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密泉

王密泉

基督教牧師。王密泉於1920年出生於浙江安吉。1950年在之江大學畢業之後開始奉獻做傳道人1985年起從宜興轉到常州開始牧會。2010年1月24日是王老牧師最後一次證道,分享結束後便中風。王老牧師幼年時信仰深受趙世光、宋尚傑博士影響,青年時期在當時著名的教會大學——之江大學受教,經歷過抗日戰爭,並一生守獨身,從1950年大學畢業到2010年中風前,一直奉獻傳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密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0年
  • 職業:牧師。
  • 畢業院校之江大學
  • 代表作品:《那些消失的教會大學》
生平,命運改變,轉折點,發展,

生平

幼年因患難蒙神揀選 受宋尚傑等影響深刻
王密泉出生在一個半封建、講迷信和信鬼神的家庭中。剛出生時家人找來算命先生排八字,被算出是剋星,不宜養在家中。幸虧慈母保護,終於被留在家裡。但成長的階段開始看總是不行,在讀初三之前便先後經歷了喪父、喪母,失去同胞兄弟之痛。
也因為這些經歷,王密泉幼年在教會環境中頗受薰陶,認識了上帝。小小的心靈中也種下了甘心奉獻的種子。
國小畢業之後,她考入了杭州弘道女中,隨著年齡的成長,藉著趙世光牧師、宋尚傑博士等傳道人傳播福音,王密泉對主的認識更近了一步,與神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上帝改變了這個家庭悲傷的氣氛,這個經歷了痛苦和患難的家也成了小禮拜堂。
王密泉讀初三時,抗日戰爭爆發了,杭州危機。王密泉在杭州讀書,母親憂勞成疾、醫治無效而去。王密泉也因此受到不小打擊,不僅因為家裡的頂樑柱倒塌,還因為不信主的同族人的誤解。但伏在媽媽的靈前默默流淚時,聽到有個微小的聲音安慰她說:“天堂必相會”這帶給她希望,轉憂為喜。
一些痛苦的經歷逼出了王密泉的意志,一顆向上的心被激發起來:“我要為父母爭口氣,要衣錦還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她開始立志要考高中,上大學。在見證中,她說:“上帝……在苦難的爐中揀選了我,我能進高中、上大學,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是苦難逼出來的。”

命運改變

受教於之江大學 知識、見識、信仰一併進深
齊魯周刊曾登載一篇題為《那些消失的教會大學》的文章,講述基督教在中國興旺時期興辦的教會大學對中國的教育以及後來的大學所產生的良久影響。提及包括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齊魯大學等在內的曾經讓人熟知的大學。
之江大學是這些在1952年全國院校大整理時一併消失的教會大學之一。這個位於杭州錢塘江畔的學府,起源於1845年美國北長老會在寧波創辦的崇信義塾,並於1914年改名為之江大學。
在之江大學消失之前,王密泉在這裡就讀,參加教會,參與團契,並在這裡受到傳教士的幫助,“愛世界的心漸漸轉向神,和神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王密泉在自己的見證中回憶:上海盲人學校來人,要替盲人學校募捐。當時她只有金戒指一枚,神奇妙地感動她,給她力量甘心奉獻,把一枚二錢左右金戒指獻上了。教會學校費用大,她除了勉強夠用之外並無餘錢。“這是我第一次奉獻貴重財物,滿足了主的心。我以後道路雖然崎嶇難行,卻切實經歷了神的同在同行,在各樣的事情上,他看顧保守了我。”

轉折點

聽到神的聲音 領受神的呼召
之江大學成為她生命的轉折點,也是她走上服侍的道路的起點。畢業之際,有天傍晚,生病躺臥在床的王密泉清楚地聽到一個聲音說:“我兒,將你的心歸我。”她乾脆回答說:“主啊,我肯,請你教我怎樣把我的心歸你。”時隔不久,在一次打撈為挽救落水兒童而喪命的同學的屍體時,她又聽到一個聲音,向她說了三句話:
“文憑和死人有什麼關係?”
她回答:“沒有關係。”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償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她回答:“沒有益處。”
“救人不落空。”
從那時起,王密泉下定決心“走救人靈魂的道路”,願意到教會機關工作,甚至“做個看門的也願意。”
2010年1月24日王牧師最後一次證道結束便中風,之後有張姊妹和凌姊妹24小時服侍她。教會每月付給她們每人1200元工資。

發展

“白手起家”“開拓”常州
1985年,王密泉開始在常州地區教會服侍。一周七日,她常常過著這樣的生活:上午在城區一個教會聚會結束,中午回到自己住的地方簡單吃過午飯,下午又跑到鄉下教會去,“常州多少個鄉下的教會,都是她兩條腿跑出來的。”
在照顧張姊妹看來,王牧師“很有魄力”。“(中風之前)我跟王牧師去過幾次農村聚會點,從當地教會對她的敬重,我能想到她當時在這裡付出了多么多的精力。”
或者是長期緊張的牧養生活所導致,或者是王牧師本身性格原因所形成,她常常告誡身邊的兩位在服侍她的姊妹:今天的事情今天昨晚,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情)。
耐心傾聽 做信徒好的聽眾
談到牧養,王牧師說:“現在有的牧羊人太懶惰。牧師要花大量的時間聽信徒傾述。有些牧羊人沒有耐心聽信徒傾述。他們年齡大了,心裡煩了,需要將內心的煩心事講出來。有人來並不是叫你來解決問題,只是做一個聽眾也好。”
每個信徒 她心中都有一本賬
服侍王牧師的張姊妹見證:每個信徒家中父母如何、孩子如何,王牧師都知道。這需要花大量時間。
有一次,三位七、八十歲的老姊妹探訪王牧師。其中一位1985年信主的老者回憶:“我剛剛到教會,王牧師問我:你是第一次到教會來吧?她對教會的每個人都很熟悉。我一回答,她又問我:你是江陰人?她聽出了我的口音……本來有憂鬱症,但是慢慢的視線開朗了;我後來繼續去教會,不去就覺得少了什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