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廷徽章博物館位於四川成都青羊區五福街23號,根據不完全統計,展覽館內收藏有53919枚、15870個品種的像章,質地有鋁、金、銀、鉛、銅、鎳、有機玻璃、陶瓷、塑膠、象牙、不鏽鋼、鐵皮、海綿、竹、膠木、貝殼等,形狀有圓形、方形、心形、菱形、五角星形、國徽形等。其中,最大的如臉盆,直徑為38厘米,最小的似鈕扣,僅直徑僅1厘米,最重的達4000克,最珍貴的為6克24k黃金像章,最早的為1951年製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安廷徽章博物館
- 類別:歷史文化類
- 地點:四川成都青羊區五福街23號
- 開放時間:全天
- 館藏精品:像章
發展歷史,館藏文物,個人履歷,目標,
發展歷史
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以及解放軍三總部、各大軍區、各軍兵種和一些民眾團體製造的毛澤東像章在這裡都有陳列。這些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像章,反映了當時許許多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如反映革命歷史的“韶山”、“延安”、“瑞金”、“井岡山、“去安源”,反映“文革”的“炮打司令部”、“一月風暴”、“吐故納新”、“九大”等。
館藏文物
隨著他收藏的增多,前來交換藏品的也多起來,也有很多人來參觀他的藏品,這讓王安廷萌生了辦展覽館的念頭,1988他就把自己住的堂屋騰出來做展覽館,1989年元旦,更是在自家門口掛上“王安廷小小展覽館”的牌子。最熱鬧的是1990年末,五福街破天荒地擠滿了上千人從各地趕來參加他創立的“中華毛澤東像章收藏研究會”的成立大會,至今還是街坊口中的盛事。他發起成立的“中華毛澤東像章收藏研究會”短短几個月會員便發展到500多名,他還自辦了一份名為“當代文物”的小報,專門登載一些“文革”時期的歌曲、圖畫、故事,以交流像章收藏和研究信息。
個人履歷
1932年出生的王安廷十來歲的時候就投師學木工,出師後在成都打臨工,1949年還到川藏公路建設工地上乾過幾年木工、泥水匠,1961年回成都後仍在街道生產組乾自己土木老本行。讓他後來出名的並不是他的手藝,而是對毛澤東像章的收藏熱情。和他那個時代的很多人一樣,各種毛澤東像章、畫像是他們所能見到的主要圖像。在“文革”中,非常崇拜毛澤東的他開始用心收藏毛澤東像章,如果給他像章的話,他甚至可以不計較工錢多少。同時,也從國營商店、工作單位那裡花錢“請”來過一些藏品。就這樣,他積存了自己最初的一批藏品。
“文革”結束後,人們手裡的像章絕大多數作為廢品回收,他經常到廢品收購站搜尋,用很便宜的價錢把東西買下來。這一收集就是多年,以至於他成為了事實上的“文革”遺物的收藏家。1987年底,王安廷收藏的像章已達到1萬多枚,已經過世的妻子當年常常抱怨家裡這個“瘋子”把錢全花在了像章上,讓本就艱難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妻子只能靠加工衣服賺點錢為生。
目標
當時他發誓要在有生之年攢夠25000枚毛澤東像章,象徵紅軍長征25000里。而十多年後的2003年,他存下了5萬多枚毛主席像章、700多尊毛主席塑像、貼滿了天花板和牆壁的毛主席畫像以及重達2噸的相關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