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龍(中國當代詩人)

王小龍(中國當代詩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小龍,詩人,作家。生於1954年。紀錄片工作者。1968年開始詩歌寫作。出版詩集《每一首都是情歌》,小說《憑什麼》。紀錄片作品有《一個叫做家的地方》《莎士比亞長什麼樣》《鄔老闆的世界盃》。居上海。

王小龍是當代最早完全使用口語構成詩歌,並且寫出了經典詩篇的詩人。早在80年代初期,他就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口語詩歌寫作的內在邏輯,對具體感、現場感的追求,對敘述功能的放大,對反諷和戲謔的嫻熟運用,對語感和口氣的強調,在他詩歌中都清晰可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小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海南瓊海 
  • 出生日期:1954年 
  • 代表作品:《出租汽車總在絕望時開來》《紀念》 
  • 主要成就:口語美學源頭性人物 
人物經歷,獲獎記錄,出版圖書,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78年,王小龍調到了團市委所屬的上海青年宮,任文藝幹事。“好為人師”的他,得以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他很清楚,詩歌班的大部分人這輩子都不會去寫詩,但是,他們至少接觸過,這就會不一樣。遇到好詩,他們會拿起來讀讀。
  1979年,他向領導建議,組建青年宮詩歌小組,很快獲得同意。
  1980年11月,他又提出,以青年宮的名義,與上海市作協所屬的文學雜誌《萌芽》合作,舉辦一個上海市中學生詩歌講習班。
“實驗詩社”
1981年春,持續了三個月左右的第一期中學生詩歌講習班結業。緊接著,又舉辦了第二期。
講習班學員的習作,被王小龍不定期地收入詩作彙編里,可惜沒有保存下來。
與這些彙編同時油印的,是青年宮詩歌小組的《實驗詩刊》。以“實驗”命名,是對詩歌形式、風格的一種莫衷一是的探索。
《實驗詩刊》為16開本,每期20多頁,印50冊。王小龍利用工作之便,在青年宮列印印刷。散發對象為全國的詩友,包括北京的北島、顧城、楊煉、歐陽江河(原名江河),福建的舒婷、崔晟,山東的謝頤城、梁青生等。
以《實驗詩刊》為號召,一個鬆散的詩歌團體自發形成,被稱為“實驗詩社”,成員包括:王小龍、白夜、藍色、卓松盛、沈宏非、默默、王依群、華慰等。

獲獎記錄

2019年4月,獲首屆中國口語詩大獎金舌獎;8月,獲“磨鐵詩歌獎·2018年度中國十佳詩人”。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王小龍
作者類型:小說作品
作者時間:2018年4月1日
《憑什麼》,非虛構小說。作者自白:“人生的耿耿於懷多數都是對自己的厭惡和無可奈何。”

人物評價

口語詩”這一概念誕生的背景正是“第三代”主體詩人所帶來的第一次口語詩浪潮,它由1982-1985年詩人們的地下寫作實踐(我視上海詩人王小龍寫於1982年的《紀念》為“口語詩”的開山之作)——詩人伊沙
早在1981年5月,王小龍就已經寫出《出租汽車總在絕望時開來》。對於這首詩,都說好,都不說好在哪裡。好在哪裡?口語,而能儉省;白描,而能生動;細節,而能纖毫畢現;畫面,而能飽滿;幽默感,而能掖著悲劇感。“出租汽車”如同怪物和猛獸,取代了今天派的“星星”“麥穗”或“懸鈴木”。恰如詩人所說:像小時候埋葬自己的乳牙。隱喻時代的緊繃和高蹈,被徹底置換為日常和市井的小滋味。小滋味,有滋有味。這真是“一個注定的時刻”。單憑此詩,王小龍已經成為口語美學的源頭性人物。要到1981年或1982年,嚴力才寫出《不用站起來去看天黑了》;1982年,韓東才寫出《有關大雁塔》;1984年,于堅才寫出《尚義街6號》;1984年,李亞偉才寫出《中文系》;1987年,阿吾才寫出《相聲專場》;1988年,伊沙才寫出《車過黃河》。——評論家 胡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