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組(1902~1987) 中國著名的近代地理學家。他一生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以講授地理學為主,兼及歷史學。他生前曾以一句話概括自己的一生:“教學兼史地,寫作重地理。”為中國地理學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成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1987年
- 職業:地理學家
- 畢業院校:地理學家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及影響,主要著作,個人其它信息,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原名王繩祖,出生於南匯惠南鎮。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1916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1923年畢業後自費去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歷史系進修中國史、東方史等課程。次年秋,由清華派往美國留學,先後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和克拉克大學。1927年獲哈佛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1929年獲芝加哥大學地理學碩士學位。1929年應聘任清華大學專職地理教授。1932年任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1934年任大夏大學史地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1939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到廬山、重慶、貴陽教學,不久又回到上海。1943年應上海聖約翰大學聘請,任歷史系教授。1947年應聘清華大學,回該校地理系任教,並主持地理組工作。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應聘西北大學地理系教授,直至1987年逝世。
個人作品及影響
王成組擔任西洋史、歐洲擴張史、人文地理、政治地理、文化地理、中國地理、外國地理、中國經濟地理、外國經濟地理、地圖學、中國地理學史、外國地理學史等課程的講授。學術著作有:1932年《地理學》,1935年《復興高中本國地理》(上、中、下,)1935年《更新國中本國地理》;1936年《英文版中國年鑑東北篇》,1982年《中國地理學史》上冊(1985年經過增訂再版後改名為《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代)》)等,其中《地理學》一書後被商務印書館列入《萬有文庫》叢書再版,《復興高中本國地理》一書作為教科書一直被沿用至新中國建國,以後在此書中他首次採用兩級制分區體系,將全國分為華南、華中、東北、蒙新、康藏6個地帶,以下再劃分為27個區域。前者注重地貌和氣候差異,後者更多地考慮土壤、植被、人口分布和經濟上的不同。這套分區原則和分區體系,無論在方法上和實踐都是先進而可行的,對中國地理學的發展曾起較大作用。
主要著作
《人生地理》,上海明書局,1929年。
《地理學》(百科小叢書和萬有文庫之一),商務印書館,1933年。
《本國地理》(共3冊),商務印書館,1935年。
《太平洋各國經濟概況》(譯著),商務印書館,1936年。
《中國年鑑·東北》,(英文版)外文部國際司,1938年。
《中國省圖說明》,上海新中國出版社,1946年。
《民元來中國之鐵路》,上海銀行學會,1948年。
《中部美洲——它的土地和人民》(譯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一版;1988年第二版。
個人其它信息
王成組在科學研究中十分重視理論聯繫實際,如1929年的《大連港發展的地理條件》、1948年的《由地理方面商討宜昌築壩》、1958年的《大巴山區內河航運與運量發展的條件和運景》等論文,都在充分的實地調查基礎上來進行分析和論證的,許多建議切實合理,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中國地理學史》是王成祖晚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在著手擬訂該書編寫計畫和提綱時,他身患癌症,並已動過手術,但是他還是堅持完成了,他以豐富的學識對中國古代的地理學著作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和分析,去訛存真,頗具學術價值。
社會評價
王成組是一位熱忱的愛國主義者。他作風正派,為人耿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早在“九·一八”事變的次年,國際聯盟派調查團來中國調查,邀請他組建繪圖室編繪日本侵略中國的英文版地圖冊。不料國際聯盟心懷鬼胎,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只是敷衍了事,使他大失所望。不久承撰商務印書館英文版《1936~1937年英文中國年鑑》“東北”一章,王成組用大量事實揭露“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對中國明目張胆的侵略罪行,並用大量篇幅頌揚東北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英勇鬥爭事跡,抗日愛國的熱誠溢於文字之中。
新中國建立初期,為了促進1909年北京成立的中國地學會和1934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國地理學會兩大學術團體的聯合,籌建中國地理學會臨時機構,他被推舉擔任學會秘書長。王成組治學嚴謹,在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曾歷任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編、陝西省地理學會理事、陝西省地方志委員會顧問等職務。
王成組重視培養學術接班人。他在罹患癌症,健康狀況明顯下降時,將全部精力傾注在研究生的培養教育上,終於使兩屆研究生完成了學業,實現了他後繼有人的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