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遷(1906~2003)又名季銓,字選青,別署王遷,己千,王千,紀千。蘇州人,東吳大學畢業,善山水,從顧西津,吳湖帆游,以“四王”為宗,尤精鑑賞,海內大家。其收藏之富,為華人魁首,在海內外皆有極大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季遷
- 別名:季銓,選青,王遷,己千,紀千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蘇州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2003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東吳大學
- 代表作品:山水,竹石,成扇,墨荷,幽澗寒泉圖
作品,生平與成就,
作品
王季遷 山水 立軸
竹石 書法雙挖 立軸 紙本
竹石圖
![竹石圖 竹石圖](/img/b/d21/cGcq5SNxQTN2MzNmJDZzYTM0YzY0YTNiNWYhZ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山水 書法 成扇 紙本
1964年作 墨荷 立軸 水墨紙本
1961年 幽澗寒泉圖 鏡心 紙本
1989年 秋林幽壑圖 鏡心 紙本
辛巳(1941年)作 松陰話舊 立軸 設色紙本
天池石壁 立軸 設色紙本
天池石壁 立軸 設色紙本
生平與成就
王季遷是旅居紐約的知名收藏家,集畫家、收藏家、鑑賞家及學者於一身,在中國書畫的研究、鑑賞及收藏上,備受海內外書畫界肯定與推崇。
王季遷照片
![王季遷照片 王季遷照片](/img/8/598/nBnauUWO5cTOyI2MmFDMmVWZ1kTYwETOzczNjVGZzYWM1YWYhZGZmZTMjl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王季遷一九零七年出生於江蘇蘇州,他的十四世祖王鏊是明代的宰相,家族中亦常有能書擅畫的雅士,往來的也都是書香門第,其家族收藏十分可觀。除了家族中的耳濡目染,王季遷早期曾隨名畫家顧麟士習畫,赴上海就讀東吳大學法律系時又拜名家吳湖帆為師,這兩位畫家也都是懷有豐富鑑藏知識及書畫藏品的大師,王季遷因而在這段時間吸收了許多書畫鑑賞的知識與經驗。
1935年,王季遷獲遴選為故宮博物院赴倫敦展覽的審查委員,不僅得以見到許多珍貴的中國古代書畫,也同時確立了其在中國書畫鑑賞領域的地位。
1940年王季遷與德籍美術史學家維多利亞·孔達(Victoria Contag)所合作編纂的《明清畫家印鑑》,至今仍為鑑定明清書畫的重要參考書籍。憑藉眼力與機緣收藏書畫精品1949年,王季遷移居美國紐約,當時除了持續書畫創作外亦曾赴“藝術學生聯盟(Art Student League,New York)學習西洋繪畫。”如此兼容東西方美學素養,更開闊了王季遷欣賞藝術品的視野與胸懷,無論是中國書畫或西洋油畫,無論是古典或現代,王季遷都能有其獨到的欣賞角度及見解。而在中國古代書畫方面,更因當時大批私人收藏流散於海外,王季遷便憑藉著精準的眼力收藏了不少書畫精品。而他持續學習、研究的精神促使他幾乎看遍中外各大博物館所收藏的中國書畫精品,其受尊崇的程度亦與日俱增,許多設有中國書畫部門的拍賣公司,都聘請王季遷擔任顧問,為其書畫拍品的征件把關。王季遷不僅在鑑定書畫真偽、年代上有過人的眼力,其對藝術的欣賞品味也為人稱頌。許多人買畫一定要挑有名的畫家,而王季遷卻收藏了許多毫無款識的宋、元代書畫,這更加證明王季遷看畫是以畫論畫,而不是盲目無自信地追逐大名頭。正因為如此,許多書畫收藏家都以其眼光為項背,拍賣會上只要他認定舉牌的標的,必定引起藏家群起搶標,這也使得他幾乎無法在拍賣會上公開露面買作品。除了此種“王季遷效應”外,書畫市場上更有一句“一入王門,價格三倍”的說法,可見只要經王季遷所入眼收藏的書畫,就等於是高質素的保證。
明清畫家印鑑
![明清畫家印鑑 明清畫家印鑑](/img/2/4c2/nBnauQDMwEjNyIDO5E2M0UDN0IGMmZTMykTO0UTNhBTMzkzNzMmZhZzM2Y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書畫知識淵博樹人無數
王季遷所為人欽服的不只是鑑定及收藏書畫,正因為他在中國書畫方面的知識廣泛淵博,許多研究中國美術史的學者們都期望能向其請益,曾受他啟迪及培育的東西方學者不勝枚舉,其對中國書畫藝術在學術研究上貢獻良多。此外,王季遷也從不吝惜將他所收藏的豐富書畫精品公諸於世,讓藝術愛好者得以親炙中國美術發展的源流與輝煌成就。其收藏曾先後於舊金山第楊博物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地展覽,令各地書畫界人士受益匪淺。
王季遷書畫收藏品儼然如一部中國美術史的縮影,其年代跨宋代至清代,內容涵括了從職業畫師到文人、從道教到佛教內容、從承傳正統到純粹個人主義等中國美術史上重要門派和畫家的作品,由此可見王季遷欣賞範疇之廣泛。
中國書畫藏品既多又精
他收藏的宋、元時期的書畫,畫家多為職業畫師,而所繪作品亦多為裝飾、玩賞用,因此畫師常無留款的習慣。當時的畫師多受聘於王宮貴族之家,其所使用的畫材品質都非常好,此外因畫作為賞玩之用,所以畫工十分精緻細膩,而且色彩豐富,所畫的題材也多是日常生活常見的人物、動物等。其中《夜宴圖》是較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其為宋元年間設色絹本的手卷,描繪一群高士官宦於夜宴中暢飲賦詩的景象,其人物、器物及庭園景致都極具欣賞價值。此外宋代無款《柳蔭放牧圖》收藏印頗多,其之前的收藏者包括清代知名藏家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故宮鎮宮三寶之一北宋郭熙的《早春圖》軸即為他們舊藏。這幅《柳蔭放牧圖》其尺寸為99.1 X 48.3厘米,在宋畫傳世作品中算是較難得的大尺幅,其所描繪牧童與牛隻在柳陰下憩息畫面,呈現一派幽靜恬淡的氣氛。
他還藏有元四家之一吳鎮的作品《竹石圖》,此幅作品曾為張大千舊藏,其所繪竹、石、蘭是典型文人畫的題材,吳鎮的作品在市場上少見,元四家的作品能如此完整地保留至今實屬不易。
明四家之一唐寅的作品《桐庵圖卷》是王季遷珍愛的一幅作品。唐寅早年即於繪畫及書法方面呈過人天賦,其賦任性不羈,嘗自號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此手卷畫面布局靜穆深沉,顯示出唐寅藝術成熟時期的功力。唐寅是明四家中最有才情的一位,其繪畫成就尤受肯定,市場上出現其作品若是真跡多超過千萬台幣成交。沈周為明四家之首,傳世作品有一定的數量,歷代沿襲其畫風者甚多,王季遷收藏的《雪山圖卷》為沈周晚年所作,乃其構圖利落又出其不意的傳世代表作。
石濤被譽為書畫史後期中最傑出的人物,其畫藝改變了後期中國畫之局面。王季遷收藏的《豐溪憶昔》系1693年的作品,兼具了畫家強烈的個人風格及前人之風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濤對王季遷這位廿世紀的收藏家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王季遷投注書畫的研究與收藏已逾七十五年,除20年前出讓一批藏品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外,還於1997年9月拍賣了其數十件藏品。其學生耶魯大學藝術史教授ichard M.Barnhart為文表示這種作法深具歷史意義及代表性,雖然不免遺憾此批收藏沒能為博物館集中收藏,但換個角度來看,將這些書畫精品散布至世界各地能為更多人所欣賞研究,亦不失為一件美事。