-1999);副教授(1999-2001);生物醫學科學傑出首席教授(2001年-)。
2002年,擔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3年4月,王曉東和和耶魯大學植物分子生物學家鄧興旺一同被聘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
2004年4月20日,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成為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2006年,獲得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主。
2010年,辭去美國的所有職位,全時回國工作,擔任就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第二任所長。
2011年初,發起創辦百濟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全球領先的抗癌新藥。
2013年9月,獲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頒發的求是傑出科學家獎,12月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7年,獲得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生命科學領域先鋒科學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曉東從事的是細胞凋亡規律的研究。2000年,王曉東和助手們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一種神秘的線粒體蛋白質細胞sMAC,這種細胞可以打破腫瘤的“堅硬堡壘”,誘使腫瘤細胞“自殺”,對研究治療癌症方法有重要幫助。
王曉東 攝於2004年2月2日王曉東 攝於2004年2月2日
王曉東致力於研究RIP3是如何殺死細胞,以及這個過程與細胞凋亡及其它形式的細胞死亡間有何聯繫,此研究也是對過去15年來細胞凋亡,一種由細胞內Caspases執行的細胞死亡形式的系統研究的延伸。
王曉東的多篇學術論文刊登在《科學》、《自然》等國際學術刊物上,成為國際上該領域的知名學者,從1996年他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室到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在這8年間他的論文成果被其他科學家引用超過了15000次,是過去10年中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之一。

人才培養

1996年王曉東在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任職以來,培養多名博士生,並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2008年至2016年期間,聯合培養的博士信息如下:
畢業論文名稱作者畢業院校學位
2017年
抗細胞壞死小分子化合物的篩選及抗壞死活性的分子機理研究
劉磊
北京協和醫學院
博士
2014年
線粒體釋放細胞凋亡因子的機理研究
蔣顯
北京協和醫學院
博士
2008年
五羥色胺對小鼠社會行為的影響
劉琰
北京協和醫學院
博士
2008年
RIP3是TNFα-誘導性細胞壞死途徑的關鍵調控蛋白
何蘇丹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博士
2007年
線上蟲中NF-Y做為PcG基因調節Hox基因eg1-5的表達
鄧寒松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博士
2007年
線蟲的CBFβ同源基因BRO-1對側線細胞增殖、分化和命運決定的調控
夏丹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博士
2007年
調節多巴胺和5-羥色胺在雄性秀麗線蟲尾部ray表達機制的研究
楊勇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博士

榮譽表彰

時間獎項/榮譽參考資料
2003年
海克曼化學獎(Norman-Hackerman Award)
2004年
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NAS Award in Molecular Biology)
2004年4月20日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6年
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2007年
理察勞恩斯伯里獎(Richard Lounsbery Award)
2010年11月25日
澳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3年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2013年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6年6月
第三屆首都傑出人才獎
2017年7月
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 生命科學領域“先鋒科學家

社會任職

2004年7月17日,王曉東受聘為北京師範大學名譽教授。10月,被聘為河南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2017年10月24日,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中心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人物評價

王曉東自幼好學,在老師和同學的眼裡,他明理睿智,是一個純粹做學問的人。國中時期的王曉東很會支配自己的時間,有著很強的創新求異思維能力。王曉東穿戴很平常,貌不驚人,但是他刻苦學習的精神和紮實的學習基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曉東國中英語老師劉培蘭)王曉東在校學習期間,不僅能吃苦、愛勞動,做過許多好人好事,而且學習成績突出,單科成績總能保持在90分以上。(新鄉市第三中學原校長熊夫征)王曉東的腦子很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當強,做事很有條理,是一個很專業的學生,這是他能夠取得如此成績的重要基礎。(大學班主任武愛)
未來講堂未來講堂
王曉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留美人員中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第一人。帶領新成立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為中國在前沿科學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探索出了一條新路。(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