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心

王鴻緒(1645年-1723年),清朝史學家,初名度心,中進士後改名鴻緒。字季友,號儼齋,別號橫雲山人,松江華亭人,出於官宦之家。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度心
  • 別稱:橫雲山人,松江華亭人
  • 字號:季友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時間:1645年
  • 去世時間:1723年
  • 主要成就:康熙十二年(1673年)進士一甲第二名進士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父王廣心,王頊齡之弟。康熙十二年(1673年)進士一甲第二名進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主持順天鄉試,充日講起居注官,不久升贊善。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轉侍讀,任《明史》總裁官,撰寫列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充會試總裁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擢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服父喪期滿返京,遭左都御史郭琇彈劾其與高士奇“互相勾結,表里為奸,植黨營私,招權納賄,蒙蔽視聽,擾亂朝政”,又收受嘉定知縣賄賂銀五百兩。康熙鑒於前朝黨禍,不願擴大事端,此事不了了之。
康熙三十三年,因大學士王熙、張玉書的推薦,康熙以《明史》“自開局纂修以來,歲久未告竣,事預期速,蕆宜專責成”,責成王鴻緒開始編修《明史》。康熙四十一年,《明史》列傳剛脫稿,尚未訂正,萬斯同即逝於王鴻緒寓所,《明史》的編纂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參與纂修《佩文韻府》。康熙四十八年,王鴻緒被免職,以原官解任回籍,他私下帶走史稿,經五年的刪改潤筆,於康熙五十二年史稿撰筆初成,次年進呈。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十七日,王鴻緒進呈明史稿310卷,體例均備,七月十八日內閣將之交明史館收藏。不久王鴻緒將明史稿刻為己作,此即《橫雲山人明史稿》,不具萬斯同之名。同年八月十五日,王鴻緒即卒於張堰鎮家。明史的第二次修稿至此終點。
王鴻緒工書法,“奄有魏晉以來諸家之長,揮毫落紙,人爭藏弆”。兼通醫學,有醫著《王鴻緒外科》。著有《橫雲山人集》27卷。

人物評價

黃雲眉《明史纂修考略》謂:“王鴻緒目睹同館凋謝,史事闌珊,遂生攘竊他人成稿之奸心。......歲月愈邈,公然以多人心血之結晶,歸諸一己之筆削而無所忌憚矣。......鴻緒於此事既非內家,而分合有無,妄自立異;又假手於刻薄無知之館客,任意顛倒,是非毀譽,漫無準的。”梁啓超亦曾批評王鴻緒是“白晝行竊的偷書賊”。傅斯年認為武英殿本《明史》的纂修,距離原來史料時間較遠,政治忌諱更深,應不如王鴻緒的史稿;他並不認為王鴻緒全抄襲自萬斯同稿,十分肯定王鴻緒的個人努力。曾參與纂修的楊椿說,王稿不一定全出於萬稿,他說:“萬稿與王稿頗有異同,是王稿亦不盡出萬稿,且時預修《明史》者,多博學宏詞,如湯斌、倪燦、尤侗、黃虞稷、朱彝尊、潘耒、吳任臣等亦皆有所著述,如湯斌文集中亦有明史稿若干篇,朱彝尊有史館上總裁書多通,究修史義例,是稿亦不必盡出萬氏,惟稿悉經刪定,蓋不容否認。”肯定王鴻緒對編纂列傳所做的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