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楓(建築史學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寒楓先生是上海人。1928年出生於上海市的一個貧民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8人,家境貧寒。王寒楓自幼失怙,12歲即開始在社會上謀生,當過日辦紗廠的童工,殖民租界的球童,給人釘馬掌,當門衛,幼小的身心過早地品嘗生活的苦難、人世的炎涼。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他努力自學文化知識,17歲時,王寒楓先生憑著過人天資當上了國小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寒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性別:男
1949年6月,王寒楓在《解放日報》上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隨軍服務團的招生廣告,毅然報名投軍,被編入第一大隊第五中隊,未幾調南下縱隊文工團,編在美術組,隨軍南下福建。在福建初期,王寒楓先生先後在福建省文工團美術、音樂創作研究組、閩侯縣和永安縣土改工作組工作,1953年調福建人民出版社任文藝編輯,曾負責編輯《福建省地方戲劇叢書》,包括梨園戲《陳三五娘》,高甲戲《桃花搭渡》、《蘇秦》、薌劇《三家福》等劇目。
王寒楓先生是“右派”。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逐漸形成一種觀念,在內心裡對“右派”有著無上的崇敬和感佩。在我看來,20世紀中葉中國的55萬“右派”,是中國的精英,真正是中國的脊樑,雖則他們經受了讓人不忍聽聞的身心磨難,更有不少人含冤棄世,但是,他們的學識、品行和經受苦難時所表現出的可貴品質,他們對人民、對國家、對中華文化所作出的不朽功績,他們的“立德、立功、立言”,都遠遠地超過了同一時代其他任何一個群體。即便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們的處境改善之後的短短二十多年時間裡,他們以古稀疲弱之軀的辛勤勞作和傑出貢獻,也是世所罕見、足以彪炳史冊的。
1957年,王寒楓先生被扣上“右派”帽子後,下放到閩北建甌豐樂公社“勞動改造”,他學農活、做伐木、放排等勞動,默默承受著生活和精神的各種艱難困苦。1960年,王寒楓先生被召回福建人民出版社,仍然是“改造對象”,他在農場裡插秧割稻、耕田犁地、養牛餵豬,在辛苦勞累之餘,繼續承受著精神上的巨大壓力,但是這一切並沒有把有著堅強信念的他壓垮。
1964年,王寒楓先生被調到泉州市手工業管理局(後改為泉州市第二輕工業局),從此與泉州這座有著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結下了半世情緣。剛開始王寒楓先生在泉州市手工業管理局搞生產工作,業餘時間寫些文藝作品,但他的這些作品卻在“文化大革命”到來後為他帶來更大的厄運,被“造反派”當作“毒草”批判,他成了“沒有改造好的右派分子”,新賬老賬一起算,被揪去批鬥遊街。
“文革”結束後,1979年3月,王寒楓先生被調到泉州師範學校大專班任中文教師,1983年,王寒楓先生被聘到泉州歷史研究會從事地方史研究。
在泉州歷史研究會,王寒楓先生看到1935年德國人艾克、瑞士人戴微密爾合著的第一部系統研究泉州東西塔的建築和藝術成就的著作《刺桐雙塔》(英文版),此後他又接待了日本國北海道大學中文部中野美代子教授,中野美代子在其學術著作《孫悟空的誕生》和《三藏法師》中採用了泉州東西塔的浮雕猴行者、唐三藏等材料。這兩件事讓王寒楓先生心生感慨,認為“泉州歷史文化的科學研究未被真正重視,卻被外國人搶先了一步,出了成果。這對於我們的民族自尊心是一個很大的刺激”,他決心以自己的認識和感情來重新研究泉州東西塔,完成作為一個中國人,研究自己祖國歷史文化的責無旁貸的使命。
從1983年開始,王寒楓先生系統地收集有關東西塔的資料、做筆記,訪問開元寺內高僧,查閱佛經典籍,探訪地方老者說古敘舊,對東西塔進行實地踏勘,攀登上塔仔細揣摩浮雕藝術,研究建築技藝,專門學習了傳統建築的相關知識和佛教、佛學的歷史知識,請教專家,探尋究竟。經過長達8年的嘔心瀝血、苦心孤詣的辛勤勞作,1990年7月,一部從人文和科學的角度“解剖麻雀”,對泉州東西塔的建築結構、佛教義理和浮雕藝術進行考究和描述,兼具科學性和可讀性的著作終於在王寒楓筆下殺青,並交付福建人民出版社於1992年出版,向國內外發行。
《泉州東西塔》是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撰寫的關於東西塔的著作。全書分設六章,分別記述了中國古塔的歷史演變、泉州東西塔的建築藝術、浮雕藝術、浮雕造像人物譜、東塔須彌座佛傳圖故事,並且附錄了歷代有關泉州東西塔的史料,全書共17.6萬字,並配有各種圖照200多幀,資料翔實、內容豐富、條理清晰、論證科學、文字嚴謹而富有文采,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前人對東西塔的研究。舉其要者有:它通過對中國佛塔的發展演變,包括不同歷史時期的形制、不同地區的不同風格、不同建築材料的不同結構和建築方式的介紹,說明了泉州東西塔作為歷史時代和地區的標誌性建築,在千姿百態的中國塔林中的獨樹一幟的特色;通過對照宋制《營造法式》中的大木作制度,對東西塔這兩座集仿木結構、樓閣形塔身和套筒式塔室為一體的平面八角五層花崗岩石塔的建築構造進行了科學的測算和說明,在建築力學、抗風防震等方面進行探討,反映了13世紀中國石構建築的高超水平,特別是對東西塔三段式接柱的抗震作用的研究,極具價值;泉州東西塔為平面八角五層形制,每一層嵌有佛教人物浮雕16尊,兩塔共有 160尊,東塔須彌座上有佛傳圖40方,西塔須彌座有花卉鳥獸圖48方,雙塔負塔侏儒16尊,還有塔檐守望神將80尊,這些浮雕作品造型優美、雕工精湛、百相紛呈、美輪美奐,體現了泉州古代石雕技藝的高超水平,王寒楓先生通過對浮雕外部形態和所蘊含的深層內涵的細緻考察和研究,發現了雙塔人物浮雕的位置排列完全是遵照“相應對稱、性類相近”的偶合匹對原則進行布置的,由此並根據參閱佛教史上人物的傳統特徵,對前人在介紹這160尊人物浮雕時有65尊不知名號、身份或張冠李戴者,進行縝密的考證和甄辨,澄清了27尊人物的身份和名號;對東塔須彌座正東方位“捨身飼虎”後的菱形圖雕,考證其為後人重修補刻,其原先應是“割肉救鴿”圖雕。
在《泉州東西塔》出版後的十多年時間裡,王寒楓在從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和研究之餘,仍然孜孜不倦地繼續探索著東西塔所涵藏的豐富內涵,對之進行考訂、增補,於2004年初形成了一份“修訂版”。當我翻閱王寒楓先生手定的這本《泉州東西塔》(修訂版)時,不禁大為感動,修訂版對原書中存在的字句錯漏,有關數據、內容、圖照插頁,以及佛教人物浮雕造型的描述,王寒楓先生都認真地重新審訂,作了必要的修改、補充和加工,有許多頁碼更是用紅筆改得密密麻麻,我知道,王寒楓先生一直希望這部凝聚著他半生心血的著作能夠重新再版,泉州東西塔能夠再次煥發出璀璨的靈光。可惜天不假年,王寒楓先生不幸於2004年12月16日因病辭世,終年77歲。
在王寒楓先生出殯的那一天,剛好碰上泉州北門旅遊文化街開業,北門街實行交通管制,殯儀車隊只好從平時不能通行的狹小的西街行過,這或許是天意吧,讓王寒楓老先生可以最後一次走近東西塔、最後一次凝望讓他魂牽夢縈的巍巍雙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