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莊村(山東省萊蕪市苗山鎮王家莊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家莊村隸屬萊蕪市萊城區苗山鎮,位於燕子山南麓,距萊城19公里,東南距苗山鎮政府駐地5公里。東與祝家窪接壤,西鄰陡峪村,南為東西見馬村。耕地1357畝,有240戶,719口人。 明朝洪武末年,王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以姓名村為王家莊村。

據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東見馬鄉·王家莊”。1941年屬苗山區;1958年撤區劃鄉,屬苗山鄉;1958年10月屬苗山人民公社;1984年屬苗山辦事處;1985年11月,苗山辦事處分為苗山鎮和見馬鄉,王家莊村屬見馬鄉;2001年,苗山、見馬、常莊合鄉並鎮,王家莊屬苗山鎮管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家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苗山鎮
  • 人口:719人
簡介,人文自然,人物事件,特產,地圖信息,

簡介

地靈人傑,王家莊村人口雖少,但省、市級幹部卻擁有多人,如張貫一、陳心恬、李光襲、張洪超、王守東等。這與該村良好的革命傳統是分不開的。
萊蕪戰役中,王家莊是燕子山戰鬥的戰場,當時博萊路,穿村而過,我華東野戰軍為阻擊國民黨來增援的部隊布下了重兵,擬利用王家莊三山夾一河的地形,消滅敵人,當時村民面臨數輩人傳下的基業毀於炮火的現實,但毅然扶老攜幼離開村莊,為整個戰局作出犧牲。
後雖因戰事發生變化,將主戰場移至村北燕子山,但在關鍵時刻村民們表現的較高覺悟與革命熱情是肯定的。在燕子山戰鬥中,村民們組成了運輸隊、擔架隊,青壯年男子往前線送彈藥,轉移傷員,婦女在後方準備給養救助傷員。
之後該村村民又在淮海戰役中又以極大熱情投入戰鬥中,一輛輛獨輪車,一根根扁擔,一雙雙軍鞋都為革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這村有很多烈士至今還讓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如“董存瑞式的英雄”李桂秋等。
在革命戰爭年代,王家莊村村民前赴後繼投入戰鬥,在經濟建設時期他們也不甘落後。1950年該村成立互助組,1954年建立合作社,1958年參加人民公社。20世紀70年代全村老少齊上陣,興修塘壩多個,整飭土地近千畝,全村通上了電。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農業和林果業是該村的支柱產業。王家莊的花生以色澤鮮艷、含油量高、產量高,遠近聞名。進入秋季,漫山遍野更是果香四溢。進入80年代末,養殖業已形成規模,1991年曾被市政府評為養牛專業村。
現在全村80%的戶從事牛、羊、雞、豬的飼養。王家莊村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也不忘重視教育,現在全村大中專畢業生有20多人,2002年又一名學生被同濟大學錄取。 現在的王家莊村物阜民豐,人們充分發揚老區人民肯吃苦,敢為先的精神,正昂首走向美好的明天。

人文自然

王家莊村北臨燕子山,東為龜山,西依雲摩山。發源於燕子山的兩條河流在村東交匯。該村自1957年育林封山,保護了燕子山的植被,涵養了水源,保持了水土,所以村東兩條河,水清澈見底,涓涓流水四季不斷,河水水質甘美,村民生活用水以前多取於此。如今隨著經濟發展,村民利用地勢引水進院喝上了真正的“自來水”,山青水秀,也難怪有鳳凰在此駐足的傳說了。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王立成 李守秋 張洪軍 張佑全 李桂秋 王守信 王立軍 畢存德 王立臣 王瑞生二、歷任村支書
1950年-1954年 陳文明
1954年-1960年 張洪申
1960年-1973年 王立學
1974年-1975年 陳克慶
1975年-1981年 陳克傑
1982年-1983年 李發先
1983年-1985年 畢德才
1986年-1993年 李發先
1994年-1996年 王修慶
1996年-1997年 張洪堯
1998年一   王學濱
二、歷任村主任
1950年-1953年 張洪先
1953年-1976年 王立福
1976年-1980年 畢德才
1981年-1985年 李乃賢
1986年-1990年 畢德才
1991年-1994年 李乃賢
1994年-1995年 張 慶
1996年一   王學濱
三、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張貫一 曾任山東省衛生廳副廳長
陳心恬 曾任雲南省委黨校校長
李光爨 曾任東海艦隊艦長
張洪超 曾任淄博市市長
王守東 現任萊蕪市冶金工業(集團)總公司經理,山東泰山鋼鐵總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全國人大代表
陳克修 山東省物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四、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陳克林 中學高級教師

特產

全村上下在大搞養殖業的同時,農業的步子也未落後,他們告別了過去單一種植糧食作物的歷史,利用村中豐富的水資源,種植姜、蒜、土豆、藥材。以畜養農,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萊蕪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