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十論》講述了當神秘時空被拒斥,當迷幻時空被遺棄,現實時空便成為封閉的囚籠。囚籠喻示著“人生在世”的悲劇。這是時間和空間意義上的雙重悲劇。但一些人卻立志打破這現實時空的囚籠。因為他們不滿足於僅僅掙扎在現實之燈下,他們還要追求迷幻之火和神秘之光。向迷幻時空的叛逃叫作“精神遊牧”,向神秘時空的求索叫作“詩意還鄉”。將兩者結合一體的嘗試誕生了“新千年文學”。
基本介紹
- 書名:王小波十論
-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 頁數:313頁
- 開本:16
- 定價:39.80
- 作者:廿一行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5103345, 9787515103341
- 品牌:西苑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王小波十論》探索了新千年文學在哲學和文藝領域的重要先驅與精神特徵。然而,只一小群人的精神遊牧與詩意還鄉不足貴,應該讓更多人感受到迷幻之火與神秘之光。
圖書目錄
序
留給新千年文學的一份珍貴遺產
一論
童話——貧困時代的詩意還鄉
好小說都是好神話/1
每個人都要做自己的詩人/4
時代的歌者/9
長安城存在的理由/13
最清白無邪的事情/17
卡爾維諾、維昂、王小波/22
原始童話詩/29
附:王小波語風欣賞之一/32
二論
寫意——探照人類生命的真實
尼采、海德格爾、伽達默爾/35
沒有指望的指望/40
記憶與遺忘/47
開放社會與詩意世界/5 1
藝術的遭遇/56
貧困時代的六種文學/62
王小波語風欣賞之二/67
三論
迷狂——神聖遊戲或烏托邦
為了幻夢的訴說/69
自我生成的烏托邦/75
不存在的風景/80
藝術之於神聖遊戲/86
似水流年裡的瘋狂與深沉/9 1
通往自由之途/97
王小波語風欣賞之三/l02
四論
朗笑——主權經驗與節日性時間
大笑著去殺戮/105
王小波與拉伯雷/112
狂歡詩學及酒神謬誤/l 20
失去世界的重獲世界/l 26
主權經驗與節日性時間/130
小說的本體論時空模式/1 36
王小波語風欣賞之四/l40
性歡——力與美的自由嬉戲
藝術家反對泛性論7143
寫性的經典作家們/149
力與美的遊戲/159
媚俗與反抗/167
革命時期的愛情和寓言/172
王小波語風欣賞之五/l 77
……
六論
七論
九論
十論
留給新千年文學的一份珍貴遺產
一論
童話——貧困時代的詩意還鄉
好小說都是好神話/1
每個人都要做自己的詩人/4
時代的歌者/9
長安城存在的理由/13
最清白無邪的事情/17
卡爾維諾、維昂、王小波/22
原始童話詩/29
附:王小波語風欣賞之一/32
二論
寫意——探照人類生命的真實
尼采、海德格爾、伽達默爾/35
沒有指望的指望/40
記憶與遺忘/47
開放社會與詩意世界/5 1
藝術的遭遇/56
貧困時代的六種文學/62
王小波語風欣賞之二/67
三論
迷狂——神聖遊戲或烏托邦
為了幻夢的訴說/69
自我生成的烏托邦/75
不存在的風景/80
藝術之於神聖遊戲/86
似水流年裡的瘋狂與深沉/9 1
通往自由之途/97
王小波語風欣賞之三/l02
四論
朗笑——主權經驗與節日性時間
大笑著去殺戮/105
王小波與拉伯雷/112
狂歡詩學及酒神謬誤/l 20
失去世界的重獲世界/l 26
主權經驗與節日性時間/130
小說的本體論時空模式/1 36
王小波語風欣賞之四/l40
性歡——力與美的自由嬉戲
藝術家反對泛性論7143
寫性的經典作家們/149
力與美的遊戲/159
媚俗與反抗/167
革命時期的愛情和寓言/172
王小波語風欣賞之五/l 77
……
六論
七論
九論
十論
序言
留給新千年文學的一份珍貴遺產
一
對先行者最好的懷念,乃是保衛他的珍貴遺產。20世紀末,新千年到來之前,王小波為中國文學留下了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學遺產。這份珍貴的遺產從一開始就遭到了不同聲音的詆毀、質疑、崇敬和讚譽。時至今日,王小波的文學已愈來愈被從文壇之外迎向主流,我們似乎已不必擔心其被世俗的喧囂淹沒。然而,正是在今天,存在著一種危險:一份珍貴的文學遺產正在被庸常的讚許簡單揮霍。
一直以來,王小波的文學總是被嵌入某種歷史的、現實的背景中加以闡釋和接受,抑或在語言風格的外在性層面上得到詆毀或者認同。王小波本人被更多地定義為代表一種自由姿態,一種風格趣味;王小波很少被作為具備優秀文學修為的藝術家看待。然而,倘若王小波的小說不被置入世界大語境和藝術詩學的高度加以重視,王小波就並沒有真正意義地被中國文壇所發現。
王小波創作的意義不獨是單純地在於它勾畫了反思了某個已然逝去的時代,或者促使人們警惕某種當下和未來;而且更在於他以獨有的、豐富的方式向我們言說了,藝術家如何在他所處的時代困境裡尋求、堅守和達到真正的藝術。從藝術詩學和文學國際化的高度看來,王小波的文學不是一個完結的、已發生的、需要蓋棺論定的既成事實,它是正在發生的,仍將繼續召喚著未來的泉源和延續。毋寧說王小波文學引我們深思的比它自身所達到的深度和廣度愈加廣闊和豐富。因此,它不唯是其自身,它更應被視為一份珍貴的文學遺產,它為新千年的中國文學準備和孕育了豐富的可能性,也許它將影響和引發中國文學轉入一個全然不同的時代。
二
當然,那將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我們尚且不得而知。我們也無意於在此預言任何新文學時代。我們僅只在王小波身上捕捉和確證到一種時代的召喚。這種召喚由來已久,只是最近才經由王小波的文學傳入中國人之耳(儘管中國人的耳朵對這種召喚尚且缺少真正的傾聽)。王小波的文學乃一種召喚的體現。也許,中國文學將迎著此一召喚走向一個非凡的時代,這一點唯有後人和時間才有資格評說。但我們有理由追隨此一召喚,這意味著:我們將堅守某種文學的使命和價值。
長久以來,中國文學深深陷入如此貧乏的困境:文學曾長久地迷失在歷史的邏各斯話語中,不能切近人之本身;而一旦這種一元化的話語體系被衝破,文學即漸漸陷入懷疑主義、虛無主義的泥淖。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先是有話語乏我思,有抒情乏理性;後是有拆解乏建構,有真實乏生命;中國的文學曾是話語的、傳播的藝術,罕是藝術家的、存在者的藝術;又曾是複製生活、簡單寫實的藝術,罕是探尋存在、深度解蔽的藝術;是先鋒實驗的、形式主義的藝術,罕是生命詩意的、本真的藝術;是迷失自我、無家可歸的藝術,罕是重建家園、精神還鄉的藝術。當然,這些都是特殊時代歷史的產物,具有歷史進程中的必然合理性,我們不必對此過分苛責。
對比中國當代文學的困境——思的沉淪、生命詩意的缺乏,王小波的文學則代表了一種精神遊牧和詩意還鄉的藝術。在如此一個文學貧乏的時代,王小波的藝術實踐非同尋常的寶貴,它引領我們衝破隔斷思想和詩意的樊籬,啟迪我們去尋找失去的精神家園。作為一位先行者,王小波給後世留下了一份珍貴的遺產。這些珍貴的遺產也許預兆了某個時代的到來。王小波文學的勝利和真正被發現將為中國文學世界化掃清障礙,鋪設道路。王小波引發我們進入更加豐富的思考。儘管王小波本身並沒有真正開啟任何時代,但他是一位值得被後人尊重和追溯的先驅。我們期待著,後人或許會將開啟一個中國文學的非凡時代。
三
並不存在通向王小波小說的一條唯一真實的道路。王小波小說存在的意義並非只是為了確證歷史;同時,藝術作品一經寫出,它也不再應該單純回復為作者的主觀經驗。事實上,作為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學遺產,王小波的創作必為後人饋贈可行的通路。為了不錯過這份珍貴的遺產,我們必須改變我們慣有的體察方式,我們將努力進入王小波的藝術世界,而不只是通過王小波的眼睛觀察外部和歷史。為此,我們將不再執著於研究王小波的作品是什麼,它表現了什麼;而是研究它如何達到詩美、解蔽和靈思。它不再單純是文本研究之對象,而且是美和思本身。我們不是去解讀它,而是發現、描述它抵達藝術真理的軌跡和奧秘。
目前,王小波的文本多以反烏托邦的深刻性和行文的趣味性兩方面被學界和喜愛者所接受。然而,拋開這兩個維度不談,我們仍不能說王小波的小說只是遊戲的、隨意的、無原則性的創作,正如我們不能說王小波的小說只是為了批判而批判,只是為了有趣而有趣一樣。事實上,王小波的文學乃是藝術的、文化的、嚴肅的、深層的創作。王小波文學在中國文壇的異質性和邊緣地位,恰恰是因為他的藝術不同凡響地達至了小說的國際化。王小波必須先被當作一位嚴肅的、真正的藝術家來對待,他的珍貴遺產才能向我們毫無保留地敞現。對王小波的研究必須上升到世界語境和藝術詩學的高度,其價值才能真正地顯現出來。
今天,我們還將盡己之所能,試圖以一種藝術發揚者的眼光而非單純評論者的眼光看待王小波其人以及他的創作。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拋開諸多外在於文學的、意識形態的、社會性的考察方法,直接將王小波的創作置入藝術發展史的軌道之中。王小波是詩意之思的先行者。他的小說不是停留在過去,只為批判而批判,而是指向現在和未來;不只是消解,更指向了建構的道路。如果說真正嚴肅的理解應該立足當下,聯結過去,把握未來,那么,我們將把王小波的文學視為一種珍貴的遺產來對待。我們隨時準備感應和追隨某種召喚,儘管未來尚不可知,但我們期望從前人的開拓中展望一條,甚或多條新的通路。
一
對先行者最好的懷念,乃是保衛他的珍貴遺產。20世紀末,新千年到來之前,王小波為中國文學留下了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學遺產。這份珍貴的遺產從一開始就遭到了不同聲音的詆毀、質疑、崇敬和讚譽。時至今日,王小波的文學已愈來愈被從文壇之外迎向主流,我們似乎已不必擔心其被世俗的喧囂淹沒。然而,正是在今天,存在著一種危險:一份珍貴的文學遺產正在被庸常的讚許簡單揮霍。
一直以來,王小波的文學總是被嵌入某種歷史的、現實的背景中加以闡釋和接受,抑或在語言風格的外在性層面上得到詆毀或者認同。王小波本人被更多地定義為代表一種自由姿態,一種風格趣味;王小波很少被作為具備優秀文學修為的藝術家看待。然而,倘若王小波的小說不被置入世界大語境和藝術詩學的高度加以重視,王小波就並沒有真正意義地被中國文壇所發現。
王小波創作的意義不獨是單純地在於它勾畫了反思了某個已然逝去的時代,或者促使人們警惕某種當下和未來;而且更在於他以獨有的、豐富的方式向我們言說了,藝術家如何在他所處的時代困境裡尋求、堅守和達到真正的藝術。從藝術詩學和文學國際化的高度看來,王小波的文學不是一個完結的、已發生的、需要蓋棺論定的既成事實,它是正在發生的,仍將繼續召喚著未來的泉源和延續。毋寧說王小波文學引我們深思的比它自身所達到的深度和廣度愈加廣闊和豐富。因此,它不唯是其自身,它更應被視為一份珍貴的文學遺產,它為新千年的中國文學準備和孕育了豐富的可能性,也許它將影響和引發中國文學轉入一個全然不同的時代。
二
當然,那將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我們尚且不得而知。我們也無意於在此預言任何新文學時代。我們僅只在王小波身上捕捉和確證到一種時代的召喚。這種召喚由來已久,只是最近才經由王小波的文學傳入中國人之耳(儘管中國人的耳朵對這種召喚尚且缺少真正的傾聽)。王小波的文學乃一種召喚的體現。也許,中國文學將迎著此一召喚走向一個非凡的時代,這一點唯有後人和時間才有資格評說。但我們有理由追隨此一召喚,這意味著:我們將堅守某種文學的使命和價值。
長久以來,中國文學深深陷入如此貧乏的困境:文學曾長久地迷失在歷史的邏各斯話語中,不能切近人之本身;而一旦這種一元化的話語體系被衝破,文學即漸漸陷入懷疑主義、虛無主義的泥淖。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先是有話語乏我思,有抒情乏理性;後是有拆解乏建構,有真實乏生命;中國的文學曾是話語的、傳播的藝術,罕是藝術家的、存在者的藝術;又曾是複製生活、簡單寫實的藝術,罕是探尋存在、深度解蔽的藝術;是先鋒實驗的、形式主義的藝術,罕是生命詩意的、本真的藝術;是迷失自我、無家可歸的藝術,罕是重建家園、精神還鄉的藝術。當然,這些都是特殊時代歷史的產物,具有歷史進程中的必然合理性,我們不必對此過分苛責。
對比中國當代文學的困境——思的沉淪、生命詩意的缺乏,王小波的文學則代表了一種精神遊牧和詩意還鄉的藝術。在如此一個文學貧乏的時代,王小波的藝術實踐非同尋常的寶貴,它引領我們衝破隔斷思想和詩意的樊籬,啟迪我們去尋找失去的精神家園。作為一位先行者,王小波給後世留下了一份珍貴的遺產。這些珍貴的遺產也許預兆了某個時代的到來。王小波文學的勝利和真正被發現將為中國文學世界化掃清障礙,鋪設道路。王小波引發我們進入更加豐富的思考。儘管王小波本身並沒有真正開啟任何時代,但他是一位值得被後人尊重和追溯的先驅。我們期待著,後人或許會將開啟一個中國文學的非凡時代。
三
並不存在通向王小波小說的一條唯一真實的道路。王小波小說存在的意義並非只是為了確證歷史;同時,藝術作品一經寫出,它也不再應該單純回復為作者的主觀經驗。事實上,作為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學遺產,王小波的創作必為後人饋贈可行的通路。為了不錯過這份珍貴的遺產,我們必須改變我們慣有的體察方式,我們將努力進入王小波的藝術世界,而不只是通過王小波的眼睛觀察外部和歷史。為此,我們將不再執著於研究王小波的作品是什麼,它表現了什麼;而是研究它如何達到詩美、解蔽和靈思。它不再單純是文本研究之對象,而且是美和思本身。我們不是去解讀它,而是發現、描述它抵達藝術真理的軌跡和奧秘。
目前,王小波的文本多以反烏托邦的深刻性和行文的趣味性兩方面被學界和喜愛者所接受。然而,拋開這兩個維度不談,我們仍不能說王小波的小說只是遊戲的、隨意的、無原則性的創作,正如我們不能說王小波的小說只是為了批判而批判,只是為了有趣而有趣一樣。事實上,王小波的文學乃是藝術的、文化的、嚴肅的、深層的創作。王小波文學在中國文壇的異質性和邊緣地位,恰恰是因為他的藝術不同凡響地達至了小說的國際化。王小波必須先被當作一位嚴肅的、真正的藝術家來對待,他的珍貴遺產才能向我們毫無保留地敞現。對王小波的研究必須上升到世界語境和藝術詩學的高度,其價值才能真正地顯現出來。
今天,我們還將盡己之所能,試圖以一種藝術發揚者的眼光而非單純評論者的眼光看待王小波其人以及他的創作。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拋開諸多外在於文學的、意識形態的、社會性的考察方法,直接將王小波的創作置入藝術發展史的軌道之中。王小波是詩意之思的先行者。他的小說不是停留在過去,只為批判而批判,而是指向現在和未來;不只是消解,更指向了建構的道路。如果說真正嚴肅的理解應該立足當下,聯結過去,把握未來,那么,我們將把王小波的文學視為一種珍貴的遺產來對待。我們隨時準備感應和追隨某種召喚,儘管未來尚不可知,但我們期望從前人的開拓中展望一條,甚或多條新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