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收秋,太原市郵政局南寒郵政分局大虎溝投遞組步班契約工,1985年進入郵局,25年來,徒步行走52萬公里,是太原最後一名步班郵遞員。2015年“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獲得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收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郵遞員
- 出生地:中國
人物業績,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業績
山西省太原市南寒郵政分局大虎溝投遞組,44歲的王收秋在這裡邁入了步班郵遞員的第26個年頭。一天35公里山路、一個月1000元左右的工資、一年12雙穿壞的鞋、6個背壞的郵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1985年,王收秋成為南寒郵政分局大虎溝投遞組的郵遞員。從那時候起,他就一直背著郵包走在莽莽的大山中,用雙腳量出來的郵路累計達到30萬公里。作為太原市最後一位步班郵遞員,王收秋負責給太原市萬柏林區王封鄉所轄的15個山區行政村送郵件。雖然王封鄉大部分村子都已經通車,但是由於路況太差只能步行投遞。這26年來,王收秋幾乎沒休息過。無論颳風下雨,他都堅持為村民們送郵件。兩個餅子,一瓶涼水,35公里山路,26年的堅守,這就是太原最後一位步班郵遞員王收秋的長征郵路。
人物事跡
運煤車疾馳而過,颳起一陣烏黑的風,塵土中,一個矮小的身影從山溝里緩緩走上來,他低著頭,駝著背,背上頂著一個偌大的郵包,雙手拽著胸前的背帶,手指上還鉤著包裹,像一個苦行僧,一步一步在塵世中默默獨行……
偶然的一幕感動了路人,不時有人伸手向他打著招呼。
這個步行的郵遞員是誰?為什麼會這樣?
25年步行52萬公里
我們幾經周折,終於聯繫到了他。這個矮矮的一臉憨厚的男人站在我們面前,不說話,只是拘謹地搓著手指。他的組長老屈向我們介紹了他的情況。
我們決定親身體驗一下這條用腳量出來的郵路,看看這個普通郵遞員不同尋常的工作。
8月28日早晨10時04分,隨著郵車的到達,南寒郵政分局大虎溝投遞組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經過一個小時的分揀,王收秋背起三四十公斤的郵包,準備出發了。
他擰了擰裝滿開水的塑膠瓶蓋,抓起桌上的三個餅子,稍稍猶豫了一下,又拿出一個放在抽屜里,喃喃自語著:"兩個就夠了,兩個就夠了。"
看記者對郵包背帶處一圈圈加固過的線痕感興趣,王收秋靦腆地說:"老婆縫的,我這一年得換六七個包,和鞋的更換速度一樣。"他指著自己腳上的鞋說,這是幾天前局領導看望他時給買的。
"每天走山路,最費的就是鞋,家裡條件差些,縫縫補補能湊合就湊合。"
特殊背包姿勢的由來
翻過荊棘山路,趟過石子小溪,走過廢棄礦場,躲避呼嘯而過的拉煤大車,有時還得接受過往路人不解甚至冷漠的目光……從上午11時07分進山,到13時05分到達小臥龍村後第一份信件的送出,年輕記者跟隨的步伐已經顯得有些吃力,而王秋收卻說,對他而言,路程才剛剛開始。
他說,平常在走遍王封鄉轄區內的15個行政村後再返回投遞站時,已經到了下午六七點,而如果遇到下雨、下雪等突發情況,自己會去王封村的母親家過夜。
王收秋實在,認識他的人都這么說。幾年前,鄉里很多人挖黑煤窯,也有朋友拉他入伙,直言"就圖他老實",還給予優厚的報酬,但他沒幹。當年的朋友靠挖黑煤掙了大錢,豪車、闊房要啥有啥。路上開車時,看見低頭趕路的王收秋,有時會一個加油別住王收秋。"腦子不機迷的哇,還送信了……"面對譏諷,他通常一笑了之。
王收秋有一個特殊的背包方式:這是類似於搬家工人背家具的姿勢,帶子套在脖上,兩手撐住,用整個背部受力。這其中的無奈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以往常年單肩背包,結果造成脊柱向右偏移,鑽心的疼痛,沒辦法靠牽引治療才扭轉過來。
常年靠涼開水和餅子充飢,王收秋落下了胃疼的老毛病,但他從沒去醫院看過,疼的時候吃片藥,頂一頂也就過去了。
"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受苦的命,幹了二十多年也沒個變化,但說不上來為啥,可能就是喜歡吧,有時人們一句感謝的話,自己也就覺得值了。"
王收秋轉正了
2010年4月份,王收秋被評為2009年度省級勞動模範,並且成了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7月22日,王收秋被山西省郵政局正式招聘為A類契約用工,同時也是太原郵政局唯一轉正的臨時工。
王收秋說:“我幹了26年了,做夢都沒有想到會轉正,我會珍惜這個機會,繼續踏踏實實送信,絕對不會辜負那些曾經關心過我的人。”
所獲榮譽
201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20年6月,被授予“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